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长孙-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妙,你别这么说弟弟。”赵玉娴是大姐,语气很温柔,“读书科举岂是容易的事,祖父一向对弟弟严格,动不动就是罚跪罚抄书的。几次连饭都没得吃。”

    赵玉如则直接走过来,扯了一下妹妹的鬏鬏头。她对妹妹可没这么客气:“再乱说话仔细烂你嘴巴!小小年纪就这么刁钻,宁哥儿是咱们亲弟弟,你不帮衬弟弟就罢了,还在这儿说什么风凉话!”

    “娘!二姐又扯我头发。”赵玉妙毕竟是个娇气的小姑娘,委屈得眼泪直打转,立刻向窦氏告状。

    窦氏正忙着给长宁擦药膏,闻言皱眉:“不准再吵了!去叫丫头给你弟弟拿条新膝裤进来。”

    她们眼里就只有弟弟。

    赵玉妙又委屈又气,只恨自己不是个男儿身,撩了棉帘出去了。

    赵长宁对这小姐姐旺盛的好胜心无奈得很。赵长淮就不喜欢她,人家人前还不是对她和善友爱,一副兄友弟恭的派头。她该跟赵长淮取取经,就叫‘论对方如何挑战我的自我修养但我要如何笑里藏刀’。

    窦氏见她不找膝裤来,说道:“她怕是皮又紧了。”说罢自个儿带着丫头去找膝裤去。玉娴从旁的托盘里拿了药膏,要继续给弟弟擦,旁边一个丫头却上前一步说:“这事怎劳烦大小姐,奴婢来做就成了。”

    说罢从那白瓷青莲小碗里抹了些药膏,轻轻地抹在长宁的膝盖上,细声问:“大少爷,这样的力道疼吗?”

    赵长宁听到这声音才抬头看。

    这丫头有点面生,似乎不是窦氏的贴身丫头。穿了件鹅黄对襟纱衣褙子,里头是件绣了桃花枝的抹胸肚兜,肤色白皙无暇,看得出姿色甚好。丫头抬头向她看过来,与她对上视线后,似乎不好意思一般低下了头,雪白的脸蛋微红。

    赵长宁嘴角微微一抽,她又被小姑娘给强撩了。

    这两年经常有丫头莫名对着她脸红,借故对她献殷勤,而且都是姿色不俗,对自己的长相有一定自信的才敢上,寻常姿色的连直视她都不敢。她当然明白为什么。她今年十四岁了。

    她是嫡长孙。想爬她的床当姨娘的丫头多得是。若是当了他的姨娘,就脱了贱籍,一步登天当主子了。

    赵长宁有时候看着她们也觉得很可怜,不过有理想有追求,总比混吃等死好。

    这丫头真有进取心,还是别害了她。

    赵长宁拂开了她的手:“不必,你起来吧。”

    窦氏正好进来了,看到这丫头给赵长宁擦药膏,眼里冷光一闪。但是儿子在这儿,她也不好发作,笑着上前:“快进去整理干净,一会儿你父亲还要过来进晚膳的。”

    赵长宁拿了膝裤去内室换,这丫头她自然不会放在心上。

    ***

    天还没暗,屋内已经点起了明晃晃

第4章 第四章

    第4章

    宋嬷嬷看到这丫头的举动后,脸色立刻冷下来,不过没有发作,仍是笑着服侍长宁穿膝裤。

    晚上赵长宁的爹赵承义回来吃法了。

    屋里已经点起了豆油灯,摆好了饭。

    赵承义是家中嫡出老大。他穿了件蓝色杭绸圆领长袍,也不年轻了,鬓边有些白丝。因为官场案牍所累,赵承义显得比正常年龄还要老一些。依旧还是看得出长得清俊好看的,坐下来吃过了饭,他跟赵长宁说起春闱的事。

    “我听你祖父说了,你们开年就要春闱,你二叔还特意给长松请了个老师,你祖父则直接带着长淮读书。倒是我耽误了你读书。”

    赵承义天资不如二弟,做官也没有成就,十多年都在熬主事。所以对赵长宁总是有些愧疚。柔和地看着孩子说:“当年我也是和你二叔一同进的考场,你二叔是二甲第六,我却不过是个同进士。如今差别越来越大了,他是四品的官老爷,我只能在工部管些文书。以后要是分了家,咱们可会越来越不如人家。所以宁哥儿,这会试一关不可放松,你若是中了进士,以后父亲也算是脸上有光了。”

    他们这些读书人,若是功名低了人家一等,好像就矮了人家一截似的。

    赵长宁也知道进士出身的重要性,在古代进士才是做官的正经出身。若考不上进士,这官顶破天就是六品,想往上升绝无可能。而且在官场上论辈分资历,也会被人看不起。

    如今长房的颓败,她自然想中进士了。

    她顿了顿说:“孩儿知道这事的要紧,父亲不用担心。我今天也看着长淮了,他在祖父那里挺好的。”

    赵承义闻言苦笑:“他还是对你不好吧?你们本来是亲兄弟,总该比那堂兄弟亲近的。偏偏淮儿不听我的话,还为原来的事记恨我。对你这哥哥也不亲近。被你祖父养着,竟然和我们不再往来了……算了,不提他!”

    赵承义从袖中拿出一些银票,看样子都是十两、二十两的小面额,竟似一点点攒出来的。塞在一个小荷包里递给了赵长宁:“爹怕你日常的银子不够用,给你些钱私用,读书最是耗费纸笔了。要是你和你二弟、三弟他们外出拜师游山什么的,倒也有个花销。”

    公中给每房的银钱虽然不少,但也不是太多。赵长宁上头还有三个已经出嫁了的姐姐,大姐还好,二姐却因为无子被夫家嫌弃,丈夫接连娶了好几房妾室。三姐嫁的那家秀才多年举业无成,这穷酸腐不会经营生计,家里的田产、地产是挥霍了个干净,所以长房的银子还要去贴补这两个姐姐,又要供养赵长宁。其实还是很窘迫的。

    赵长宁没有拒绝,的确她身上没有些银钱是很麻烦的。

    她捏着这个小小的荷包,不由得想起三弟身上那件灰鼠皮的大氅。

    光是那件大氅的花销,就不止这个小荷包的数了。

    若是她能中进士,自然可以改变长房的窘迫。特别是她的两个姐姐,姐姐们自小疼爱她,她是不忍心看她们过得苦的。

    见两父子说完了话,赵玉婵也被两个丫头寻回来了,窦氏才让下人上了菜。

    赵长宁的这个嫡妹玉婵年十三,梳了垂髫分心发髻,穿了件茜红色绣海棠花压襟的褙子,梳洗好了出来。嘴巴就撅起来:“怎么都是些清淡的菜,我不爱吃的。”说罢叫自己的婢女,“春绣,我今晚只要半碗饭。”

    窦氏瞪她一眼:“你还有脸提,你哥哥被你牵连跪祠堂,人得病了不舒服,便只能吃

第5章 第五章

    第5章

    身边的赵长旭却立刻反应过来,对那人拱手道:“竟然是七叔回来了。”

    那株苍松下挺拔的身影才走出来,他披了件薄薄的玄色披风,俊朗的脸神色淡漠,身后跟着一众小厮。

    赵长宁立刻反应过来这位是谁了。

    这人名周承礼,他父亲跟赵老太爷是同僚,当年被贬官至云南,却不幸身亡在路途中。赵老太爷眷念同窗情谊,便收养了他的独子,并和赵家上一辈一同从’承‘字辈,仍让他保留原姓,以让他时时念着亡父。

    周承礼也念着赵家的恩德,与赵家亲如一家人。他年二十五,任通州知县,相当的前途光明。听说是很少回家的。

    “见过七叔。”赵长宁对此人不熟悉,没见过几次,只是略一拱手。

    周承礼看她的目光却很奇怪,似乎是看了很久,才缓缓地说:“大庭广众,你们二人勾肩搭背像什么样子。”

    赵长宁眉头微皱,这话说得真奇怪。她和赵长旭是堂兄弟,这有什么的?

    但是长辈训话,也只能应是了。

    随后周承礼才嗯了一声,让他们二人离开了。

    这晚赵长宁回了东院休息,她在东院有个小院子,里头伺候的多半是小厮和书童,只有个贴身的顾嬷嬷和两个丫头。

    外头蟋蟀唧唧,顾嬷嬷在给她缝制贴身的里衣。顾嬷嬷很老了,不过长宁是她带大的,很依赖顾嬷嬷,所以一直将她荣养在自己府中。她正收拾好了入学的箱笼,门扉就被扣响了。

    丫头打开隔扇让小厮进来,原是来送东西的,笑眯眯地说:“见过大少爷,小的为七老爷送东西来。”

    说罢奉上了一只锦盒。

    周承礼……他给自己什么东西?

    赵长宁拿过来,锦盒里放了块印纽,雕了骆驼,大概是个古董吧,她没有多管。不过里头还有一封信,拆开一读只有寥寥几个字,‘勿担心,我已有安排。’

    赵长宁更加疑惑了,这个周承礼和她说话的语气,二人应该是很熟悉的。但她的确不怎么记得此人,难道是他和以前的小长宁是熟悉的?

    赵长宁把东西收起来,问小厮:“七叔只给我一个人送了吗?”

    那小厮不过十一二,什么都不懂:“小的是只往大少爷这里送东西的,别的不知道。七老爷什么都没说。”

    赵长宁让丫头打发了他几个大钱,把他送了出去。

    她现在满腹心思都在明天的入学上,就暂时就没管周承礼这件事。

    倒是今儿早上赵长淮得了李廷珪墨一事,传到了窦氏的耳朵里。

    窦氏在梳头,当时就折断了一根玉簪子。恨恨地道:“这死不要脸的东西!我儿还是嫡长孙,他巴巴地给那小妾的儿子这么好的东西,当我儿不存在么?还当着我儿的面给的,真真是打我儿的脸!”说罢就想去找赵承义好好说道。

    宋嬷嬷赶紧拦下她,很委婉地劝:“太太,您若这样直接去找老爷,老爷就以二少爷读书更好为由来说道您,您反而会被骂一通。正是长孙知道这个理,所以他才不告诉您这事啊。”

    窦氏稍微冷静了一些:“那嬷嬷你说怎么办,我可咽不下这口气。”

    宋嬷嬷又道:“您觉得女子最有用的东西是什么?”

    窦氏就很是想了一会儿:“我哪里知道,才智?美貌?女红?”

    宋嬷嬷摇头说:“自己有的东西才是最有用的。您样貌好,又是正室,有的是本钱呢。”

    宋嬷嬷是委婉地劝一下窦氏,才智那条路呢,您就别想去走通了。女红什么的,您手笨得水鸭子都绣不好,也是死路一条。咱们呢就想想最有用的。最有用的是什么?长得漂亮啊!

    宋嬷嬷是从窦家陪嫁来的,窦氏最信任她。听了却疑惑了:“若不是让我去那死不要脸的人那里哭,我可一百个不愿意的。”

    宋嬷嬷就笑了:“不让您去大老爷那里哭,那终究是落了下乘的。您知道有一句话叫做一物降一物,咱们要去找那降得住大老爷的。”

    窦氏想了一会儿,压得住大老爷的……那不能是老太爷,老太爷跟大老爷的想法是差不多的。

    “咱们家里,还有一尊大佛呢……”宋嬷嬷轻轻地说。

    窦氏这下终于是明白了宋嬷嬷的意思。

    该小佛堂里的那位出山了。

    窦氏这下穿戴了最整齐最华贵的衣服,梳洗一番之后,扶着宋嬷嬷的手,去了西园的小佛堂里。

    赵家另一尊大佛,赵老太太住在小佛堂里。

    &nbs

第6章 第六章

    第6章

    只见一位穿秋香色宝相花绸褂,戴金银两色勾边嵌翡翠眉勒的老太太走了进来。身后跟着几个捧盒子的婢女,几个婢女明明花朵一样的年纪,却都摆着一张冷冰冰的死人脸,气势很足。赵老太太一进来气氛便凝固了般,顿时静若无声。

    “母亲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