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盗墓-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饰,是秦始皇陵以来帝王陵寝的装饰传统。后室的中后部有石砌棺床,棺床的侧面有行龙浮雕,并用浅刻的卷草和海石榴花纹作为棺床平面的装饰。
  李陵前、中、后室所附的侧室内均有放置随葬品的砖台,原置的金、玉、铜、铁和陶瓷质的器物均被早年盗墓者所掠走或破坏。考古发掘所得的劫余器物以玉哀册和陶俑像较为重要,前者刻字填金,标明了该陵的陵名及下葬年代;后者有数以百计的男女宫中侍从俑和舞俑,以及各种动物俑,亦为南方唐宋墓中所罕见。由此可见,当年地宫建筑十分豪华。
  顺陵在钦陵西侧,长宽与李陵相近,有前、中、后三间主室和八间侧室,比钦陵少了二个侧室,其规模也比钦陵略小,建造简陋,其墓内的结构装饰和绘画艺术已失去南唐初年雄伟富丽的气魄,反映了这位没落君主“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吞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的政治生涯。

………………………………
福地洞天“太子墩”:南唐二陵的发现(2)
………………………………

  南唐二陵文物
  哀册68片,其中钦陵出土28片玉哀册,顺陵出土40片石哀册。各种陶俑136件,其中有持物俑、拱立俑、舞姿俑、人首蛇身俑、人首鱼身俑和人首龙身俑等,这些陶俑形状在江南出土文物中极为罕见。此外,还有陶器200多件,以及铜、铁、漆、木、玉器多件,两墓共出土文物640件。
  文物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栩栩如生的人物陶俑。男俑中有峨冠博带的文臣,有缘领长衫的内侍,有披坚执锐的勇士,有表演献技的伶人;女俑中有高髻盛妆、身着披肩长袖的宫娥,有恭立持物的侍女,有翩翩起舞的舞娘。男俑衣冠整肃,女俑面施朱粉,衣着华丽,基本上是唐代人物的风貌。这是由于南唐距大唐帝国为时不远,而南唐又以大唐正统自居。
  第二类是陶制动物。其中有怪诞的人首蛇身和人首鱼身俑,体现出古代神话和图腾的余绪。还有生动的马、狗、鸡、蛙等,尤其是骆驼和狮子,它们不产于江南,而大唐时代的对外交流中,来自西域的贡品中就有狮子和骆驼,它们的陶制品也被“请”进了南唐二陵。
  第三类是陶瓷器。有厚胎无釉的灰色陶器,还有灰色厚胎加深茶褐色釉的陶器。瓷器中有粗瓷、细瓷。一般说来,五代出土的陶瓷不常见。而根据南唐二陵的陶瓷器,可以看出后来宋代陶瓷器的一些继承和发展的线索。
  第四类是玉制的“哀册”,共有几十块玉片,呈绿色或白色,上面有填金的刻字,内容是墓主人的祭文。别处很少见到过玉哀册,所以尤其珍贵。南唐二陵主要就是根据玉哀册来鉴定的。
  两陵墓内均有砖石雕刻,壁面、室顶及部分地面绘有彩画图案。但“顺陵”已不如“钦陵”的规模和富丽,可见南唐后期国势日渐衰败。但二陵的建筑、彩绘、雕刻艺术等遗迹,反映了1000多年前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小朝廷偏安江南一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为人们探讨这段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南京现代考古
  南京发现东晋名臣温峤墓,出土的青瓷器数量为历见六朝墓之最
  据有关新闻报道: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在市北郊郭家山发掘了一座六朝时期的古墓葬。据出土的墓志确认,该墓葬为东晋名臣温峤之墓。
  墓葬位于南京市区北郊郭家山西端之南坡。墓室顶部距地表1。5米,墓葬坐北朝南,方向181度。全长7。49。其中甬道长3。53米,前进甬道长1。6。宽1。35。残高1。85米。后进甬道长1。4。宽1。12。高1。4米。墓室长3。96米。宽3。75米。顶部内高3。38米。
  该墓葬为一附长甬道的单室砖砌墓。甬道分为前后二进。前进甬道为早期盗墓所破坏,券顶,壁部以“三顺一丁”组砖上砌,砌六层后以平砖上砌起券。后进甬道保存完好,券顶,壁部亦以“三顺一丁”组砖砌成,三组后以三层平砖及楔形砖上砌起券。前进甬道铺斜“人”字形地砖,后进甬道错缝平铺地砖,前后进之间有木门一道。甬道前砌封门墙一道,弧形,以“三顺一丁”组砖上砌,残高1。13米;墓室平面近正方形,顶部为“四隅券进”式穹窿顶。四壁部均以“三顺一丁”组砖上砌,共四组后加三层平砖后开始起券,以相对斜砌砖从墓室之四角部向上起券,至墓室顶部时砌成正方形逐渐内收结顶。左、右、后三壁中部均砌置一只棂假窗,上置一“凸”字形灯龛。墓室底部铺斜“人”字形地砖,前部砌一长方形“祭台”。
  该墓虽然早期遭盗,仍出土了丰富的随葬品。共出土各类器物74件。分别为:青瓷器、陶器、石器、金器、铜器及其它质地的器物。其中青瓷器占绝大多数,仅青瓷盘口壶就出土了22件,创历史纪录。陶器仅见2件。墓中出土的一件青瓷盘口壶,腹径周长近1。2米,是已知出土的同类器物中最大的。陶器有熏、小壶;石器有黛板、猪;金器有羊、珠、叶、小圆饼等;铜器有柄饰、叉形器、钱等;另出土有小琥珀兽等。这对研究当时的丧葬习俗、陶瓷烧制技术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
关中第一陵:唐陵的分布与特色(1)
………………………………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从李渊建立唐王朝到灭亡,前后经历了三百年的历史。在这期间,包括武则天在内共有二十一个皇帝。这二十一个皇陵中有大部分都建造在陕西省的关中盆地、黄土原和北山岭的顶部。这种依山背原、两翼展开、面临平原、并且隔渭河与都城长安相望的布局,体现了唐王朝的博大气势。尤其是那些倚山而建的帝王陵墓,气势更是雄壮异常。宏伟孤耸回绝的陵园主峰,广阔浩大的陵园区域,庞大的皇亲勋臣陪葬墓,威武雄壮的神道石刻,使唐代皇陵和大唐盛世一样,在中国皇陵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称它为中国皇陵继秦汉以后的第二次发展。
  唐陵的特色
  唐代陵墓多依山为陵,除唐高祖李渊的献陵、唐敬宗李湛的庄陵、唐武宗李炎的端陵以及唐僖宗李儇的靖陵外,其余14座均依山为陵。所谓依山为陵,就是选择一山,在山的半山腰上深挖洞穴至山底,把棺椁葬入其中。李世民的昭陵是唐依山建陵的第一座陵墓。比之堆土为陵,气势更加雄伟,更能体现皇权至上的特点。选择堆土成陵的唐陵,除靖陵之外,其余均在三原县境内。堆士成陵,秦以来即有。这种陵墓的特点就是“高坟大冢”。
  唐代陵墓,均以底下墓室为中心。在地面四周,围一四方形的柏城,柏城南门外设二道门阙。第一道门阙处的标志是石狮(献陵为石虎),第二道门阙外有大量排列有序的石刻,为皇帝生前的仪仗设施,人称“山野小朝廷”。
  唐代陵墓的典范:乾陵
  乾陵是中国唐代高宗皇帝李治与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之地,是全国乃至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夫妇皇帝合葬陵。陵地距中国中西部的古都西安80公里,坐落于梁山之上。乾陵以山为陵,气势雄伟,规模宏大。有诗句描写乾陵“千山头角口,万木爪牙深”。
  乾陵是唐代帝王在陕西关中地区“十八陵”中保存得比较完整的一座,也是唐陵中具有代表性的皇陵。墓穴在最高的北峰南麓穿山开凿而成,陵墓本来是一个圆锥形石灰质的山峰,蔚为壮观。三峰耸立,最高山峰为陵的主体,南面二峰较低,东西对峙,形成乾陵的天然门户,气势雄伟。据说,晴朗的天气在此居高临下,能够望见当时的古都长安。
  乾陵的设计布置是模拟长安城的布局,内城是陵寝所比拟皇宫内苑;献殿前留出广场,作为子孙后代、百官僚属祭祀活动的场地;从献殿前第一对石阙往南陈列石人马之处,比拟百官衙署,石人马象征着仪卫之制;第三对阙从位置上看已在陪葬区之南,如果有城墙的话,似可将全部陪葬区包括在内,那么,这个区域可比拟长安城的坊里。
  乾陵神道
  陵园周围约40公里,园内建筑仿唐长安城格局营建,宫城、皇城、外廓城井然有序。初建时,宫殿祠堂、楼阙亭观、遍布山陵,建筑恢宏,富丽壮观。陵园内现存有华表、翼马、驼鸟、无字牌、述圣记碑、石狮、六十一蕃臣像等大型石雕刻120多件,整齐有序地排列于朱雀门至奶头山遥遥两华里之余的司马道两侧,气势宏伟,雄浑庄严,被誉为“盛唐石刻艺术的露天展览馆”。据历史文献记载,乾陵玄宫内涵十分丰富,随葬着大量的金银器、珠宝玉器、铜铁器、琉璃、陶瓷、丝绸织物、漆木器、石刻、食品、壁画及书画墨宝等稀世珍品。
  历史评价乾陵利用自然山势修建,不同于明清陵墓向地下开凿地宫,而是依山打洞。据说梁山内共有39道石门将两位皇帝的墓穴紧紧封锁,所以唐乾陵是目前唐代18座帝王陵墓中唯一没被盗掘过的,保存最为完整,气势最雄伟,是世界上罕见的一座两个帝王的合葬陵。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发掘了永泰、章怀、懿德等五座陪葬墓,出土珍贵文物4300多件。1万多幅绚丽多彩的墓室壁画,堪称唐代瑰丽的地下艺术画廊。如果发掘乾陵,将成为继秦陵兵马俑之后轰动世界的又一大奇观。
  乾陵墓道
  根据考古学家的勘察,乾陵墓道在陵墓的正南方,全部用石条填砌,层叠于墓道口到墓门。石条是交错砌压的,石条之间平面用铁栓板固定,又浇上铁汁。专家们初步鉴定,乾陵没有被盗贼偷窃发掘过。并且认为我们现在如果要进行发掘,困难也是比较大的,因为石条之间十分紧密牢固,必须利用机械和热能,先将铁卡、铁杆、铁汁软化,才能顺利地将长方形石条完整地取出。
  乾陵地面上依山的形势,对称排列着精美的石刻群。其中就有武则天为自己立的“无字碑”。有人说,这是她表示自己“功高德天”,难以用文字表示。也有人说,武则天遗言,已之功过,由后人评说,因而一字不刻。然而,当初的无字碑变成了有字碑。可惜,刻满字的碑,竟因千年的风霜雪雨的侵蚀,字迹已难辨认。唯有金代天会年间,“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纪”,是用女真文刻的,旁边附有汉字译文,尚可以辨认。女真文现在已绝迹,这些文字是研究女真文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珍贵资料。真可叹,“没字碑头镌字满,谁人能识古坤元?”
  总之,乾陵无论是地面上的建筑石刻,还是地下墓穴的施工,以及整个陵园的规划设想,都充分显示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雕刻艺术的精湛技巧,代表了唐代高度的文化与科学技术水平。墓室内的文物珍宝肯定异常丰富,一旦发掘出来,必将大开人们的眼界。
  乾陵之名在营建初期就已确定。称其“干”的原因有二:其一,陵在长安的西北方向,而西北方位在八卦的“干”位上;其二,《易经·说卦传》称,“干,天也,……,为君,为父也。”唐高宗生前尊号为“天皇大圣皇帝”,谥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基于这两点,专家们认定乾陵之名是武则天亲定的。
  乾陵所开创的中国第一
  乾陵又称姑婆陵,这是干县百姓因尊敬武则天而起的一个别称。“姑婆”是当地人对德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