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配不上岗(穿书)-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家遭逢巨变; 那日周文倩匆匆离京; 母女二人未能见上一面,韩氏惦记得很,早恨不得两肋生翅; 立马就赶到易州去。
  只是,周文倩离京太过匆忙,手头上绝大部分嫁妆都来不及安排好,于是,只得便使人托予母亲。
  韩氏膝下仅一女儿,当初周文倩出嫁时,她将当初卷来的财物以及置下的产业,大部分都给做了陪嫁,自己手头上只余下些许。
  因此,周文倩的嫁妆,虽与郑玉薇这等公府千金远不能比,但对于普通官家来说,还是相当丰厚的,当初嫁妆单子送到吴家时,很是令人大吃了一惊。
  周文倩母女手上的固产,是当初韩老太君命人出面帮助购置的,有安国公府的面子在,不但价钱合理,且位置也不错,没有背景的人家是买不到的。
  因此,韩氏虽然说要往易州去,但这些子田庄店铺,她却是舍不得出手的,她想着,若是女婿中了进士返京,要再想买,就难了。
  她思量一番,决定留下。
  既然不卖,那就要留下心腹家人打理,为这事,韩氏很是费了一番心思,期间又归置了其他财物,耗时足足三月出头,方堪堪打理妥当。
  韩氏联络了镖局,约定两日后,便启程前往易州。
  这日早晨,韩氏再次检视了要带往易州的行装一番,正打算回房歇息时,一仆妇神色惊慌上前禀报,说是有一中年上门,自称是周氏族长,已被迎进前院正厅奉茶。
  韩氏闻言,惊疑不定,她们是周家人不错,但不过就是旁支而已,她嫁进周家二十年,对嫡支以及族长皆只闻其名,未见其人。
  这周氏族长不是在江南么?怎么就出现在京城了?还突兀寻上她家门。
  她家与嫡支向来无甚联系,且周家是大族,族中子弟有出息的不少,周族长要在京城落脚,有的是地方。
  不过,中年人这点倒是对上了,韩氏听闻,周氏族长今年就是四十出头。
  韩氏茫然又讶异,然而,她还是匆匆抬脚,赶往前院。
  在古代社会,宗族很重要,族规,相当于国家律法之外的补充;而族长,是一族最高领导者,拥有最大的实际权力。
  若来人正是周族长,韩氏可轻忽不得。
  韩氏赶到前厅时,抬头便见一个中年男人坐在主位上,下手两溜玫瑰椅也分坐了好几个人。
  那中年男人蓄有长须,双目炯炯有神,相貌十分威严。韩氏一见,再联想对方身份,心下无端稍怯,她没再留心其他,连忙匆匆上前,福身行礼道:“小妇人周门韩氏见过族长。”
  韩氏被唤起,她问了一句,“不知族长前来小妇家中,是为何事?”她面露难色,又说:“小妇寡居,独身在家,怕是……”
  她想着,自家与嫡支向来无联络,难道族长是来借宿?那就太不方便了。
  只是,韩氏话音落下,周族长却捋须未答,她正心下疑惑时,忽又听见身后左侧传来一清亮男声。
  “儿子见过母亲。”
  说话的人正是周文正,他深揖到地,然后温言问道:“儿子多日不见母亲,不知母亲是否安好?”
  韩氏闻言转身,目光投向他,她一怔。
  她有将近两年时间没见过周文正了。
  当初,周文倩私会秦立轩事发,韩老太君发话当日,这母女二人便被请了出安国公府,由于事发仓促,而周文正存在感向来很弱,因此不论是郑家诸人,还是韩氏母女,都把他给忘了。
  郑家虽然当时忽略了过去,但马上就想了起来,照理说,他们应该把周文正送回去才是,但世子郑霁元得知此事后,沉默了片刻,透露出欲将这个少年留下的意思。
  在韩氏抵京,周文正便落户安国公府前院,他居住在郑霁元不远处,而且也跟一同读书习字,因此,他的情况,郑霁元是最清楚的。
  郑霁元的人生规划中,并没有参加科举一项,所有,读书只是他需要掌握的其中一种技能罢了,并非重点照顾对象。不过就算如此,他身份非同一般,安国公府所聘请的先生亦不可小觑。
  周文正启蒙先生只是个秀才,又被迫辍学两年多,即使跟着十岁的郑霁元一起读书,他也是远跟不上进度的。
  先生讲课时,他虽不怎么懂,但也从不打断,只认真听讲,等歇息时,在请教先生或郑霁元。
  周文正态度恭谦,从不过分打搅两人,他头悬梁锥刺股,刻苦学习,且平时待人有礼,持身端正,又深知感恩。因此,先生与郑霁元对他印象很好。
  撇开怜悯叹息一类的情感,郑霁元觉得,这也是合适的投资对象。因此,他便向父亲说了此事。
  安国公府要保持繁荣,掌舵者必须又识人之明,既懂得威慑人心,又要明白如何及时施恩。因此,郑明成很注意培养儿子这方面的能力。
  周文正是郑霁元首次选择的施恩对象,郑明成觉得不错,式微时帮扶一把,不过举手之劳,那怕周文正他日成就不大,安国公府得到的回报也比付出大。
  郑明成点头后,周文正便得以留下了,他感激涕零,愈发用心苦读,今年刚考取了秀才功名。
  至于抛下周文正的韩氏,她这二年里,居然从没想起这庶子一次。一者,因为她本不在意对方;二者,则是一波接一波的烦心事,完全占据她的心神。
  这么骤然见面,因为周文正的称呼,以及对方轮廓仍在的面庞,韩氏愣了片刻后,倒把他记起来了。
  “起来吧。”
  韩氏微微蹙眉,这个消失依旧的庶子无故出现,让她有些不喜,不过,周族长凑巧在,她顿了顿后,便淡声让他起来了。
  周族长见此,也不打算废话,他直接沉声道:“韩氏,你昔年夫丧,主动分了家,你膝下有嫡出子嗣一名,因此分去大半家财,倒也说得过去。”
  他捋了捋长须,抬目看着转过身的韩氏一眼,又道:“此事,老夫已修书询问过,据都是实情。”
  周族长说着,取出一分契书,正是韩氏当日分家时所录,他修书询问时,让人把这契书取回,以便明晰财产。
  他没停顿,继续说道:“如今,文正长大了,已有秀才功名,正是执掌家业的时候。韩氏你代管数年,也费心了,今日便交还给文正吧。”
  周族长抬目,看着韩氏大惊失色的脸,眸光陡然锐利,缓缓又接一句,道“我周氏家财,向来由男丁掌管,万万没有落于妇人之手的道理。”
  说罢,他扬了扬手上的分家契书,对跟着自己一同进门的另几个人说道:“劳烦诸位了。”
  这些人,是官府派出来的文书与衙役。
  周族长与顺天府通判是老友,这次来京城,探望老友也是目的之一,他向老友提了一句后,通判便直接遣了几人,随他一起登门。
  一个文书接过契书,翻了翻,开始与同伴估算起财物价值。当初韩氏进京,变卖了产业,抵达京城后又重新置产,这些都需要变通估量一番。
  而韩氏这边,却毫无动静,她面色忽青忽白,呼吸变得急促,鼻翼翕动,嘴唇紧抿,半响不发一言,脚下也没挪动分毫。
  她心脏急促跳动,手脚冰凉,万万没想到,这庶子竟是要抢夺自己的财产来了。
  韩氏思绪百转千回,想厉声拒绝,却又想不出靠谱理由。
  古代分家,家产只有男子能承继,真正属于妇人的财产,只有她本人的嫁妆。若一个家里,没有儿子只有女儿,父亲去世后,那这就叫绝嗣,家财是要收归族里的,最多就给女儿留一份嫁妆,仅此而已。
  周文正记在韩氏名下,当初她以其是嫡子的名义,才能顺利卷走大部分家财,直奔京城,这些财产,说到底,其实是属于周文正的。
  不过,韩氏潜意思里并不这么认为,周文正向来生活在她的手底下,面对这么个木讷蠢笨的庶子,她完全不放在眼里,这些钱财,她从没想过再吐出来。
  也是因为如此,韩氏才会将绝大部分产业收拢,俱给周文倩陪嫁过去。
  怎知如今,半途杀出一个程咬金,这个昔日蠢笨如猪的庶子,竟领着周氏族长来索要她的钱财。
  偏偏在周氏一族中,不论嫡支旁支,周族长皆拥有仲裁权与决策权。
  韩氏大急,眼珠转了转都没想出方法,偏偏那头,周族长见此,已再次出言催促了。
  她避无可避,只得拉下脸,直接拒绝,“族长,我是文正母亲,他年岁不大,正好由我拿着,等他长大后,再交还给他。”
  周族长蹙眉,他沉声道:“文正今年已经十五,且已经考取了秀才功名,掌管家财正是时候。”
  不提周文正十五,单说他有了功名后,便足以籍此做主自己诸般事宜了。
  秀才,见县令无需跪拜,已是一个能与七品官对话的身份了。
  韩氏没想到,这个庶子已经有了功名,情况急转直下,她心乱如麻,偏那边厢周族长眉眼一厉,喝道:“韩氏,还不动弹。”
  韩氏一惊,她干脆把心一横,尖声说道:“我日前已将所有钱财产业,俱给我女儿陪了嫁,那都是别人家的东西了,那物事已不姓周,它们姓吴。”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来啦~~~
  感谢亲亲们的大力支持撒,么么~
  还要感谢给文文灌溉营养液的亲们,么么哒~


第79章 
  韩氏说罢; 梗着脖子直视周族长。反正都陪嫁过去了; 她绝不可能交出来。
  “无知妇孺。”
  周族长嗤笑一声; 他弹弹衣袖,板着脸严肃至极,道:“我周氏家财; 焉是你一个妇人能随意处置的。”
  周文正其实一直关注着这事; 从前若他出面状告官府; 倒是能取回家财,但这般行事对他的影响却很大。
  他是有功名的读书人,本朝以孝治天下,韩氏正正是嫡母,礼法上地位甚至高于他的生母。子告母,本是大忌; 要是韩氏再稍稍折腾; 周文正的功名便撸定了。
  弊大于利。
  周文正不甘; 却毫无办法,好在前些时日; 他结交同族亲人时,恰好得知周氏族长正在京城,他大喜; 当即上门拜访并求助。
  周氏在江南是大族; 人口众多,周族长不可能得悉所有族人的情况,特别是旁支; 不过,这并不代表他知道后不会主持公道。
  周文正很清楚,周文倩离京匆忙,所有财产都在韩氏手里,他如实告知周族长。
  周族长便派人打听过,确有其事。
  一行人来之前,便已做足准备功夫,而实际上,将周家财产全部陪嫁出去,韩氏确实没有这个资格,就算嫁妆在周文倩手里,周族长亦是能追回来的。
  如今倒是省了这个功夫。
  周族长也不废话,直接命人在宅子里搜,随即,他冷冷看着尖叫着欲阻挡的韩氏,说了一句话,“韩氏,若你在耽搁老夫行事,那老夫便做主将你休出周氏。”
  韩氏顿了顿,面上闪过犹豫,周族长随即又补上一句,“你那女儿,我亦一并除族。”
  韩氏动作定住了,周族长这句话,正正戳到她的要害,她可以不在乎自己,但却不能不在乎女儿。
  不要以为周文倩出嫁后,除族便对她毫无影响,与之相反,那影响力是巨大的。
  除族,对于古代不论男女,都是致命一击,事关重大,除非是此人做了不可饶恕的行为,否则族里都不会做出如此决定。
  吴家虽然暂时不在朝官,但亦是有规矩的乡绅之家,吴二爷是举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