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6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商家连连点头。
  “知不知道,整个京畿地区,每个村的情况,衙门那些人还没陈管事清楚。就靠着一个村一个村的走,四海肉菜店这不就做起来了。往年卖不出去的农产品,什么家禽啊,菜啊,干货啊,全都卖给了四海肉菜店。几年积累下来,你说那些乡民有钱还是没钱?”
  轰!
  “真有钱?”
  “那是当然!”
  “四海商行每个村每个村的经营,经营了几年,今年冬天突然就开始发力,各个商行的伙计,都往那些村子里跑。你们知不知道,朱家的布庄,直接从四海纺织工坊拿货,然后请伙计下乡去卖。两天的贩卖量,快赶上布庄一个月的出货量。”
  轰!
  这个消息将众商家震惊得无以复加。
  “李老板,你的布庄,两天也能卖出一个月的量吗?”
  “我那能行啊!我没朱家财大气粗,一口气请了五十个伙计。我就十个伙计在外面跑。大家都了分片。京畿地区这么大,那么多人口,而且大部分人手里都有点闲钱,这生意辛苦是辛苦,但是也能赚点钱。”
  李老板这话不尽不实。
  何止是能赚点钱,是很能赚钱。
  十个伙计天天在外面跑,一个月下来,出货量,快赶上上半年的总数。虽说要给伙计提成,压低了利润。但是这么大的出货量,积少成多,今年李老板的布庄,也能过个肥年。
  当然,他也不会亏待手下的伙计。
  这些伙计可都是宝贝,他这边一辞退,他们分分钟能找到下家。
  众位没吃上这波红利的商家,都红了眼。
  “万万没想到,过去那些苦哈哈,也买得起这些物什。”
  “那是!今非昔比啊。还是四海东家厉害,几年布局,不仅弄出了一个新民县,连带着京畿地区的乡民都被她带起来,手头上都有了钱。我听四海那边的人说,明年要在京畿地区所有村落里面,推广红薯种植,推广家禽养殖。等到明年年底,那些乡农会更有钱。”
  更有钱三个字刺激得各个商家眼睛越发红了。
  广大乡村,大有可为啊。
  那么多人口,那么大的市场,关键是乡农辛苦一年,手头有钱啊。
  就算是最吝啬的人,到了年底,不也得花点钱给家里人添一点吃的,穿的,用的。
  “那些乡民,很多一辈子都没走出过他们那山沟沟。大部分胆子小,不敢进城。我们派伙计去村里面卖货,价钱公道,甚至比铺子里卖的还便宜,其实就是方便了那些乡民。你们想想是不是这个理?”
  “李老板说的极是。一个村能有三两个有见识的人就不错了。大部分村民都没出过远门,没有见识。多少人一辈子都不曾去过城里。手里有了钱,也不知道怎么花。我们是该派伙计下乡,给乡民们实惠。”
  “正是这个理。大家要是有心,明年努力努力,也能过个肥年。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谁要是敢以次充好,虚抬价格,欺骗乡民,四海商行定不会饶过他。”
  “四海商行花费了几年时间,耗费大量人力钱财,好不容易才将广大京畿地区乡村市场给盘活了,绝不会坐视有商家破坏这个市场。谁敢乱来,可要想清楚,四海商行一发话,京城地界可就容不下你。”
  “李老板说的极是,我们当然不会做那以次充好,虚抬价格的事情。这门生意,我们一定朝四海商行看齐。”
  “不如这样,我们情愿,叫四海商行出面,制定一个行规。”
  “不错,不错,这个主意不错。”
  “为了万千乡民着想,的确该制定一个行规。既然大家有心,我就做个代表,将大家的想法告诉四海那边。”
  “李老板辛苦了。”
  “李老板有心了。”
  李老板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不过他也没忘记正事。
  隔天,他就找到邓存礼,将广大商家的意愿如实告诉了对方。
  邓存礼想了想,“是该制定一个行规。凡是前往乡下卖货,都该遵守规矩。大家同气连枝,往一个地方使力,这个市场才会越做越大。都说江南富庶,等到京畿地区商贸活跃起来,京畿会比江南更富庶。”
  “等总管说的是。”
  邓存礼如今挂着总管的职衔,众人便齐齐改了称呼,都叫他邓总管。
  邓存礼说道:“行规具体要怎么制定,改天我们四海请客,都到闲人居吃酒。大家一起坐下来商量商量。”
  李老板一脸惊喜,“没想到有生之年,我等这样的身份,也有机会前往闲人居吃酒。”
  ------题外话------
  临时接到编编通知,上了个推荐,加更一章。
  仅有的一章存稿,就这样没了。
  我的春节存稿,在哪里?


第561章 过年
  出了南城门,沿着官道走三十里左右,就是京城收费站。
  过去,这里是一片荒地山林,只见鸟雀不见人烟。
  自水泥路修通,收费站和休息站建起来,这边就变得越来越热闹。
  围着收费站,官道两旁,陆续建起了茶楼,酒楼,客栈,杂货店……
  来往京城人流量大,很多人赶到京城收费站的时候,天色已暗,已经来不及进京。
  不如就在收费站附近找个客栈休息一晚,洗掉一身风尘仆仆,干干净净去京城。
  也有那出城走亲访友的,走到收费站,正好赶上吃饭休息。
  总归,这个过去不见人烟的破败地方,俨然有往集市发展的趋势。
  有福客栈,就开在此处,离着收费站不到一百米的距离。
  后院厨下,五个大号煤炉,火烧得正旺。
  今儿腊月二十七,客栈照旧住满了人。
  供应热水,供应饭菜,厨下五个大号煤炉,从买回来那天起,就没歇过火。
  他这煤炉开销大。
  一个煤炉,一天少说要用二十来个蜂窝煤。
  五个煤炉,一天就得一百个蜂窝煤。有时候用热水的人多,一百个煤炉还不够。
  当然,他的蜂窝煤需求量大,价格还能比外面五十文一百个蜂窝煤更便宜些。
  可就算这样,一个月下来,光是蜂窝煤,都得花费将近二两银子。
  有福客栈的东家拿着算盘算账。
  过去是烧柴。
  五个土灶,照着现在的客流量,一天要烧一两担柴。
  一担柴,差不多就是一百斤左右。
  今年天冷,柴火涨价。
  从二十文一担涨到三十文。
  算下来,似乎烧柴火更能省钱。
  但是,烧煤炉不用人看着火。
  烧柴火,就得增加两个烧火丫头,外加一个劈柴的伙计。
  三个人,一个月工钱也得要四五百文。还得包两餐。
  这样算下来,还是烧煤炉划算。
  有福客栈东家算完了账目,打定主意,以后都烧煤炉。
  他告诉掌柜,“厨下两那个烧火丫头,过了年就别让她们来。以后客栈都烧煤炉。”
  掌柜领命,又问道:“劈柴的伙计要留下吗?”
  “客栈生意好,你不是说缺个杂役吗。就让那个伙计该做杂役。”
  掌柜点点头,替那两个烧火丫头可惜了。
  客栈东家却一点都不可惜。
  那两个烧火丫头离了客栈,转眼就能找到更好的差事。
  如今城里面,准确的说是新民县那边,天天都有招工。还有招收女工。
  比如纺织工坊。
  听说有女工考了一级工匠,一个月能拿八九百文的工钱。
  “哎!要是我那闺女也能考个工匠,不用太高,考个二级工匠,一个月岂不是能挣一两银子。”
  掌柜听了,笑了起来,“东家舍得让姑娘去干工匠吗?”
  客栈东家摇摇头,“舍不得。”
  女子干工匠的活,太辛苦。
  工匠啊,还是得男人去干。
  客栈东家有个儿子,在读书。
  “要是我那小儿读不出来,以后就叫他跟人学做工匠。听人说,会识字的工匠,只要考上二级,一个月能拿二两银子。比干什么都强。”
  掌柜摇摇头,“如今这世道和以前不一样了啊。谁能想到,那些流民能建成一个县。上次过去看,一片片房子,修得整整齐齐,别提多漂亮。”
  客栈东家拍拍掌柜的肩膀,“好好干,你也能在新民县买一套二层小楼。”
  “买不起,买不起。”
  二期工程,最便宜的一套房,都要一百二十两。
  凭他的收入,不知何年何月才赞的够这么多钱。
  东家却说道:“你可以贷款。”
  掌柜苦笑,贷款容易还款难。
  一大家子人吃喝,都靠着他。
  而且,万一哪天东家把他辞退,他都一大把年纪了,还能去哪里找活干。
  没有活干,哪里有钱还放贷。
  东家摇摇头,“你啊,就是太谨慎。房子嘛,真到了那一天,大不了卖不出去。转手就能赚个几十两银子。听说,那边的房子一直在涨价。你现在不下手,将来可是要后悔的。”
  掌柜一听,急忙问道:“新民县的房子,果真在涨价?”
  “那是当然。那么好的房子,多少人稀罕,你还能指望它永远不涨价吗?不过你要是去买的话,可以直接去售楼处,价格还算公道。”
  客栈东家好心劝解。
  掌柜有点着急,“东家,小的想请个一天假,去新民县那边看看。”
  “行啊!明儿二十八,要去吗?”
  “可以吗?”
  “自然可以。我放你三天假,初一你再过来。”
  “谢谢东家。”
  “客气!”
  ……
  京城今年的腊月,比往年显得更为热闹。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过年的喜悦。
  就算是往年最贫困的人家,今年过年,也能买上两斤猪肉,开个油荤。
  往年都说年关难过。
  一到过年,要债的就天天上门打砸抢。
  今年过年,要债的人少了。
  很多人家户,不需要债主催债,提前几天就将债务给清掉。
  往年过年,家里老老少少都指望着当家人能拿点钱,割点肉,能扯上两尺布那就更好了。
  每当这个时候,当家人都是一脸愁苦。眉头皱着,就没舒展过。
  今年,不仅有肉吃,还有糖糕,还有新衣服穿,说不定大年初一还能拿到两文钱的压岁钱。
  这个年,算得上上一家子记忆中最好的年景。
  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吃着年夜饭。
  香喷喷的肥肉,吃得满嘴都是油,小孩子们全都喜笑颜开。
  大人们则在感慨,“日子好过了啊。”
  “是啊!今年比去年强一点,还攒了一两。”
  “明年加把劲,争取咱们家也能贷款买套房子。”
  一家人都开怀大笑起来。
  笑容真诚,闪烁着光芒,那是对未来美好日子的期盼和向往。
  “明儿去庙会,给四海的东家烧柱香。保佑四海东家长命百岁,这样的好日子年年都有。”
  “是该如此。”
  “咱们这个坊市,家家户户,谁家不是沾着四海商行的光。对面老赵家,三个儿子加上三个儿媳都在新民县干活,今年一年,一家子就攒了一套房。”
  “他们家人口多,我们比不上。”
  “当家的,明年我也去新民县找活干。我们两口子一起攒钱,就不信攒不到一套房子的首付钱。”
  类似的对话,在京城各个角落正发生着。
  四海商行,润物细无声,从衣食住行,悄悄改变着京城小民的生活。
  小民口中的四海商行东家,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