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心不改-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氏再想想也是,人和人之间哪那么容易看出好坏的,别说只是下人,就是夫妻之间,这男的在外面花天酒地的,不是还瞒着家里吗?

    袁氏留下来帮女儿给夏百合备嫁,黄氏看着大嫂家母女情深的,忍不住想念自己的娘家了,她爹其实是礼部的主事,本来住京城的,结果夏家一出事,她爹就连忙拉她娘回了家乡说探亲,这一探就是一年多,现在都还没回来,就连她大哥一家也外放为官了。

    她的娘家分明是不能共患难的,黄氏有心不想着却又放不下,这两天饭也吃得少了,还好小石头已经开始加辅食,没给饿着。

    想了有几天,黄家还居然真回来了!黄老爷和妻子秦氏主动登了夏家的门。

    夏家有难时,黄老爷匆匆忙忙就拉着妻子躲远了,这样的亲家夏家肯定是不喜的,只是黄氏一进门就守孝,怀着夏家骨肉时跟着流放,在西溪冒着生命危险生下孩子,这样的好媳妇怎么得给面子的,夏家父子对黄家还是挺客气。

第二百六十七章 表亲蔡家

    黄老爷很不好意思,他当然心疼嫡女,可他还有儿子孙子还有家族,他不躲都搭进去怎么办,女儿毕竟是夏家的媳妇了,怎么也不能因为一个外嫁女连累了整个家族是不是?

    谁会想到夏家这么快又官复原职了,当然黄家是很盼望夏家能再起来的,这代表黄氏是熬出来了,所以在江南他们听说京城里的事,等出了正月路上一好走,就急急回来了。

    着急回来还不是希望夏家帮忙说好的,让他在礼部能继续补个实缺,黄氏明知道自己娘家人是为啥登门的,但当她娘抱着她哭时,她还是舍不得推开。

    “这就是我的外孙子……”秦氏见女儿时哭,抱着沉甸甸的小石头哭得更厉害了,女儿是怎么在流放中生孩子的,她都不敢细想!

    “别吓着孩子……”黄氏忙从秦氏手里把小石头接过去,不过小石头看着挺胆大的,只好奇的瞧着初次见面的外祖母,一点也没有哭。

    秦氏慌忙的擦眼泪,然后细瞧小石头:“这孩子长得真好,一看就是聪明机灵的……”

    那是夏家照顾他们母子照顾的好,黄氏想想自己在牢里时,秦氏也是东家求西家跪的,买通关节天天花了银子来看她,给她送安胎药,直到被她爹给带走了,她娘还是疼她的……

    黄氏想着心软了,语气也缓和不少:“自从你们走后,我就全靠大嫂照顾,可着我吃,连丫丫都得排后面,等到流放时,又雇了马车给我坐……”

    黄氏讲了夏家人一路上是怎么照顾她的,后来她坐月子时因为奶水不够,孩子饿得天天哭,结果夏百合这时候又来了,给他们母子调养身体,所以小石头才能长得这么活泼健康。

    秦氏边听边擦眼泪,她自从被丈夫带走,也是做梦都想女儿,她曾怨过怎么就把女儿许给夏家了,可是现在听着黄氏的待遇,她还是得庆贺女儿找了个好婆家,毕竟患难见真情,夏家都是好人。

    “对了,我走之前让你大嫂给你送了一千两的银票,你收到没?”秦氏听女儿说在西溪没钱吃好的,忽然想起这件事了,她也是当主母管家的,一千两的银票能买多少好吃的她清楚。

    “一千两的银票?”黄氏一愣。

    “怎么,她没给你?”秦氏脸沉下来心也一沉,她一直觉得大儿媳妇是个不错的,怎么……

    “大嫂给了我两千两……”黄氏忙解释,同时心里不由得一暖,她娘家还是有人情味的。

    秦氏松口气,她就说老大媳妇是个好的嘛,那多出的一千两肯定是老大媳妇的嫁妆银子,那孩子从没和她说过,估计是和她一样,觉得就算给再多的钱,可黄家事到临头却跑了,还是对不起女儿的。

    “大嫂娘家也给她留了一千两,可我们流放中坐马车,中午晚上要歇着,夏家还得想办法给我找好吃的,天天都要花钱打点押送我们的差爷,等到了西溪,我们兜里就只剩几两银子了,还要买家什铺盖好住下来,在我坐月子时,大嫂把她唯一的一个银簪子给卖了,我夫君走到二里地外和人家换小米和点心给我吃……”

    要不是受过没钱的苦,黄氏哪会知道一个银簪子居然也能买一堆的好吃的,老实说夏家其他人也和她差不多,在流放途中花了不少冤枉钱,那些差爷和卖东西的,都在骗他们!

    “在西溪雇一辆马车到县城,连一钱银子都用不着,可我们流放时,车行说不走远路,我们是每到一个城市就得重找一个车行,差不多的距离,一辆车人家收几百两的银子,还说他们不愿意拉!”

    流放时看过多少人的脸色吃过多少亏,黄氏想忘都不掉,还有:“夫君到二里地外给我买的点心,家里谁都舍不得吃,包括大嫂的两个孩子都没动,忽然有一天就不见了,至今我们也不知道是谁悄悄拿走的……”

    秦氏听着女儿过得如此委屈,更是内疚,她和丈夫有事就躲开,实在不配为人父母,等到和尤文亮夫妻见面,听到袁氏曾为女儿头发都白了,更是觉得自家很惭愧。

    秦氏想着要补偿女儿,可女儿现在过得挺好,什么都不愁了,而且黄家还要靠着夏家呢。

    “娘亲要不和我去一趟蔡家,看看表姨妈?”黄氏可没忘自家小姑在康关城被静成侯府怠慢的事,她早说过要为小姑出气的。

    秦氏和蔡侍郎的夫人是姑表姐妹,黄家回来了,亲戚间本就该来往的,何况黄氏说夏百合对她实在是照顾周到,让秦氏听着都感激。

    “难得你们还过来瞧瞧……”蔡侍郎的夫人陶氏一见亲戚登门就感慨的擦眼泪。

    这不对啊?秦氏和黄氏母女互看一眼,都没急着说自家的事,秦氏先试探着说道:“我这才回京城,我家湘雨的孩子小,太粘人了,今天好不容易孩子被他大姑抱走了,我们母女才能出来会亲戚,丽容你也别太难过了,有什么事这不还有亲戚们在呢?”

    陶夫人的闺名叫做陶丽容,被自己表姐叫出来当然没什么关系,陶夫人听了表姐的话想到的是黄氏孩子的大姑不就是太子妃吗?她正好有一肚子的冤呢!

    “要不是这个亲戚,我家老爷也不会被害得那么惨!”陶夫人和秦氏姑表姐妹关系还不错,当初夏家出事,她虽然不敢到牢里看黄氏,但她给秦氏送过银钱和伤药,帮忙打探过消息。

    亲戚有难时她出过力的,陶夫人面对秦氏母女抬得起头,她拉着秦氏诉说蔡家最近发生的事。

    事情居然与静成侯府林家还有关系,原来林家女侯爷的侄子林承业和永业侯的嫡长女订了亲,而林承业不是想考演武堂吗,他在年前进京,就住在兵部右侍郎的蔡家,因为蔡侍郎是永业侯的嫡亲弟弟。

    这是未来的侄女婿,蔡侍郎夫妻把林承业当亲儿子一样对待,自问从没亏待他,就连林承业身边的两个丫环,蔡家也把她们当成二小姐似的,好吃好喝好伺候。

    可问题就出在那两个丫环身上了,刚到京城时她们瞧着挺老实的,结果等对京城熟了,那两个就没少惹事生非了。

第二百六十八章 少爷多情

    林承业带进京城的丫环一个叫兰兰,一个叫小霜,林美媚在给蔡家的信里写了,说这两个丫环在林承业身边伺候好几年了,很得林承业看重,不过小地方出来的没什么见识,要是有做得不对的,蔡家尽管管教。

    信上能这样写,但蔡家真能去管吗?那两个丫环分明是要留给林承业当通房的,蔡家和林家还没正式结亲就容不得林承业的房里人,传出去岂不是会让人说蔡家小姐善妒?

    蔡家兄弟妯娌关系挺好的,所以一看林家的信,蔡侍郎夫妻都不大舒服,哪有到演武堂上学还带丫环的,林家不也是将门出身吗?怎么连这点规矩都不清楚?

    一听说少爷要一个人住进演武堂,那两个丫环顿时就不干了,哭天抹泪如生离死别般,居然在蔡家就闹上了,这时候林承业倒没昏了头,他把两个丫环劝住了,说演武堂住的全是男的,还什么地方的人都有,要有女的也住进去,他可保护不了她们的安全。

    两个丫环这才给吓住,没再坚持要跟着,林承业也向蔡侍郎夫妻道歉了,说兰兰和小霜只是关心他,她们不懂得演武堂是什么地方,不是有意闹的。

    看林承业这么护着那两个丫环,蔡侍郎夫妻没再说什么,但对侄女的婚事蒙上了一层阴影,于是写信告诉住在江东祖宅的敬业侯。

    还没等江东回信,兰兰和小霜就又闹出事了,原来她们住在蔡家,陶夫人虽瞧不起她们,但也没把她们当自家的丫环一样使唤,那两个本是伺候林承业的,林承业不在家,她们闲得没事就常出去逛街,当下人的抛头露面算什么,她们不自重,关陶夫人什么事?

    陶夫人就是这样认为的,可年前那两个丫环忽然吵起来了,还动上手了,然后那个叫小霜的打不过叫兰兰的,居然跑出蔡家去演武堂找林承业。

    演武堂可不只住着林承业一个人,小霜在众目睽睽下说从蔡家出来的,身上脸上又格外狼狈,不知道的还不会以为是蔡家虐待了她们?

    陶夫人不得不管这件事了,她问了和小霜她们一个院的林家下人,才知道那两丫环打架是为了一块布料,她们逛街时相中了同一块布料,互不相让,然后从布料扯到了谁更得少爷喜欢,谁在少爷面前打过小报告,新仇旧恨的越说越觉得不同戴天,就打起来了。

    兰兰没小霜有人缘,林家的下人偏向于小霜,而林承业又先看到小霜带伤的惨样,先入为主他也认为是兰兰不对,就说了几句重话,结果兰兰趁人不注意出走了,还留下几个字说要去寻死。

    林承业这下又慌了,他学也不上出去找兰兰,然后听人说看到兰兰出城进了山,他也急匆匆进山去找,再然后他在山里就迷路出不来了。

    林承业不但是蔡侍郎的未来侄女婿,更是演武堂的学生,他失踪绝对是大事,蔡侍郎亲自带人进山去找,还真找到了,而且顺便在城外的客栈把兰兰找到了,人家做丫环的可比做少爷的机灵,根本就没进山,也没不想活,就是吓唬人的。

    蔡侍郎找到两个安然无恙的人也气坏了,还没等回到蔡家就倒下了,这一病就是两个多月,瞧了多少太医和郎中都没好。

    “你说说谁家有这样的事,哪家下人还闹离家出走的,还劳烦当少爷的亲自去找人!?”陶夫人说着又哭了,实在是气人!

    其实蔡家和林家的事在京城也不算小事,可惜不如曹家吸引人注意,风头都让曹家抢走了,秦氏和黄氏都是今天才知道。

    陶夫人说,看着来的太医都治不好蔡侍郎,她就把林承业和那些林家的扫地出门了,她真是气极恨极,拼着得罪大伯一家也不想和林家做亲戚!

    敬业侯得知弟弟重病,是从江东快马加鞭赶来京城的,他听说林承业闯的祸,倒没说弟妹做的不对,而是坚持要和林家退婚,林承业要见他,他是见都不见。

    林承业见事不妙,也写信给林美媚,静成侯来得也很快,可敬业侯一样没给好脸,还是坚持要退婚,林美媚没办法,只能一个劲的请郎中,希望治愈了蔡侍郎,让两家关系能有回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