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优秀企业的文化和机制-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0次数,同时,对正在开发的天津东丽湖项目的生态建设工作也起到了较大的技术支持。预期这些核心技术的应用将对万科住宅品质的提升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004年版技术应用:万科技术观与《万科生态住宅标准》

时间跨入2004年,在3月初向王石董事长作的一次关于“生态万科”的汇报中,明确了下一步我们的工作重点:建立符合万科价值观的生态标准。

同月,规划设计部在珠海御温泉的务虚会上推介了新的架构体系,在会上推介了技术研发中心2004年工作,并统一了对万科技术观的认识:应用低技术,达到住宅的高舒适性;其实施途径是建立《万科生态住宅标准》,目标是5年内让实实在在的生态全面进入万科开发的住宅。

万科对住宅技术的理解,按照万科集团副总经理张纪文的话:住宅是一种大众化的产品,因此,在房地产开发中所倡导的技术应该是大众化的技术,是易于推广的技术……应用新技术所建造的住宅应该能被普通的购房者所承受。

万科将住宅技术定位为大众化的技术,应用对象并非仅限于住宅本身,而是放在住区的范畴。不但能够提升住宅的内在品质,而且注重居住区环境的营造,同时也关注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在此基础上,我们提炼出万科的技术观:应用低技术,达到住宅的高舒适性。

《万科生态住宅标准》是一个体系,包括节能标准、水环境标准、空气质量标准等。而作为突破,目前正在同时开展两方面的工作:第一,选择东丽湖项目进行全方位的生态实践;第二,结合各区域的节能实践,开始建立《万科住宅节能成果标准》(包括节能设计标准文本、设计流程、围护结构设计图集、技术规程及支持机构、成本分析等)。

能源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西方的能源危机就已经导致了西方兴起大规模的节能研究与应用。1996年7月建设部出台《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要求新建居住建筑的采暖能耗节约50%。其中北京在制定实施细则后,从1998年开始强制执行;最近出台的政策又将节能设计标准提高到65%,要求从2004年7月开始实施。但数据显示,即使按照二步节能50%的标准,截止到2002年,北京市节能建筑的总面积仅占3%左右(包括农村地区),也就是说有97%属于高耗能建筑。

“为什么有绝大多数的住宅达不到强制性节能标准?是标准过高,投入太大?还是缺乏具体的实施路径?”这是我们一直在反思并努力寻求解决答案的一个问题。东丽湖项目的节能设计工作,促使我们对这个问题更愿意从第二方面来考虑。

技术研发中心成立近半年来在节能方面正在实施的工作有:针对华北区域的外墙保温设计图集及技术规程、结合华中区域标准化项目升级的节能设计;已达成意向的有东北区域的外墙保温设计图集及技术规程的工作;准备开展的还有华南区域住宅的检测、模拟工作以及节能指标的确定等。按照我们的计划,2004年在每一个区域开展节能设计的一个分项工作并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各分项的编制原则、流程及成果标准,在2005年将全面展开节能设计标准编制工作。

2004年8月,在万科集团沟通会上集团总经理郁亮明确万科在未来10年将从粗放型走向精细化管理,实现有质量增长,描绘出了万科建设百年老店、谋求万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我们也将面临新的挑战,但是满足房地产开发需要,持续提升万科住宅品质,为客户创造价值,将一直是我们应用技术的使命,也是衡量我们技术应用是否成功的标准。

白领2005: 优秀企业的文化和机制第18节 王石的算盘

《万科》周刊

陈劲松 程鸿蔚

很多事情的发生,其实并不是偶然的。就像我们一直拿万科地产“超过25%以上利润不做”说事,一举起例子就是当年万科如何如何,仿佛王石就坚持了这一回,万科就是在这上面尝到过苦头或者预估了隐患,才有了这一明确界限的。

学习万科的自律,也是学习万科的眼光。有了物业管理投入上远超同仁的傻,才有了不少楼盘可以比竞争对手每平方米多卖1000块的甜。看看万科还碰到过哪些钱多了也会觉得咬手的诱惑,王石当时是怎么算帐的,我们就可以看清王石的算盘和算法了。

万科在成都开发的城市花园项目,拿的是东部的地块。当时那是个什么概念呢?那时候成都的高尚社区都在往南部看齐,完全没人会相中这里。那地纯粹是一种工业区的用地——颇有点类似沈阳的铁西区。万科拿下的时候,引得成都地产界一派哗然,谁都觉得万科水土不服、不了解成都。

据说当时看地时,走路都要一两个小时。当然,地块是不够理想,但新兴开发区比较好规划布局,价格也便宜,每亩大概只要15万左右。万科这时就算账了,这块地政府卖出后,又要修路、还要通煤气什么的,估计政府的成本都超过15万去了。于是,万科地产主动跟当地政府提出,每亩价格愿意再加5万,因为王石帮政府算了一笔帐,15万做不下来。政府当时又感动又开心,这可真是匪夷所思的事啊,开发商主动替政府着想,你别说万科还真不一样。

王石的指导思想是,正经公司别老想着去占政府的便宜,占大了人家的便宜,将来自己也顺不了。等到政府产生“后悔”的念头时,它让你难过你就不好受了。因为你拿的地头,毕竟还是要靠政府来做很多配套来配合的。果然,万科在成都拿的地,一年后每亩就涨到了60万,路也修好了。相比之下,万科的地就拿得实在便宜。这个时候,你说政府能没有一丝半点的悔意吗?可它就没有什么理由再来找万科的不是了,人家早就主动加过了5万,现在还有什么话好说。

其实说到拿地,能拿到5万一亩甚至还低的开发商,还真是不算少。那个得了便宜的开心啊!不到一年就赚了,真是拜政府所赐。政府白纸黑字签过约,还能有什么悔招?然而往往这样的地一运作起来,诸多的麻烦不畅,一会儿这不行,一会儿那不行,需要非常规手段摆平的事,就一个个随之而至了。所以,做生意老想着占便宜的搞法,可能也会要付出不少额外的代价,王石认为这是一个心态上的问题。

另一个更早一些的例子,说的是合肥的新政务区,想专门请万科去开发,一共可以给900亩地,便宜到每亩5万就给万科。签了合同后,说好一个月去付全款。于是,万科拿了支票到时就过去了,可这时候合肥却说不行了,现在只能给万科500亩了。因为是自己出尔反尔,所以合肥方面愿意每亩补4万的违约金,来让万科少拿400亩。

每亩地政府倒赔4万,是一个什么概念?就是说万科还什么都没付出一下子就可以到手1600万!为什么会摊到这样的好事呢?原来是因为这其中有别家要去了400亩,出的价是25万一亩。所以,政府愿意少赚一点,让万科平地里捡一大便宜。

万科当时不是没有人偷笑的。都还没给钱就能赚到钱?这样的好事都能碰得到?那还不快快笑纳了!可万科的董事会决定,合肥要少给400亩也没问题,不管是500亩和900亩我们都一样开发。但是,“补偿”我们不要!——要知道,这一举措的背后,是万科地产当时的开发利润,也还只有几千万的那个年头!

王石说了,这种“不意之财”万科绝不能要。各个城市现在特邀万科去开发的事不少,咱们什么都还没干就能赚一把的话,就会让我们开始一门心思想投机——各地公司的老总就都会在这种“激励”下,天天去找机会。咱还费啥劲哪?这样的风气真要是蔓延开来,万科地产就会走上掮客一途了。所以,万科不能要这样的补偿,王石只想在阳光下拿地盖房子,换句话说,就是老老实实干好自己该干的活。

虽然跟25%以上的利润不赚的想法一样,都是一条线上的取舍与作为,但由此“怎么吞进去,也会怎么吐出来”的古训中,可以看到的是万科地产的价值观问题。怎么对待机会,怎么看待意外之财,想长跑还是想短跑,都会影响到一个公司的整体追求与营运。

王石过往与政府关系的处理,就是一种并非主动靠拢的强势。有些地方的政府想出政绩时,希望找万科配合与带头,而万科坚持按自己的价值观与人处世,走的是一条不占便宜、不去相互博弈的路,所以王石每每能收取到的,就不是恶性互动的后果。所以当王石调整万科的投资策略,比如不去考虑一些地方时,当地政府也就不会产生什么大的意见。而如果王石当时要了合肥的钱,后面还有一些什么事情再发生的话,估计万科的说法与做法,就很难大气与客观得起来吧。

什么是“万科的精神”呢,业界对王石说他从没给过“回扣”、只求取阳光下利润的争论,一直就没有停息下来。在这里,我们可能不求正面顺着的例证,但从这样的一些“反例”中,所看到的主动让利和有利不贪,也许可以结束一些面上的疑问吧。

白领2005: 优秀企业的文化和机制第19节 应对宏观调控直面行业信用

《万科》周刊

缪川清水

“过热”的背后

自1999年以来的5年间,进入房地产业的投资额以平均每年1500亿元的幅度递增,由1999年的4103亿元迅速攀升至2003年的10323亿元。2003年房地产投资额比2002年骤然猛增2300亿元。

基于“行业过热”的判断,国务院、各部委、银监会纷纷出台各类降温房地产行业的政策:2003年6月,央行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121文件),对房地产流动资金贷款、土地储备贷款做了限制,要求自有资金比例达到30%、项目四证齐全才能贷款;今年以来,央行更是频频出手,打出“组合拳”,实行贷款浮动利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提高房地产企业的自有资金比例至35%以上;日前,发改委发布制止10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目录,对列入目录的行业项目进行结构性调整,钢铁、水泥、氧化铝已在“硬刹车”,房地产业已难免会受到影响。

针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既是121文件的延续,也是政府对行业过热的确认。本次行业过热的直接原因,来自资金推动型增长。出于对房地产市场只看涨不看跌的预期以及对利润的追逐,加之房地产业进入门槛较低,很多不具备资金、技术、人才实力的企业,不惜举债投入房地产市场。究其背后的原因,信用的缺失和信用体系不健全,对行业过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遗憾的是,本次宏观调控的矛头直指资金来源层面,只是单方面地限制了银行资金的流入,而没有触及行业过热的更深层面,即房地产行业信用体系和信用激励机制的建立。

违规向诚信的挑战

由于信用体系和激励机制的缺乏,导致企业利益实现机制不能公平、有效地发挥作用,即规范透明运作的企业并不见得比不规范透明运作的企业“活”得更好,甚至于受制于规范经营,付出相对更高的成本。这样必然导致部分企业,尤其是欲在短期实现倍速翻番的企业,愿意铤而走险、违规操作,游走在政策法规的边缘。

2003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