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长孙-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头也不抬,就知道长宁来了,放下书,叫人端热饭来。“没吃饭吧?”

    长宁正要行礼,朱明炽就看她一眼道:“哪儿来这么多规矩?”

    长宁在刘胡端上来的绣墩上坐下来,热茶让冰凉的手渐渐暖过来。内室一片寂静,朱明炽继续看他的书。长宁也静了一会儿,大概是不知道跟谁说才好,片刻她后说:“陛下,孟之州今天被下毒了。”

    朱明炽淡淡道:“……怎么,你担心他?”

    赵长宁摇头说:“他想回去戍守边疆,我出门的时候,却听到所有人都在骂他……”她闭了闭眼睛,有的时候,她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朱明炽缓缓地叹了口气,又放下了他的书。“过来。”

    不知道他叫她做什么,赵长宁抬头盯着他,似乎没有反应过来。

    她的眼眸里有种独特的迷茫。

    朱明炽起身走到她面前,随后将她抱入自己怀里。

    朱明炽的怀抱熟悉又陌生,龙袍缂丝的面料。坚硬的胸膛,心跳声非常的有力。

    他的声音带着淡淡的:“可是他们连你也骂了,给你委屈受?”他的手掌缓缓抚着她的发,“难受就在朕这里留会儿,有羊肉锅子,你吃吗。”

    她不吃羊肉,觉得味道膳。

    长宁微微僵硬的身子缓下来,她闭上了眼睛,心想就这么靠着他一会儿吧。好像也不是很难接受。

    他的手又继续摸着她,像抚着猫一样。猫是他养了许久的,但是都不亲他,今天却愿意给他顺一顺毛。

    刘胡领着宫人在外面布好菜,进来本是要通传的,帝王先伸手阻止他开口说话,然后挥手让他退下去。刘胡心中猛地一跳,虽说早知道帝王与长宁大人的关系,但都不像今天一般是亲眼所见,帝王单手将纤细的长宁大人搂着怀里,又靠得极近,长宁大人的表情,似乎又不太对。自然比以前冲击更猛烈。

    虽然帝王没有表达出任何不悦的情绪,但是刘胡还是有一瞬间的慌乱。人活到他这把岁数了,还有什么图的,不过就是个好好活着而已,帝王与大臣,这样的伦理倒置,秽乱宫闱。倘若哪天帝王不容他了,这事绝对是他要杀他的其中一条理由。毕竟帝王的手段,从登基到现在,他可是一桩桩亲眼见证了的。

    登基之前亲手毒杀皇后。追杀自己分封的亲弟弟。杖杀了两个背后闲话帝王秘事的宫女。

    还有个言官进谏他偏宠佞臣,似有所指。他当时听了什么也不说,叫锦衣卫半夜趁睡觉的时候勒死了……

    刘胡真是每每想起来都毛骨悚然。

    刘胡很快就退了出去。

    他站在外面吹冷风,胡思乱想着。帝王的后宫不多,但是在太后的努力下也不少,真心喜欢皇上的应该不多,还是怕他敬畏他的居多。太后想抱皇孙,偏偏帝王最宠幸的却是个男人,何年何月才能见得有皇子啊。

    不过这也不归他管,要想好好活着,只需嘴巴紧闭,当什么都不知道就行了。

    “哭了?”良久,朱明炽突然问了句。看到她

第90章 第九十章

    第90章

    大雪又接连下了一夜; 很快就覆盖了皇城。

    雪野人茫,清早的街道上有人扫雪。大理寺司务早早地看到了赵长宁; 笑着喊她:“赵大人早!”

    长宁微微颔首,快步带着人进了大理寺。

    探子给她传回了消息; 根据她的指示前去追捕; 孟之州旧部的幕僚被抓住了。

    这是个好消息,倘若审问出该旧部曾蓄意嫁祸孟之州; 那么就能洗刷清孟之州的罪名了。

    因为案子牵涉得越来越大,她带着两个寺正协审。

    两个寺正一左一右地坐下来,堂下压着个衣衫褴褛,瘦弱的中年儒生; 被孟之州的亲兵按着肩膀,脚上戴着镣铐,有些狼狈。孟之州的亲兵告诉赵长宁:“大人,我们已经审问过他了。”孟之州的亲兵对此人恨之入骨; 如果不是他; 孟之州也不会被陷害。

    “招了?”长宁下来走到儒生面前。

    “书生熬不住刑; 我们一审问就招了。”亲兵答道,“那封信是他亲笔所写,就是为了引孟大人上钩。”

    长宁半蹲身一看这位儒生,笑着问他:“别的东西我也不问了。我只问你,谁指使你们做此事的?”

    中年儒生嘴唇发抖道:“我……我只是听吩咐做事; 别的,别的也不知道。当时千户大人给了我三百两银子; 让我……我写完就逃走,我靠大人吃饭,怎么能不听他的话!”说话的时候抬袖连连擦汗。“大人明鉴,我当时逃走时,也是心虚的。怕千户大人杀人灭口,我在半路上借故如厕逃走,果然看到他们拿刀追我!若不是我一直往戈壁跑,恐怕早就是刀下鬼了……”

    长宁站了起来,招手让寺正写证词。然后继续说:“你既是读圣贤书的,就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当时有性命之虞不论,现在却是你将功赎罪的时候。我问你什么,你就老实回答,将你在千户所见所行都说出来。”

    那中年儒生挨了一顿打,早已乖巧得不能再乖巧,又连声应是。

    如此一来,孟之州被陷害一事可谓是非常清楚了。

    这份证词,再加上长宁收集到的刘春霖私下买卖娈童的证据,可以为孟之州翻案了。

    长宁收好了证词,本是想去找庄肃告诉他这桩好事的,谁知道庄肃却不在后院。她去沈练那里,沈练却也不在。

    沈练的司务告诉长宁:“……大人今天一直没有来,不知道去了哪里。”

    怎么两位少卿大人都不在,一般大理寺里都一定要有一位少卿坐镇的。究竟怎么了?庄肃性子散漫,不来衙门也是有的,但沈练可是个严肃的领导,按时上下班从不缺勤才是他的行事风格。

    长宁下意识地觉得是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她走出去的时候,正好迎面遇到沈练匆匆赶回来,神色肃穆。

    “沈大人。”长宁给他请了安,“怎的今日不见庄大人,我还有些事要禀报他。”

    沈练看了他一眼,大概目光透着一些古怪:“……你不知道?”

    她应该知道什么?

    “大人这是何意?”长宁一想,目前除了孟之州的事,的确是没有什么事吧。

    沈练欲言又止,顿了顿。本打算走的,却又站定了,淡淡告诉她:“……庄肃被治罪降职了。”

    这个消息无疑是晴天霹雳,庄肃在大理寺少卿这个位置一向做事得力,还曾外放治洪,怎么会突然被治罪呢?长宁对这位总是自称是她师兄的少卿大人很有些好感,那一瞬间她简直掩饰不住自己的震惊:“庄大人因为什么被治罪了?”

    “孟之州在大理寺中毒,以致边疆延误,怎么会简单地就算了。”沈练淡淡地说,“大理寺肯定要有人对此负责。今晨一早例会,皇上责备大理寺,庄肃顶了错,所以被治罪了。他暂时留在家里,不会来大理寺,你有什么事情可以禀报我。”

    说完之后,他看了看赵长宁,似乎还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走了。

    长宁走在青石板路上,脸色变得越苍白起来。本来孟之州的事不该由庄肃管的,是庄肃怕她无法对付孟之州,才帮了她的忙,却因为帮她而被治罪了!孟之州是她主审,就算治罪,也应该是治她的罪啊。

    所以,方才沈练才那般看她。因为其实,应该被治罪的是她。

    她在大理寺的朋友真的不多,沈练对她一向冷淡,季大人又从未曾教过她什么。唯有庄肃时常关切她,也对她极好。

第91章 第九十一章

    第91章

    长宁却以为庄肃这件事解决了; 她已经收整好了孟之州的证词,准备为他平反。

    孟之州大病初愈; 坐在长宁号房的躺椅上,上下抛着一个冻梨。号房暖烘烘的; 他就穿着件白色的里衣。

    长宁看他一眼; 摇摇头。得了,这位是把她这儿当自己的私院了。

    “你身体没好; 受火气容易内积虚火。”长宁盖印后把证词递给旁边守着的徐恭,一式三份,一份贴在衙门东墙,供人观看。一份大理寺存档; 一份递交皇上。

    “多谢关心,不过死我都不怕,还怕得病吗?”孟之州的声音懒洋洋的。

    长宁道:“不是怕你死,而是怕你死在大理寺; 我负不起这责。”

    “你真狠心。”孟之州回头瞥她; 声音一低; “我长得这么俊,你就没有什么想法?”

    长宁沉默,然后抬头看他:“……孟指挥使,您能不能严肃点?”

    孟之州笑了笑,眼神又落在她腰间的玉牌上; 突然道:“不敢。”

    帝王此举,简直就是在昭告他们这些人。

    这个人是他的; 他的,别人若想染指,先掂量下能不能担待得起得罪帝王的下场吧。

    可能他知道,赵长宁其实还挺招蜂引蝶的,尤其能引起某一类人的贪欲。

    “当年皇上与我,高镇三人驻守开平卫的时候,真是为对方出生入死。你知不知道,他年轻的时候还挺不容易的……”孟之州边想边说。“现在追随他的人,多少是他出生入死换来的。我们一起在军营里喝酒,畅聊天下,聊生死之义,他要不是皇子,都差点义结金兰了。但你说,倘若我现在有一丝一毫的损害他,他会怎么办?”

    长宁静静不语。

    孟之州忽而一笑:“他会杀了我。”

    赵长宁突然站起了身:“大人想不想去看看民众对案词是什么反应?”

    她不想提这个事,为什么呢?

    孟之州随她站起来。大理寺阁楼二楼,正对张贴证词的东墙,围着东墙议论的人很多。

    谩骂的声音虽然少了,但质疑者仍然不少,觉得赵长宁是有意包庇孟之州,因为他身份特殊的缘故。

    孟之州面无表情的看着:“我听说你原来在京城有青天之名,他们这么说你,你不难受?”

    长宁淡淡地叹道:“我不觉得……自己可以背负青天之名。”她不是纪贤,没有家族要顾及,她必然要往上爬,有些事……非黑非白,不能避免。“当个佞臣也好,我不介意。”

    长宁说完就转身离开了阁楼。

    徐恭从远处跑过来,到了阁楼下,对着两人挥手。

    长宁看他气喘吁吁,道:“怎么慌慌张张的。”

    “有人……有人调职……”徐恭说,“刚传来的圣旨,庄大人调任南直隶庐州知府,三日内上任。”

    长宁在庄肃的号房内见到他,书童在收拾东西。他手里拿着方砚台,回头看着属于大理寺少卿的号房……

    “长宁来了。”他头也没回。

    赵长宁几步走过去,喘息未定:“大人……”

    她想说什么,但又不知道该怎么说,握了握拳道:“大人暂先不走,我去向皇上求情,您不应该被降职。”

    庄肃转过头,笑着拍了拍她的肩:“怎么大理寺呆了这么久了,还是个孩子性子。官场上的事浮浮沉沉,说得准吗。你去求情皇上就能饶恕我了,还是不要去说了,免得牵连于你。”

    “孟之州的事是我的责任……”长宁声音一低。

    庄肃打断了她:“不是因为孟之州的事。”他回过头,“何况我也不是被降职,庐州知府这个职位算是平调。你可不要因此而自责。”

    从京官调任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