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必太计较呢?
林乐达在心中出了一首诗:笼中鸟
四周铁围成
嗔恨暗处生
花香犹萦绕
入定解怨身
……
转眼到了1月25日晚,这日向增寿找林乐达、黄家文说,“今天,我当班的时候,有人把我的移动EVD给偷走了。”
“啊?不会吧?在前天,我的新枕头、新床垫都被人换成了旧的。刮胡刀也不知道哪天就没有了,我上船后都只用了一次,还有衣服掠在通道那也少了。”林乐达也叫苦。
“他马的,这次真的是上了贼船了!”黄家文也恨恨的说。
向增寿苦着一张脸,“是我上船前刚到成都买的,600多块人民币,还没看多久。今天下午厨师阿海刚说要150美元买我的,我说等过几天到作业区了就卖给他。可是这就没了……林乐达问:“和船长他们说了吗?”
“说了。”
……
“干妳娘!”林乐达的耳边传来了船长的咆哮声,“上次是手机、现金,现在又是录像机。我跑船四十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脏的船!”
不过,终究是没有什么行动。
……
1月27日吃晚饭的时候,大副怒气冲冲跑来餐厅,“干妳娘!上次我拿我的成人小电影给你们看,你们哪个谁收起来了?干妳娘!是谁赶快站出来!不然等下我一个一个搜行李!搜到谁就倒霉,我真要把他扔到海里面去!”
好多船员都快要吓得不敢吃饭了,大副正准备要搜的时候,越南人卢文倩把碟片拿过来了,“是二车拿过去看了,忘了和你说了。”
第八章 到了作业区
1月29日上午,渔工们都在下甲板做到作业区之前的最后的准备工作。大副叫道:“那个谁啊,陈二兵,你懂汉字,去用油漆在这将要排鱼的地方漆上鱿鱼的分类区域,依次写:180克以下,平箱;180-200克,54条;200-300克,48条;300-400克,36条;400克以上,平箱。”
不一会陈二兵漆完后,神气活现的扫视着现场的外籍老员工们,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仿佛在说:“我会汉字,你们行吗?”
之后是分班分组,指定白班和晚班的人员,船左侧和船右侧的人员。渔工之间不得私自交换岗位。陈二兵、赵恒通两兄弟被分在了白班,向增寿、林乐达、黄家文、韦东石被分在了晚班。
……
29日下午,由大副分发手套、冻衣、鞋子、帽子等物品。手套分为好几种,排鱼用薄塑料手套每人三双、大仓用毛线手套每人两双、大仓用厚塑料手套每人一双、冻结室用棉手套每人一双。冻衣(厚棉袄)每人两套,除了少数几个干部之外,人人都得穿旧的,从上到下不是一个个的补丁,就是更难看的一个个破洞。帽子每人皮帽一顶、遮脸毛线帽一顶、劣质的鸭舌帽一顶。鞋子每人长统塑料雨鞋一双、冻鞋(冻结室和大仓用,在长统塑料鞋里加了棉絮,很重)一双。
“哟,林乐达,你这件冻衣不错啊!”陈二兵朝林乐达走了过来。“我拿我这件和你换,好不好?”
“二兵哥,你不厚道啊。你那件不如我这件好。”
“这冻衣都一样的,你不是有两件吗?其实一件都可以了。大家都是老乡,帮帮忙。”
“嗯,那好吧。”林乐达看着被换来的这件冻衣,“怎么没有拉链啊?”
“没有拉链很普遍,你看看周围那些老外们,不是大多数人也没有吗?何况,你另一件冻衣不是有拉链嘛。”
“说得也是。”
……
2月1日,终于到了阿根廷附近海域的作业区了。只见周围还有很多其他鱿鱼船,林乐达简单的数了数,怕不有一二百艘之多。在鱿鱼船上,都装有2千瓦、3千瓦的氖光灯,从船头到船尾每隔不远就一盏,在夜色下格外显亮,亮度甚至超过白天。
鱿鱼区作业不需要鱼饵。船上全是机钓钩。这种钩就象一条条小鱿鱼,端部是一排带齿的小钩,就象鱿鱼的鱼须。中部各种颜色的都有,是软硬质塑胶的。在海里看起来很亮,对鱿鱼是种诱惑。钓钩用玻璃丝一个一个接起来,然后在加在钓机的钢丝上。每个钓机两侧个加一套,总计钓钩40-80不等。鱼线在100米到300米之间,不过实际上鱿鱼都是被灯光引诱到水面,只是清晨的时候才沉底的。
鱿鱼机都是日本进口的。在鱿鱼机前船的两侧装有钢丝做的网台,鱼线通过在网台顶端安装的滑轮而放进海里。鱼线的顶端连接着一种金属秤砣,不是很重,船上叫做“阿莫尼”。鱿鱼被钓上来之后大多会落在网台上,小部分直接会跳到水槽或是甲板上。渔工用钩子将鱿鱼钩进水槽,水槽内可以放水,水流将鱿鱼冲到下甲板的指定位置。
因为鱼线带钩子有两三百米长,所以在风浪大或是其他情况下都很可能打结在一起,这个时候就需要渔工站在网台上去解开锁镣。这项工作要求速度和熟练度,对于捕鱿鱼的渔工来说,属于“技术活”。新船员一般做不来,而且还会被鱼钩钩破手。由于有可能经常站在网台上,所以全部的船员都被要求穿雨鞋工作。
“乐达,你怎么不去戴帽子啊?”说话的是大车。“这种好几千瓦的氖光灯很毒的,不小心的话脸上都会脱皮的。”
“哦,是吗?谢谢。”林乐达赶紧去拿了顶鸭舌帽戴上,心想还是大车人比较好。
向增寿也说:“戴上帽子会好多了。等过了这两天你就知道这灯有多毒了。”
“增寿哥,作业时让我在你身边吧,这样也可以向你多学一点。”
“好啊。”可是不多一会儿,二副阮文雄走了过来,“林乐达,大副叫你去船头第三个位置。”
……
2月2日与發春101号会船。101号的船头会6号的船尾,中间连接一条绳子,渔网包着一个木板来回运东西。船长也跑到船尾和101号的船长对话。
6号的油分给101号一些,101号则拿了一些鱼过来给6号的船长享用。6号上有两个越南船员要过去101号工作,先把他们的行李运过去,再来打算运人。
林乐达问向增寿:“这两个船员过去101号,他们的行李会检查吗?船上前不久可是掉了不少东西啊。”
“没有。大副那么忙,哪有空管这些,再说你丢了你的新鞋,我丢了我的EVD,又不是他的。”
这时,林乐达听到从101号那边传来了女人的声音,“增寿哥,船上怎么会有女人啊?我听到我们船长叫她叫阿金。”
“用你的眼睛看清楚!那是个男的,只不过是声音很尖,像个女人而已。你不会是有近视吧?”
“有一点。”
这时向增寿发现了他的一个四川老乡在101号那边,兴奋得大声用四川话和对方交谈。但是船长很不耐烦的说:“向增寿啊,你说什么四川土话?难听死了,谁听得懂啊?你们要聊等这些工作做完再慢慢聊。”说完,船长用闽南话继续和对方的船长聊天。
两个越南船员要运过去101号了,船长兴奋的叫道:“阮文雄,让他们过过水。(浸到海里打湿再捞上来)”在船顶拉绳子的二副忠心不二的执行了这个命令。两个越南人像两只落汤鸡一样,可怜的上了101号,船长“哈!哈!哈!”的笑个不停,像个孩子。也难为他了,在船上实在没有什么娱乐,好不容易等到这个机会。不久,船会完了,101号也和6号分道扬镳,向增寿最后还是没有能够和老乡说上几句。
……
2月3日上班铃响了,林乐达到机舱自己放冻衣、冻裤的地方,却找不到自己的冻裤。不见了的那条是比较好的那一条,补丁比较少,也比较厚一些。不得已,林乐达只能穿很破烂的另一条,心想真是体验了一下乞丐的着装了。找到大副,向他反映情况。“大副,我那条好一点的冻裤不见了,可能是被人偷去穿了。”
大副也没看林乐达一眼,“我不管这种事,快点去工作!!”
……
林乐达站在船头第三个位置,脚动了动,对旁边的黄家文说:“真不舒服啊,雨鞋小了,袜子也没法穿。”
“鞋小了,去找人换啊。”
“问了好多人,他们都不和我换,他们说天气冷,必须穿厚袜子的,所以鞋要比较大一点都好。”
“那你去找大副换啊。”
“我没和他说,肯定没用。我今天那条好的冻裤被偷了去向他反映,他说他不管这种事的。”
……
当鱿鱼捕到一定数量时,大副会安排大家“排鱼”。排鱼是指将鱿鱼放进一个长约一尺、宽约七寸、高约二寸的敞口铁箱内,按照一定的数量和次序排列好。有些经验的老船员则负责“捡鱼”,捡鱼就是分类,主要是凭感觉将鱿鱼按照不同的重量分开,再把同样重量等级的鱿鱼“排鱼”到一个空铁箱里。
林乐达和菲律宾人杰里被安排了“叠鱼”的工作,叠鱼是指将排好鱼箱一字排列十箱后为一层后,在其上架好二根木条后再叠第二层。一般情况下叠十层,风浪大则叠七层。要求堆整齐,不然可能会全部倒下来,问题就严重了。不过,这不是个好差事,林乐达听向增寿说这在船上属于人人都不爱干的工作。林乐达和杰里的分工是杰里叠180克以下的一种,林乐达叠200-300克的和180-200克的两种。在2月份时是小鱿鱼多,大鱿鱼少,随着时间的推移,鱿鱼也会生长,在后面就会反过来。
当叠好的鱼箱达到一定的数量或到了一定的时间后(太久了不冷冻鱿鱼会变质),就进入“冻鱼”的环节。冻鱼指将下甲板的鱼箱通过人力和滑车搬进冻结室。甲板部的渔工负责将鱼箱送入冻结室内;机舱部的渔工负责将鱼箱接进在冻结室内,并排列好。冻结室内的温度很低,接近零摄氏度,所以必须穿冻衣、冻鞋。(排鱼时,温度不够低,为了保证工作速度是不允许穿冻衣的)
在冻结室的鱼经过一个白天后,在夜班上班时就进入“出鱼”的环节。出鱼指将冻结室内的鱼通过人力和滑车反向先搬到下甲板,再从下甲板搬到更深的“大仓”。大仓是船上的最大冷藏室,温度比冻结室略高。打个比方说,冻结室像是家庭中使用的冰箱的冷冻室,大仓则相当于冷藏室。
……
林乐达和杰里不停的搬着鱼,也不停的流着汗。因为从渔工们放鱼的地方到指定叠鱼的地方有一段距离,而且一个鱼箱又有二三十斤重,所以叠鱼确实是个体力活,也难道向增寿这个老船员说是个没人爱干的活了。不像排鱼,只要能忍受一直弯着腰子蹲着,其实是不要怎么消耗体力的。排鱼的主要要求是整齐和速度。
下甲板的高度很低,不到一米八,身高一米八三的林乐达一晚上就撞了四五次之多,实在是不习惯,头皮都撞破了。看来高也不完全是好事。
林乐达搬鱼时只见大副从背后一脚把印尼人路迪踢进了鱼堆,“干妳娘!我早说过多少遍了,排鱼不许坐在鱼箱上,只能蹲着!你是猪啊!还敢坐。”
又一手拿起个铁箱向另一个印尼人卡林砸去,正中额头,“干妳娘!排鱼排这么慢,干妳娘!你是猪啊!你还是跑过半年的老船员!”
“大家都快点!”又是抓起两条鱿鱼,一人一条甩在了捡鱼的越南人黎德山和杨文效的脸上。杨文效才只有十八、九岁,还是个孩子,屈辱的泪水瞬间流了出来。大副叫嚷着:“捡鱼也快点!不要搞错了!我的眼睛是很利害的,只要你们乱捡,我一眼就能看出来。”
排完了300多箱后是冻鱼,杨文效也是机舱的人,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