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国江山-第5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甫麟这才道:“臣以为陛下性情仁厚,自登位以来一直勤于国政,夙兴夜寐,又不好女色、不贪财帛,这样的皇帝怎能说是昏君呢?”

    朱友贞听了脸色微微一喜,至少自己这么多年治理梁国还是得到了一些认同,也不是完一无是处嘛。

    不过随即他又疑惑道:“既然爱卿觉得朕不是昏君,那我大梁为何会有今日呢?”

    他自忖自己不是昏君,像历史上那些亡国之君,比如隋炀帝、陈后主等等,一个个不是残暴不仁,好大喜功,就是沉迷酒色,荒于政事,所以他们的国家才会灭亡。

    但朱友贞在这些方面都没问题,反而登基称帝以来一直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疏忽,为何如今也要亡国,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皇甫麟叹了口气,心道:“陛下或许勤于国政,又性情温恭节俭,但治国能力却大有缺憾,且过于重用赵岩、张汉杰等心腹,疏远敬翔、李振等老臣,以至于上下离心,朝政荒废;这才是梁国破败的根本原因。”

    其实梁国破灭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树敌过多等;不过这些问题都是外部的,若是朱友贞真的有足够的能力和魄力,这些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

    可惜朱友贞既没有足够的能力,也没有足够的魄力;而他的对手晋王李存勖和吴王杨渥却都是当世一流人物,被这两人率军从南北两面进行夹攻,梁国覆灭也就不足为奇了。

    皇甫麟心中虽然感叹,但并不打算将这些问题说出来,毕竟局势已经到了眼下的情形,何必再说那些逆耳之言让朱友贞不痛快呢?

    他沉吟道:“或许是天命如此吧!臣听闻国家兴衰往往有一定的命数:昔日大唐强盛之时,四海蛮夷无不前来朝贡;大唐土地之广阔不下万里,国家府库中的钱币更是堆积得如同小山一般;然而以大唐之强盛,依旧免不了有亡国之日,这是为何呢?因为大唐的命数如此。陛下本非昏君,但大梁国运有缺,此乃天意,不可违逆。”

    “真的是天意如此吗?”朱友贞听了默然不语。

    他知道真正的原因肯定不是什么天命,一定还有别的内在原因;不过既然皇甫麟用天命来解释,他也不想追问。

    朱友贞又问道:“听说吴军兵力多达十多万人,已经将四面城门完围困,如今孤即便是想逃也出不了城。爱卿觉得,当初若是朕听从敬翔之言,果断的将主力退守洛阳,甚至退守关中,如今还会有亡国之危吗?”

    “陛下,退守关中固然是个不错的计谋,不过要执行起来也存在困难。如今的关中毕竟比不上当年。昔日汉唐盛世之时,关中沃野千里,得之足以平定四方;然而到了近年,关中土地荒废不少,且人口稀少,民众穷困,与汉唐之时大有不同。岐王李茂贞得关中,却只能坐守一方,便是这个道理。”

    “皇甫爱卿的意思是,朕即便退守关中也难以坚守吗?”朱友贞问道。

    “此未知之事,臣亦不知也。”皇甫麟摇头道。

    ……

    二人一边饮酒,一边畅谈,好一副君臣相得之景,似乎即将败亡的局势也未能影响到他们的兴致。

    过了许久之后,残月早就落下,天色已经开始光亮,城外隐隐约约的有号角声传来,显然吴军已经醒来,准备埋锅造饭,为今日的攻城大战做准备。

    看了看早就燃尽的蜡烛,又看了看眼前已经喝光了的酒壶,朱友贞叹息道:“朕自登基以来一直勤勉国政,如今却做了亡国之君。杨氏乃我朱家世仇,理难俯首请降,更不能等到吴兵刀斧加身之时。朕不能自裁,便由爱卿斩我首级;卿以之献于吴军,亦是大功一件。”

    皇甫麟惊道:“陛下何必如此?杨氏虽与我大梁为敌,但毕竟非李氏;若是陛下愿意降之,未必不能保!”

    就仇恨而论,梁国和晋国之间的仇恨自然更多一些,两家从朱温、李克用时代起就相互仇杀,至今已经三十多年。

    而梁国和吴国之间最早还有一段“蜜月期”,双方为了对付孙儒曾经一度结盟交好;不过后来朱温为了防止杨行密在南方一家独大,遂与淮南交恶。

    最开始时,朱温势力强盛,已经击败了秦宗权、朱瑄、朱瑾、时浦等诸多强藩,基本上占领了中原之地,正是四面出击,扩大地盘的时期;而杨行密那时候才刚刚平定江淮,兵微将寡,钱粮微薄,且淮南兵不怎么善战,难以与朱温的军队抗衡。

    所以那时朱温可以说是有恃无恐的主动向杨行密发起进攻,直到清口之战淮南军大获胜后,双方的势力才逐渐稳固下来,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征战。

    总体来说,晋国与梁国交战不管是时间范围、强度还是战争的次数,都要比梁国和吴国之间的战争多得多,吴国和梁国之间的仇恨相对还算少的。

    所以皇甫麟才会觉得,若是朱友贞投降吴国的话,未必就不能活命。

    朱友贞却怒道:“你这是在为吴国做说客,想要说服朕投降吴国吗?”

    皇甫麟泣道:“臣非为吴国做说客,乃为陛下着想。且臣愿为陛下挥剑杀敌,便是死在吴军手中也无怨无悔,断不敢奉陛下之诏。”

    朱友贞更怒,道:“爱卿想要出卖朕吗?”

    皇甫麟拔出佩剑便向自己脖子抹去,他出手又快又准,显然不是做做样子,而是真的打算自刎。

    朱友贞连忙将其拦了下来,道:“朕与卿同死!”

    皇甫麟见其求死的态度十分坚决,没有丝毫投降吴军的意思,再加上此时城外传来阵阵号角声,显然吴军已经开始攻城,他当即不再犹豫,持剑向朱友贞刺去。

    剑锋刺入朱友贞心脏,很快将其毙命;接着,皇甫嵩转过剑身,自刎而死,没有悔弃对自己君王的诺言。

    朱友贞身为梁国皇帝,当年也号称天下正统,边远藩镇无不派遣使者前来朝贡;如今一朝国亡,身边愿意与他一同殉葬的,却只有皇甫麟这么一个平时默默无闻,甚至都非朱友贞心腹的普通将领。

    而他往日里倚为心腹的那些臣子,如赵岩、张汉杰等辈,此时早就逃命四方了。

    ……

    吴武义十五年,晋、岐天佑十九年,梁龙德二年春。

    二月初二,吴王杨渥亲自领兵攻洛阳,梁主朱友贞命控鹤军指挥使皇甫麟先将其杀死,再自杀身亡;不久,城中军民打开城门,向吴军投降。

    至此,洛阳落入吴国手中,自朱温篡位立国,前后共延续十五年的后梁正式灭亡。

    入城之前,吴王杨渥约束众军,命各部将士入城后不得滥杀无辜,更不得杀烧抢掠,为非作歹;同时命周本率少部分将士先进城,督率已经投降吴国的张义等人安抚民心,维持城中秩序,封存府库钱粮等。

    至中午时,杨渥才率领大军从城东永通门入城,城中百官迎谒于马首之下,皆拜伏请罪。

    杨渥善加慰劳,安抚众官,同时命人缉拿梁主朱友贞。

    不久之后,便有人来报,说梁主朱友贞已然自尽;杨渥于是命张义出面收敛其尸首,以梁王之礼加以安葬。

    对于皇甫麟这个陪朱友贞共死之人,杨渥下令追封其为义武节度使,陪葬朱友贞之侧。

    ……

    同一时刻,敬翔府上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正是参知政事李振。

    这些天吴军大军压境,朝中上下早就失了节度,众臣慌乱不堪,不是主动去投降吴国,就是坐在家中等待最后时刻到来。

    敬翔并没有投降吴国的心思,不过他对当下的局势已经束手无策,所以只能回到家中关闭府门,漠然等待局势的发展。

    而李振的心思却是不同,他虽然知道此时梁国大势已去,不过他还继续为吴国效力的想法。

    当然,李振再怎么说也是梁国宰相,自不会和其他文武百官一样急不可耐的去迎奉吴王,所以他同样关闭府门,在家中等待,让其他文武官员先去投降吴国,以试探吴王的态度。

    如今吴王的态度基本上试探出来了,杨渥对他们这些梁国文武总体上来说还算宽宏大量,温言温语的安抚众官,这让李振看到了一丝希望。

    所以他匆匆忙忙的前来拜访敬翔,想同他一起去朝见杨渥。

    “敬兄,在下听说吴王有诏令,对咱们这些梁国旧臣不会加罪,对百官多有安抚。你我二人此前虽有经世之才,却未能得到重用。我听说吴王唯才是举,重用贤才,你我二人一同去朝见如何?”见到敬翔后,李振没有啰嗦,直接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他觉得自己和敬翔二人有许多共同之处:两人都有过人的才能,又都是朱温时代的功勋老臣,为朱温开创霸业立下大功;后来朱友贞继位后,两人虽然名义上都是参知政事,宰执朝政,但朱友贞对他们两个都不信任,二人一同赋闲在家。

    有这么多的共同经历,让李振很自然的就将敬翔视为同类人,所以到了此时他毫不避讳的直接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敬翔与他还真不是一类人。

    面对李振的劝说,敬翔冷冷答道:“你我二人为梁国宰相,君上昏聩,任用小人,你我二人却不能劝谏;国家危亡,庙堂倾塌,你我二人却不能挽救,若是新君问起来,你我二人将如何回答?”

    “这……”李振哑然无言。

    敬翔想了想,觉得自己二人过去也算多有交情,所以反过来劝他道:“吴王向来以复兴大唐为名,至今都只称王而未称帝,奉大唐为正统;先帝昔日为了登上大位,对唐室多行杀戮,这些事情大多都是你为主谋;如今你若是去投降吴王,老夫只怕你终究难脱一死。还不如现在为大梁殉葬,还能得保晚节。”

    李振默然不答,告辞离去。

    当天天色尚未黑时,就有人来报说:“崇政李太保已经入朝矣。”

    敬翔听闻后,叹息道:“李振枉为丈夫!朱氏与吴王世为仇寇,今国亡君死,就算吴王不诛老夫,老夫又有何面目入去朝见吴王!”

    当天晚上,敬翔于家中自缢而死。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app;无广告、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   下载免费器

第六百九十六章李氏当亡;杨氏当兴() 
    此时,杨煜一边在心中想着宋齐丘给他出的主意,一边与太子等人闲聊着。

    “太子哥哥,说起来您今年也快十八岁了,听说去年父王出征的时候就准备给您定下亲事,只不过因为战事给耽搁了。这次父王回来,想必会定下来。只是不知太子哥哥自己可有中意姑娘吗?”

    不管暗地里争斗有多么激烈,在人前的时候,杨炅和杨煜这对兄弟还是表现得非常友爱,完是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样。

    杨炅面色沉稳笑道:“为兄身为太子,在婚姻这种大事面前岂敢自专?当然都由父王说了算。”

    杨煜道:“太子妃的人选当然要由父王来决断,但侧妃的人选,太子哥哥若是自己有中意的,想来父王也不会反对。”说着,还故意朝杨炅眨了眨眼。

    杨炅莞尔一笑,道:“别说为兄的事情了,如今你年纪也不小了,或许父王这次也会给你定下婚事呢?”

    “我?不可能的,父王要定也要先给二哥定不是。”

    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