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12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彧道:“那是你做事太过率性而为,很少考虑过可能会发生的后果。说实话,你是不合适涉及军略与官场之事,那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可是现在我们只是在考虑眼下的春耕大计,解决劳力不足,又只有你我在这此,出你之口入我之耳,你担心什么?”

    张仁想了许久,觉得荀彧这个四年多的老上司绝不会害他,点头道:“荀公说得是……其实,我是在想这张绣也许能被主公劝降。”

    荀彧愕然道:“劝降张绣?世清,说说你的想法!”

    张仁顿时头痛无比,这个完全是他从书里看来的,哪里想过前因后果?细细的回忆许久才稍稍理出一点头绪道:“也许……可能……或者……是因为贾诩在张绣身边吧……”

    荀彧有些哭笑不得:“你在说什么啊?我没搞懂你的意思。而且张绣自知与主公有杀子之仇,恐惧之下不会那么容易投降吧?”

    这回又论到张仁猛敲脑门道:“这个……其实我是在想,张绣虽是一方诸候,但本身的实力并不怎么样,像上次主公出兵就不战而降。如果不是主公大意与……那个就不说了,反正他就连追击主公都要和刘表联合,由此可见张绣……哎怎么说来着?”

    荀彧若有所思道:“你是想说张绣身处宛城要地却兵微将寡,若不寻一可依之主就自身难保?”

    张仁搔头道:“差不多就这个意思吧……就拿主公来说,上次交锋若不是收到袁绍来攻的消息急急退兵,只怕早就灭了他。而现在主公与袁绍就要在官渡开战,不管是谁胜谁负,下一个要收拾的肯定是他。至于刘表似乎并没有什么野心,几次与张绣联合也不过就是求个周全,更多的到像是把张绣当作荆州的看门狗……张绣并不笨,身边的贾诩更是少有的高明谋士,不可能会看不到这一点。”

    荀彧马上明白过来道:“所以你就想让主公放下私仇对张绣示好,再陈清厉害,那便极有可能会说服张绣来降……不错!张绣若降,宛城以西便再无压力,不但张绣的军士可直接派往官渡,原本驻防的两万守军,至少也可以再抽调一万出来。”

    张仁点点头,他能想起来的也就这么多。

    荀彧道:“那我去劝劝主公。此事必须尽快,说不定袁绍也会遣人去招纳张绣。若张绣投靠袁绍出兵攻打后方,则主公大事去矣!”

    张仁心道:“袁绍吗?有贾诩在张绣身边,就不会发生张绣投靠袁绍的事。不过我想不通,这一策本来是谁提出来的?按说还在曹操屯兵官渡之前就该发生的,怎么现在又轮到我来说?”

    荀彧道:“世清,劝降张绣固然是一事,但春耕又将如何?”

    张仁皱眉道:“荀公我都说了我真的没办法啊!要不在劝降张绣之后不要把那一带的士卒派去官渡前线,而改为就地屯田?”

    荀彧道:“也许这是一个办法。虽说有如杯水车薪,但总比一点没有的好。”

    说着他又起身去看地图,手指不停的在官渡与许昌之间画来画去,呐呐道:“这么大的地方,人口却那么有限,空出这么多的土地不能去耕重,真是可惜……主公与袁绍之争,看来又不是短时间之内就能打完的,没有足够的劳力去耕种,粮草方便迟早出些问题……唉,要是能把荆州、扬州的人口分一些过来多好!”

    张仁一怔,心道:“分人口?荆、扬一带这几年战事较少,人口相对集中一些……等等,集中人口?”

    抬头向地图望去,许昌到官渡不过几百里的路程,真正来说补给并不困难。而他建立的补给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只是缓解许昌一带的生产压力与运输压力的一种做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光是这个补给点,至少能应付官渡守军半年左右的粮草需求……

    “也许……也许……”

    张仁突然间好像想起了什么,却把握不住,只有不停的敲击脑门,希望能把这个一闪而过的想法给敲出来一般。

    荀彧道:“世清你想到什么了?”

    张仁苦恼的道:“刚才好像想到什么,可是一下子就过去了……”

    荀彧道:“别急,慢慢想。还有你别敲头敲得那么重,像拆墙一样,你不痛吗?”

    “拆墙!?”

    张仁猛然醒悟过来道:“拆墙!拆东墙补西墙!现在军屯人员不足,只留下了少数维持屯田点运作的人,但众多的民屯点劳动力还是相对充足的……”

    荀彧鼓掌道:“拆东墙补西墙……妙!”

    张仁愕然,他的想法还没有完全到位,怎么荀彧到先叫起妙来了?

    荀彧飞快的起身比量地图道:“主公领地虽广,但人口不足,现在集中屯田兵力后,更是捉襟见肘,众多的军屯根本就没有了相应的生产能力。而民屯又向来缺少治理,只是让定居的流民能够安身而已,粮食产量并不多。如果我们现在放弃民屯,允许流民进入一向治理甚好的军屯耕种,再由军屯留守的军士打理教导,那么……”

    张仁茫茫然的点点头,心里却在想:“好像我不是这个意思啊……不过,听起来荀彧的这一招更实用一些。现在的民屯基本上还没有得到军屯使用的改良耕种技术,土地也缺少相应的灌输设施与优质农具,粮食产量远远比不上军屯……说起来这要怪我,我当初光军屯的各种建设都忙不过来,根本顾不上民屯。本来以为这技术能快速流传开,可是……”

    (本章完)

第1778章 关羽要当说客?() 
其实张仁从建安二年提出屯田到现在不过两年多的时间,其中又发生了太多的事,再加上古代的信息传播速度有限,让曹操光是军屯就能养活自己的部队,有这样的成绩已经算不了吧?

    荀彧道:“世清你马上去传达政令,让众民屯的民众移居到就近的军屯点开始春耕,军屯的留守士卒可以直接对民众进行管理,无论如何要保证军屯的春耕!”

    张仁道:“那……民屯呢?”

    荀彧细想之后道:“先不管民屯!你可以在政令上写明,凡是助军屯耕种者,秋收后可领到两成的粮食,除此之外在战事终结后,耕种出色者还可以领到耕牛、农具。最主要的是这些民众能直接从军屯学到更好的耕种技艺,不但他们将来能多收粮米,对主公以后的发展亦有益无害。”

    张仁起身领命道:“我这就去!”

    曹操在官渡迎击袁绍,荀彧坐镇许昌打理后勤诸事。与张仁商议好以民屯劳力补充军屯的不足后,张仁被荀彧派去许昌与濮阳之间的这一地区收拢民众。张仁作为荀彧的直属部下这种任务也没少跑,不过临行时荀彧振振有辞的道:“世清,我现在手边根本无人可派,只有劳你多费心了。不过你在百姓中的声誉甚佳,又远比其他人更加了解农耕诸事,你去收拢民众的话只会事半功倍。只是遇事当三思而后行,切不可随性而为。”

    现在张仁正带着四卫赶路,心道:“这都什么乱七八糟?我在民众中的声誉不错?又了解农耕?靠!我这两年除了让农民们注意选种与中期田间管理,再就是在各军屯搞出些灌溉设施之外,根本就什么都不知道嘛!至于声誉不错……”

    想到这里向张放问道:“张放,你们在跟我之前有听说我关于我的事吗?”

    张放道:“大人,我们还早在温候手下的时候就有听说过一些关于你的事。据说大人你带着三千人半年中就修建起一座城,仅一年就让这城富庶无比……”

    凌云插嘴道:“还有人说,大人到哪里治理,哪里就会衣食丰足。”

    张仁哭笑不得的道:“这都什么跟什么啊?我哪有那么厉害。”

    张放道:“市井传言自然是有所夸大,不过大人能在百姓中传有能吏之名却是事实。”

    张仁道:“那么你们说,我这次出面去召集百姓移耕军屯能顺利吗?”

    四个人一齐摇头,张放道:“这个我们也不知道。”

    张仁道:“罢了,到了再说。也许就像荀公说的那样,我的名望说不定真的能起点用处。”

    ――――――

    荀彧诂计得没错,百姓们老早就听说过曹操的军屯点粮食产量远远高于民屯,都很想去见识一下。现在又是张仁亲自来下令,再加上政令上的补偿条文又比较合理,百姓们一合计去军屯耕种绝对比自种要划算,因此牵家带口应命而往的人非常多。看到这个情况张仁到想起了中国八、九十年代的打工热潮,心道:“看来人都想往经济发达的地区跑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嘛!我那个时代是为了多赚点钱,这个时代是为了多收点粮食,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想多学点有用的东西为以后打算……也是,谁不想自己的日了过得更好一点?现在这样也有好处,诂计官渡之战打完后百姓对改良的耕种法也会有所了解,那时再回归本土会把整个地区的粮食产量都带上去。当粮食产量稳定后,商业流通也会慢慢的变好……”

    一想到商业流通,张仁又想起了临行时与糜贞见面的那一幕:

    “义兄,你收藏的刀剑我卖掉了十五柄,其中一百金的六柄,两百金的三柄,三百金的四柄,五百金的两柄。”

    张仁惊道:“怎么卖了这么多钱?加起来有……三千四百金!”

    糜贞道:“义兄你是不是送出过两柄给张辽、许褚?”

    张仁道:“是啊,当时是送出去三柄,还有一柄是送给了主公。”

    糜贞道:“送得好!一开始我只是去找卫弘,想看看他有没有兴趣,可他听说是你的收藏之后就直接用九百金购去三柄上品。当时我还有点奇怪,后来我才了解到曹操手下诸将见过张、许的剑后都羡慕万分,虽说知道是义兄你的收藏,但又不好意思来找义兄你求剑。于是我就让卫弘出面在许都搞了个赏宝之宴,并放出一点风声说有一些你当初急用钱才卖给卫弘的剑,给果就不用我多说了。”

    张仁瞠目结舌的心道:“无心插柳成阴?想不到我送出去两柄居然成了打广告!还有这赏宝之宴原来是糜贞搞出来的啊?可惜那几天我又被荀彧临时派去了官渡的补给点,没赶上热闹……其实就算我在许都我也没打算去的,我穷得要命,去那里丢人现眼?”

    糜贞接着道:“买去其余十二柄的都是曹操帐下的名臣,像曹仁、曹洪、夏候渊……”

    张仁道:“难怪这几天许都这么热闹,有几个平时驻守在别处的人也派了最亲信的人来……不过卫弘没要你分成给他?”

    糜贞道:“卫弘可没那么小气,他为人很大方的。再说十五柄刀剑中他以最低的价买去了三柄上品,他又怎么好意思再从我这里分钱去?”

    张仁道:“可是三千四百金不是一个小数目……光运送就令人担心啊!”

    糜贞道:“我并没有全部要钱,大多数还是换了原棉和许多的女奴,已经都送到小镇上去了。另外高管家那里也已经开始修建工房了,你改良过的织布机也在制造当中。”

    张仁呀道:“这么快?还有这么多的人你是怎么安置的?”

    糜贞笑道:“这个还是托你的福呢!高管家去找过一次李典,李典听说是你要办事立马就答应了,而且看他的意思好像还想和你合伙一起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