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三生传奇-第4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在这时,从滨海地区传来了好消息。

    在鬼子推行的“治安强化运动”中,八路军教导二旅巧用“翻边战术”,远距离奇袭郯城。

    经过激战,教导二旅攻克郯城,创造了八路军入鲁之后的第一次攻坚胜利。

    再加上之前的海陵战役的胜利,“翻边战术”成为了打破敌人扫荡进攻的有效手段,陆续推广到山东各抗日根据地。

    主力团也因此而有了使用新战术,粉碎此次敌人扫荡的计划。而奔袭的目标,则初步定在了县城。

    通常来说,敌人扫荡的兵力是一个大队,不用从外地调兵的话,就只能是削减本地各据点的守军,东拼西凑起扫荡的人马。

    这样做的后果便是占领区的腹地空虚,而“翻边战术”正是敌进我进,避开敌人扫荡的大队,直插进其空虚的腹心。

    游击战的原则是敌进我退,诱敌深入。但指挥艺术的高明,便是灵活,便是根据实际情况变化。

    “翻边战术”便是如此,趁敌人包围圈尚未形成,或者从多路进击的敌人缝隙间钻过,跳到敌人后方打击敌人,粉碎敌人扫荡,是符合当时山东的敌后抗战形势的。

    “奔袭二十多公里——”郑团长在地图上量着距离,手指在沿途的村镇、道路划动,思索着说道“应该是可行的。”

    沈政委也在考虑,好半晌才说道“如果能把扫荡的敌人拖住,或者是迟延其行动,对奔袭县城更加有利。”

    郑团长点了点头,又不太确定地说道“凭游击队,还有区中队,怕是有困难吧?”

    沈政委笑了笑,说道“敌人要大举出动的话,县城空虚,我们也用不了一个团的兵力。留下一个连,再有游击队和区中队配合,差不多能够达到目的。”

    郑团长盘算了一下,决定先按这个计划准备,等侦察到敌人出动的具体情报,再做进一步的完善布置。

    既然有了这个计划,便要提前知会游击队和区中队,让他们也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而从目前各方面的情报来分析,敌人在全县也不过是有五六百的鬼子,一千三四百的皇协军。按照至少出动一半的兵力来算,留守在敌占区的既分散,也不会太多。

    再往细里判断,县城至少会有一个小队的鬼子,再加上其他重要据点的的少量驻军,敌人扫荡最多也只有不到五百鬼子。

    至于皇协军,人是多了些,但战斗力低下,甚至已经不如游击队厉害。

    尽管要留一个连的正规部队参与反扫荡,郑团长和沈政委依然担心游击队遭到重大损失,索性便把沈宸也留下来。

    不是单独一人,而是把沈宸所在的连队——蒋连留下来。一来蒋连和游击队配合过多次,相互间比较熟悉;二来沈宸的打法,游击队也不用重新适应。

    而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也算是对游击队的弥补。把人家的顶梁柱挖走了,反扫荡就多出些力吧!

    至于沈宸,反正已经是主力部队的战士了,当然是服从命令。能再次和游击队并肩作战,对他,以及游击队的队员们,也都是令人欣慰的事情。

    只有余保根,沈宸以前的跟班,这些日子就不是很高兴。被沈宸给甩了,这话听起来有歧义,可这家伙确实习惯了,就想跟在沈宸身边打仗。

    因为沈宸参军的事情开始并没有张扬,余保根并不知道。等沈宸休徦回来,直接去了主力部队报到,他才知道这个消息。

    郁闷了一两天,余保根倒是想到了主意。他向赵铁和老周提出申请,也想去参军。

    赵铁和老周还不知道他的心思,也觉得沈宸身边要是有个熟人,照顾得会更周到。

    反正郑团长也答应了,不仅给沈宸配坐骑,还给他派个背枪的警卫员。余保根也算是很有经验的老队员了,主力部队可能会答应他的要求。

    可赵铁和老周比较老练,没有直接去说项,而是通过沈宸,使部队上答应了接收余保根,并把他派给沈宸当背枪的警卫员。

    穿上了黄军装,背上了沈宸的长枪,牵着配给沈宸的骡子,余保根心愿达成,又昂首挺胸,神气起来。

    沈宸觉得这样挺好,不用磨合,两人的配合已经默契,对马上迎来的战斗也就更有把握。

    尽管下雨使敌人的扫荡推迟了几天,但该来的还是会来。只不过,得到情报和迎接战斗,时间上有了充裕。

    扫荡的敌人大举出动了,兵分两路,从根据地的北面和东面气势汹汹杀来,以期形成夹击之势。

    进一步的情报确定下来,按照既定的计划,游击队分兵两路,一路负责袭扰牵制,把扫荡的敌人引向根据地腹心;一路则相机绕到敌人背后,埋设地雷,迟延其后退的脚步。

    蒋连则暂不露面,给鬼子造成错觉,滋生其轻敌自大之心。

    地雷的普遍使用,以及所取得的战绩,发挥的作用,自然会成为游击队的主要武器,杀敌保家的不二之选。

    再加上本地山区半山区的地形地势,道沟、通墙的大面积使用,使得对付敌人的扫荡变得比平原地区要容易很多。

    有鉴于此,沈宸主动请缨,配合游击队行动,给予敌人以不断打击,并把敌人逐步引入腹地。

    至于与鬼子面对面的pk,沈宸连想都没想过。

    以智取胜,以巧制敌,这才是游击队的优势所在。

    而对鬼子来说,倒在阴损毒辣的陷阱下,死在看不见的敌人手里,更会打击他们的士气,增加他们的恐惧吧?

    一道烟柱从远方升了起来,狼烟报警,鬼子要来了。

    沈宸冷冷一笑,举起望远镜瞭望。

    大道空空荡荡的,人、车辆、骡马都绝了迹,只有那道边的树木,地里的庄稼,无奈地迎接着侵略者的到来。

    如果从高空鸟瞰,可以看见黄色的行军队伍象两条丑陋的毒蛇,蜿蜒着向前行进。

    日本鬼子穿着黄军服,戴着微微隆起的令人恶心的黄军帽,背着赤红色的牛皮背包,扛着三八大盖和歪把子机枪,咔嚓咔嚓地走着。

    在行军队列前面,鬼子的侦骑来回侦察巡视,和鬼子大队拉开了足有五百多米的距离,担任着尖兵的任务。

    “啪勾!”突如其来的一声枪响,打破了寂静,一个鬼子侦骑栽下了马背。

    “敌袭!”随着示警,几个鬼子侦骑将身子压低,一边操纵着马匹,一边寻找着袭击者。

    “啪勾!”又是一声清脆的枪响,一匹战马惨嘶着倒在了地上。

    。

第一百六十一章 举步维艰的扫荡() 
百米,二百米,三百米,在此范围内都有能够藏身的隐蔽处。

    但鬼子从枪声来判断,似乎枪手藏得更远,这便令人感到吃惊,且放鬼子不敢轻举妄动了。

    联想到此次扫荡前,长官所提醒过的支那神枪手,鬼子侦骑竟然不敢向着可疑的地方去搜索,反而将身体更紧地贴在马背上,向着大队的方向退了回去。

    一声不紧不慢的枪声响过,又一个鬼子掉下马去。

    战斗短暂,收获是次要的,激怒鬼子才是沈宸的主要目的。

    敌人的大队赶了上来,损失了几个侦骑,袭击者还不知所踪,一匹受伤的战马还在地上挣扎哀嘶。

    “太君您看。”一个汉奸凑过来,对着面色阴沉的鬼子军官说道“这就是他们挖的道沟,多阴险,皇军的汽车根本没法通过。”

    显然,刺探本地情况的特务并不是一个两个,也总会有漏网之鱼。对根据地的了解,使扫荡的敌人并不是两眼一抹黑。

    鬼子军官没说话,冷着脸望着出现在面前的、绵延伸向远方的道沟。

    尽管事先获得了些情报,但亲眼看见的时候,依然感到头痛不已。头痛归头痛,可还是要继续前进,命令更要坚决的执行。

    “开路!”鬼子军官摆了摆手,下达了命令。

    皇协军在前,鬼子在后,以两列纵队沿着道沟沿行走,拉着辎重的驮子在道沟里前进。

    鬼子军官举着望远镜向前瞭望,对支那人的狡猾感到厌恶,但却并不认为这样的小伎俩,会对既定的军事行动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还有那个支那女枪手,已经杀害了太多的皇军勇士。刚才那冷枪袭击,无疑也是她干的好事。

    “轰!”道沟沿腾起了一股黑烟,然后是次第的延伸爆炸,一组连环雷在皇协军的行军队列中炸响,伤兵和尸体在烟雾中纷纷摔下道沟。

    而最毒辣的还是最后一颗雷,几颗手榴弹飞到空中,左一颗右一颗地炸开来,金属碎片在空中飞舞,横扫着猝不及防的敌人。

    鬼子军官狼狈地趴在地上,泥土碎石落在他的头上,前面灰蒙蒙的一片,视线模糊不清。

    土造地雷的杀伤力有限,虽然也能使狗日的挂花流血,但致伤的比率更高;可手榴弹的凌空爆炸,所造成的伤亡却是惨重的。

    爆炸结束了,听到敌人耳中的,便是不断的惨叫和哀嚎。

    “八嗄!你的情报——”鬼子军官站起身,抹了把脸上的灰土,愤怒地要找那个汉奸特务算账。

    但那个汉奸已经倒在地上,没法让他发泄怒火了。一块很大的弹片击中了他的脑袋,红的血、白的脑浆正混杂着流淌。

    “啪勾!”一声枪响,鬼子军官的胸前迸出一朵血花,望了望前方依然弥漫尘灰的视野,他瞪着不甘的眼睛颓然扑到在地,激起了一片尘土。

    将近八百米的一枪,无论是鬼子,还是皇协军,根本看不清,也找不到射击的位置,完全是无可防范。

    虽然沈宸击杀了很多鬼子汉奸,也使敌人加强了戒备。但敌人做梦也不会想到,他的狙击距离已经达到了如此惊人的地步。

    何况,在山区半山区,再加上道沟,敌人无论如何也不能把警戒范围扩展到三四百米的距离。更不要说五六百米,甚至是七八百米了。

    沈宸胆大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埋设的地雷,敌人想快速靠近或追赶,等于是要趟雷前进,迟滞拖延的时间,也足够他逃之夭夭了。

    地雷的袭击,以及鬼子军官被狙杀,使敌人的大队混乱停滞了一阵子。

    但很快,便有军官顶替了上来。这个日本官冷肃着面孔,在队伍后挥了挥手,排雷的工兵立刻冲到前面,手里拿着扫雷器来回的探雷。

    随着一个个白灰撒出来的圈不停的向前移动,鬼子军官露出了欣慰与轻篾的笑容。

    没错,这就是鬼子自恃能够破解地雷的利器,也是展开此次扫荡的主要倚仗。

    相对来讲,沈宸再厉害,也是一个人。而地雷的广泛使用,却令敌人更加头痛。

    鬼子秘密调来了工兵和宝贵的探雷器,以为突然间加以使用,定然会使对手猝不及防,把充满危险的道路变成坦途。

    但鬼子显然要失望了,前进了几十米后,工兵的脚下一空,紧接着便是“轰”然爆炸。

    黑烟腾空而起,跟在后面原本瞄着腰的皇协军,再次齐刷刷的趴到了地上。

    半晌,硝烟散去,地上躺着受伤哀嚎的日本工兵,宝贵的探雷器已经被炸坏了。

    游击队埋设的地雷有铁的,更多的则是陶瓷、石头的,这样是使地雷的制造更加容易,价格更加低廉。

    探雷器能探测到金属,但对陶雷、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