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踏天无痕-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宁致泽、宁成志等人即便集结三五千重甲精骑,他们也知道已经没有重新杀入战场、逆转战局的可能,他们只能守住谷口,希望能收拢更多的溃兵,能够逃出去。

    他们此时唯一的优势就是跨下的良骑,但是流民军将卒太多了,铺天盖地,黄麋原百余里方圆,几乎到处都是流民军将卒的身影,到处切割、穿透,虎贲军及地方武备只能各自为阵,各自突围,只有少数人能聚拢到宁致泽、宁成志所守的山口。

    到天黑之前,宁致泽、宁成志只能退守最近的谷阳县城,在谷阳县城再次收拢部分残兵,赶在流民军杀出黄麋原,他们再次仓皇东逃。

    虽然流民军伤亡也极惨重,但士气如虹,他们已不敢再困守一城,以免被流民军彻底围住……

    ***********************

    虎贲军大溃,仅剩两万残卒随宁致泽撤回武胜关的消息传出,燕京大震。

    消息传到潼北府,则已经是七天之后。

    刚刚入秋,潼河南岸已经有一丝凉意,陈海策马停在潼河的南岸,望着浩浩荡荡的潼河。不知道是英王这边想故意写出宁氏的愚蠢,还是太子那边想将英王的阴谋更直观的揭穿出来,燕京传来的邸报对黄麋原一战的描述非常详细,十二万黑巾兵精锐在黄麋原突然出现,就注定的战局走向,宁成泽优柔寡断,葬送了虎贲军近三分之一的精锐。

    流民军的伤亡也极惨重,黑巾兵死伤不会低于半数,普通的流民军将卒死伤可能要超过二十万,但流民军赢得了这场堪称辉煌的关键一战,清理战局,得到虎贲军遗弃下来的大量兵甲、战械,战力只会更强。

    宁成泽率两万残卒退守武胜关,虽然京畿还有十万虎贲军精锐,但短时间内已没有出武胜关北进的可能,要是再惨败,武胜关失守,大燕帝国都有可能覆灭了。

    虎贲军不能出武胜关北进,蓟阳郡已经被打烂,尽数落入赤眉教之手,而流民军的兵势极盛,此时北域诸郡也就苗氏能与之争锋,但短时间内苗氏只可能固守疆土,也不可能贸然出兵与流民军争强。

    不然的话,即便是能惨胜,苗氏在北域的势力也注定会衰败下去。

    流民军会继续留在蓟阳,还是从蓟阳郡挥师东进,短时候还难分辨,但想必也不会莽撞强攻武胜关、进军京畿,也不大可能北进去强攻苗氏,燕京城的形势却更加错乱复杂了。

    即便这时候天下人都知道,十二万黑巾兵精锐,是英王赢述故意放到蓟阳郡的,又能拿英王奈何?

    此时的英王赢述,留在秦潼关督造新城,而早在陈海、屠子骥率部进入野狐岭之前,赵无泰就从第一、第二大营抽调一万甲骑,先期率领赶到秦潼关,与英王赢述汇合。

    太子赢丹即便确认同胞兄弟赢述包藏祸心,这时候有决心率虎贲军进攻秦潼关吗?此时依旧留守青龙峪的十万虎贲军精锐,还会忠心耿耿的听从太子赢丹的调动吗?

    益天帝毕竟才是大燕帝朝的帝君,始终都没有正式退位;京郡八族,宁氏在黄麋原惨败中已残,其他七族对太子赢丹的态度,会发生怎样的改变,黄麋原一战的结果传到燕京后,就应该在剧烈的酝酿之中了。

    潜流之后是风平浪静,还是波澜狂涌,这个只能静候了。

    而事实上宁致泽在黄麋原败得太惨、黑巾兵精锐战力出乎想象的强大,却导致英王赢述身上的疑点模糊不清了,即便陈海他们在野狐岭以北,早就证明了黑巾贼兵的行军路线,但很多人都不认为,这部分贼兵精锐真是从秦潼山翻越重重绝岭跳到蓟阳郡去的。

    这一切太不合常理了!?

    黑巾兵的战力如此之强,强到超乎想象,完全可以在潼北府将西园军击溃,需要伤亡惨重的翻越秦潼山绝岭,与蓟阳郡贼兵联手伏杀宁致泽所部吗?

    谁都没有想到,黑巾兵的强悍与那近乎疯狂的杀戮意志,就是在这场看似不可能、伤亡比例高到恐怖的绝岭行军中锤炼出来的。

    在秦潼山时,黑巾兵真要有如此强悍的战力,打死都不会冒着未战就逾半的伤亡比例翻越秦潼山绝岭的——而事实上,流民军此战能胜也是侥幸,率虎贲军进蓟阳的将领,谁都没有想到流民军会如此的强悍,会强悍到与虎贲军精锐一较长短的程度,本质上还是轻敌而败。

    这时候董潘、吴雄、董宁策马过来,在陈海身边翻身下马,也望向滔滔河水。

    文勃源、樊春自然要更早知道虎贲军在蓟阳惨败的消息,不仅姚启泰、姚轩父子等人,已经被文勃源以莫须有的罪名给拿了下来,解除了将职,暂以车骑都尉苗赫节制第三大营外,西园军十三四万精锐,已经四天前陆续从雷阳谷往南开拔,此时已经是最后一批将卒正通过潼北大仓临时搭建的渡桥,跨越潼河。

    待十五万西园军精锐,到秦潼关与英王殿下汇合,燕京的形势就差不多能明了了。

    董潘猜不透陈海在想什么,问道:“你不去秦潼关?”

    “数十万饥民嗷嗷待哺,文大人的意思也是要我与子骥暂时先留下来善后,”陈海他并没有受到英王赢述的召见,也不愿意去见英王赢述,笑道,“再说了,燕京城都是大人物的舞台,我一个小角色跑过去凑什么热闹?董爷也不是没打算去燕京吗?”

    现在除了屠子骥率一万精锐继续留在潼北府,处理后续的饥民赈济、战俘安置外,陈海也将继续留守潼北大仓。在燕京形势彻底稳定之前,潼北府、南樟府所在的秦潼山中麓、北麓,将始终是西园军的大本营。

    当然,董潘作为客将,也没有急着率千余河西道衙兵,进燕京城去凑这个热闹,他、吴雄及裴晋华等人,与董宁等河西子弟都暂时留在潼北,要等时局平复之后,才考虑下一步的动向。

    这也是河西的意思。

    要是太子赢丹不甘心看到大势已失,想拼死一搏,他们这点兵力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倘若益天帝顺利重掌帝权,赢术受封太子,也少不了他们这边的好处,到时候再去燕京也顺理成章。

    而乐毅作为黑巾兵的主将出现在黄麋原的战场之上,已初具一代名将之姿,董潘就能明白黑巾兵的骤然强盛,与陈海所编写的《练兵实录》有关。

第二百零一章 狮城岭道院

    (继续一更)

    送走率领殿后兵马赶往秦潼关的骑都尉赵融,陈海邀董潘、吴雄、董宁等人,进潼北仓城作客。

    姚启泰、姚轩父子起疑心窥破流民军在野狐岭所布的迷局,也才过去一个半月,总数高达四十余万的战俘、饥民都还在陆续的往外转移安置。

    潼北大仓这边是最重要的一个中转节点,大量的饥民、战俘都要先集中到潼北大仓来,之后或遣归故里安置,或贬为奴籍,补充到官营的矿山、铸造场、田庄劳作,或赏赐给有功将领充当战利品。

    仓城内外难免有些混乱,无数虚弱不堪的饥民、战俘,在城墙脚根里麻木的或躲、或卧,都听天由命的等着下一步的安排,似乎就此饿死、病死,也都没有再挣扎的心思——仓城的官吏直接在他们衣服上标明下一步的去向,董潘他们沿路走过,能看到有一大批人是要直接转移到聚泉岭安置的。

    看到绝大多数人都虚弱得随时会倒毙道侧,董潘问道:“聚泉岭那边真要都收下这些战俘?”

    “是啊,”陈海微微一叹,说道,“这些战俘贬为奴婢,军中却没有哪位将领愿意当成战利品接收,而潼北大仓真要立时将这些虚弱之人分到诸矿山、官田充当苦役,巩怕是绝大多数人都活不过两三年。聚泉岭没有什么田地,但挨着大湖,所猎鱼兽还算充足,再一个潼北熬过饥荒,粮食也没有那么紧缺了,那就只能先送到聚泉岭养着……无妄杀戮也并非我修习兵术、武道的本愿。”

    董潘、吴雄都是铁与血里厮杀出来的将领,手里不知道沾染多少鲜血,对双手同样染满鲜血的陈海如此说也不以为意,董宁却是动容。兴许是性情软弱的缘故,她总觉得饥民不得赈济,聚众哗变而掠袭乡野,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眼前这些战俘太是如此的虚弱,陈海真要是不出手,怕真是没有几人能活过后年。

    “就听说你在聚泉岭搞得声势颇大,却还没有机会过去做客……”董潘说道。

    “董爷与郡主要是不嫌弃,与诸多师兄弟们,都可以暂时到聚泉岭住一段日子;燕京那边怕一时半会都不能消停下来,大家怕是还要过一段时间才返回燕京。”陈海说道。

    潼北的战事算正式了结,文勃源、樊春率西园军主力南下,与英王赢述汇合,要兵逼燕京城,道衙兵及董宁等河西子弟,一千两百余人,都从雷阳谷撤到潼北府城。

    虽然潼北、南樟诸府县都新委任的地方官吏,但此前诸府县能扣出来的物资都用于赈济饥荒,根本无法修葺被流叛摧毁的城池。

    即便是潼北府城,也到处都是残墙断垣,至少还等到明年秋后,地方才有财力重建城池。董潘、吴雄虽说率部撤入潼北府城,实际是在潼河北岸找一处空地扎营,条件还是十分的艰苦。

    就算董潘的话里没有试探之意,陈海身为河西弟子,既然在潼北拥有一块根基之地,自然就不能坐看同门还继续风餐露宿,这段时间自然得邀请大家都住到聚泉岭去。

    虽然聚泉岭这时候要安置四五万战俘,也是一团乱麻,却是要比潼北城府的状况好一些;更关键聚泉岭有数眼灵泉,天地灵气充裕,都到那里暂歇,才不耽搁大家的修行。

    董潘继续说道:“我刚接到世子的信函,世子对帝君亲政还是极有信心。却也不是我们自夸,你、冉虎、周钧、厉玉麟皆是我河西子弟,这次朝堂能拔乱反正、激浊扬清,你们实在是居功不小,想必朝堂待诸事平定后,封赏也不会轻;也或许对河西另有赏赐。世子对其他赏赐却也不在意,就想到太微宗或能在河西之外设立道院,河西弟子在外修行也能有落脚之地,才是方便。我前两天去见过英王殿下,倒是答应我们在秦潼山先找一处落脚之地,但秦潼山何处合适,虽然世子要我与吴雄、郡主商议着办,我却觉得有必要来问问你的意见……”

    太微宗能在河西之外设立道院,实际就是意味着董氏及太微宗正式将触手伸到河西之外了,陈海没想到董潘消失了两天,原来是代表董氏,找英王赢述谈判这件事去的。

    作为太微宗在河西之外的第一座道院,意义非同小可,世子甚至武威神侯本人都应该有明示,董潘却跑过来说是找他商议?

    陈海没有那么不知天高地厚,心知还是在试探他的态度。

    董潘这时候虽然没有直接将话挑明了话,大概是真担心他已经彻底投靠了赢述那狗贼,从此之后跟河西已不再是一条心了。

    董氏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但陈海打死也不会做神魂都受赢述控制的走狗,顺着董潘的口吻,欣喜的说道:“英王殿下真答应宗门将道院建到秦潼山?这真是一件值很庆贺的大喜之事。要是宗门不觉得潼北府地处偏隅、条件简陋,聚泉岭相邻有一座狮城岭,可以说是难得的灵天洞府之选。这狮城岭距离潼河的水道也近,普通弟子可以经水路往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