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的佩服你。你虽然连一个市井流氓都打不过,可那时你在我眼里就是英雄。是你的这种精神一直支撑着我,让我战胜了自己的脆弱。”
柳明秀猛地站起来,伤心地说:“可你看看你现在,你身陷重围时的英雄气概哪里去了?你的那份镇定从容哪里去了?你一天到晚要死要活的!哪里还有半点英雄的样子啊?亏你还是一个城守呢?你怎么做几十万市民的表率啊?你太让我失望了!”说到这里,柳明秀的眼泪从眼角滚落下来,看来确实是生气了。
叶枫惊讶地转过身,心虚地望着胸脯起伏不定的柳明秀,他没想到柳明秀会对自己说出这番发自肺腑的话来。他也没想到,自己曾对这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子产生过那么大的影响。而现在自己这副样子确实太不堪了,叶枫满脸羞愧之色,他试探着用手去抓柳明秀的手,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歉意,没想到却被柳明秀生气地推开了。叶枫又用力支撑起自己虚弱的身躯,伸手去端放在床头的药碗,但由于身体虚弱,碗里的药险些洒了。
柳明秀赶紧过去扶住药碗,然后端给叶枫喝。叶枫喝完之后,努力地笑了笑,使劲地说:“我,我不想让你失望。”
柳明秀看到叶枫变得又乖巧又听话,竟破颜一笑,替叶枫擦了擦嘴说:“我昨天又派了一些人下山去找灵凤妹妹了,你别太着急。现在西北已没有战事,她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危险。派去打探伊普雷将军消息的人还没有回来,等一有消息我就会告诉你。”
叶枫点点头,说了两个字:“谢谢。”
柳明秀的兴致突然高了起来,她又坐在刚才的凳子上对叶枫说:“你好好养病,快快好起来,自从粮食运上山之后,大家伙的心气儿可高了。现在开荒的开荒,种地的种地,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场面。前两天柯尔纳将军跟我说,他想把罗振玉的两万市民自卫队收编成正规的边防军团。可罗振玉不干,他跑到我这里哭着说,这市民自卫队是你一手建立的,除非你答应,否则他绝不同意被收编。还有,昨天李权先生跟我说,最近有不少阿尔夏王国和咱们公国的年青人听说咱们在西北打了胜仗,都纷纷越过魏建功的封锁线来投奔我们了。”
叶枫也有了兴致,坐高了些,问:“有多少人?”
“有三千多人吧。李权先生问,是不是应该把老王爷请出来,在黄石岭上竖起庆阳王的大旗?”
叶枫一想,确实有许多想做的事还没有做呢。现在黑虎岭和崎峰谷刚刚安定下来,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事务肯定很杂很多,而这些担子现在肯定都落在了柳明秀身上。
叶枫愧疚地看了一眼他这位漂亮的女上司,柳明秀脸上的倦容掩盖不住她的美丽,她依然还是那么漂亮,那么光彩照人。叶枫情不自禁地握住了柳明秀的手。
柳明秀的脸一红,羞涩地抽出了自己的手,又叮嘱了叶枫要按时吃药,好好养病之类的话,就匆匆出来了。她倒不完全是因为害羞,确实是有太多的事情在等着她处理。叶枫没病的时候大家不敢拿主意的事都习惯去找叶枫,叶枫病了自然就去找柳明秀。整个崎峰谷,除了叶枫的母亲,最盼叶枫早些康复的就要数柳明秀了。
柳明秀从城守府出来的时候很高兴,她发现自己对叶枫有别人比不了的影响力,甚至连叶母都比不了,这让她很有成就感。
柳明秀走进城守府的时候,眉头紧锁,一脸忧戚,出来的时候,神情开朗,面有喜色,简直判若两人。而这一切都被一个人看在了眼里,这个人就是一直躲在城守府门前一棵大槐树后面的崔舒翰。
崔舒翰用怨毒的眼睛盯着柳明秀远去的背影,他咬着牙狠狠地握着手里的锄把,“咔嚓”一声,那粗粗的锄把竟被两只青筋暴露的手撅成了两截。
不久,从狼关以北传来的消息说呼尔巴什族被迫和伊普雷的义军进行了一场血战,当然义军最终惨败,至于义军的首领伊普雷,既没有被活捉的消息,也没有斩首示众的消息,现在只剩下两种可能。一是战死在乱军之中,二是下落不明。
叶灵凤依然杳无音讯。
柳明秀继续派人下山寻找。
半月之后,叶枫痊愈了。他一出来就发现崎峰谷变了样,一块块整齐的梯田、纵横交错的灌溉田地的水渠和一行行青砖碧瓦的民房合理地分布在山上山下。铁匠辅和各种手工作坊里冒起了一柱柱的浓烟。无论是农民还是手工业者都在辛勤地劳动,他们虽然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他们依然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叶枫理政以后,主抓了两件事。
一件是将所有的市民自卫队整编成正规军团。建立了美拉梅公国的关防、边防和野战三个军团。野战军团提督罗归正,副提督罗猛;边防军团提督柯尔纳,副提督罗菲;关防军团的提督夏震武,副提督裴绍。
这三个军团共有在编军人八万,全都按正规的帝国军队进行编制。这八万军人一边帮助老百姓屯田,一边加紧进行军事训练,尤其是加强训练攻城战。为了训练的需要,叶枫还特意请大公府组织人手在崎峰谷的五个山口修筑了类似城楼的五个高大坚固的城堡。这五个城堡战时可作为防御工事用,平时可以当作训练场地用,一举两得。同时命令工匠们研制可拆御的攻城用具,为将来收复卢龙城做准备。
罗振玉被叶枫安排在身边做了城守秘书,这个聪明机灵的年轻人虽然手下没有了兵,但由于能天天跟他崇拜的城守大人在一起也很高兴。
至于李权所说竖起庆阳王大旗的事,被叶枫暂时压下了,理由是现在元气还没有完全恢复,还没有到显露锋芒的时候,应该韬光养晦,暗暗积聚力量。但叶枫在黑虎岭操办了庆阳王收李权作义子的盛大典礼。李权和庆阳王都很高兴,尤其是老王爷的心境有了很大的好转,不再那么颓废了。
第二件事就是让许德昌挑选了三十名密探,只做了几天的培训就立即派往帝国各地去打探消息。叶枫很想马上了解整个大陆的形势,本来这山上的消息就很闭塞,再加上自己病的这一个多月,现在自己对外面的情况根本不清楚。对于一个决策者来说,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很快,派往西都城和石门关的密探就传回来一个重要的消息:武威皇帝巴特隆已基本平定了西南的叛乱,他现在已在石门关集结了四十五万大军。刚刚成立的大成帝国要和古老的星月帝国在马邑一线进行最后的决战。这一战将决定谁是中洲大陆上真正的王者!
《星月帝国》第十卷 谁是王者
第一章 离间计
自从刘度用雷霆手段清剿了各处的叛党之后,态势就开始向有利于帝国的方向发展。紧接着,刘度采取了三个强有力的措施来扭转危局。
首先,刘度连续派出大批的密使。他们有的混过了石门关,有的干脆绕过高耸的白龙山,从南疆的丘陵和山岭地区秘密进入河汉平原的西南诸省。这些省份都是刚刚被巴特隆征服的,有很多将领和官吏只是表面臣服,内心依然向往星月帝国。刘度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这种心理和感情,他命令委派的密使依靠巨额银钱和皇帝预封的各种官爵来对这些旧臣故吏进行策反。这一招还真管用,一时间河汉平原的西南诸省纷纷竖起了义旗,开始反抗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残暴统治。
其次,刘度从关中平原的六个省份调集了三十万军队编入了中央直属军团,来加强东都城的防御力量。这些新军都是关中平原五省区的地方武装部队,其数目占到了地方武装力量的一半以上。这么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将地方分散的武装力量集中起来,避免巴特隆进入关中平原之后将这些省份各个击破。二是有效加强了中央的力量,东都城的安全也有了保障。但这么做也有弊病,这种做法招来许多大官僚大地主的强烈反对,由于军队被中央调走了,他们的安全感大大降低。其中一些富商和大地主甚至开始将许多动产转移到帝国东部的重要港口──海门。与海门港隔海相望的就是一直与帝国交好的扶桑国。这些有钱人都想好了退路,一旦敌人打过来,他们就远走扶桑,躲避战火,等今后天下太平了再回来。人若是有了退路,就没有必死的决心了,一旦兵临城下,很难想象他们会和他们所住的城市共存亡。
最后,刘度组织龙骧军和虎贲军还有马邑战区的四个军团共三十余万人开始日以继夜地攻打石门关。最多时曾组织了近百辆投石车轮番轰击高大的关隘,一度将石门关打得千疮百孔,破烂不堪,守关的敌军伤亡大得惊人。巴特隆为了确保石门关不失,又陆续投入了三个军团,守石门关的军队最高曾达到了十二万人。双方在石门关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争夺战,帝国的军队倚仗大型投石车、高高的移动箭塔还有带铁钩的云梯等精良的武器不断向石门关发起攻击,而敌人的守军则倚仗着高大的关墙和利箭死守,寸步不让。石门关的争夺十分惨烈,打到后来,青灰色的关墙都被战士的鲜血染成了褚黑色,整个石门关都散发着一种血腥的令人作呕的味道。石门关之战从五月一直打到了十月,虽然给了敌人很大的压力但到底还是拿不下来。
刘度的这三个措施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度将巴特隆打得手忙脚乱,顾此失彼。巴特隆最担心的既不是石门关凌厉的攻势,也不是此起彼伏的西南诸省的叛乱,而是南方的三个诸侯,尤其是尹川王乌海图的军队。要是他们翻山越岭来到河汉平原捣乱,那巴特隆将会陷于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
富庶的河汉平原和关中平原的南边是连绵起伏无穷无尽的山地和丘陵,这三个诸侯国就分布在这些山地和丘陵里,为帝国守护着南部边疆。炎热潮湿的气候再加上茂密的雨林植被,使南疆的地形变得十分复杂。善于在草原和平原上作战的北方游牧民族的军队最怕这种地形。如果刘度下令三个诸侯国北进勤王,三十几万南方诸侯的军队翻山越岭进入河汉平原以南诸省,他们进可以攻击沁源、兰石、陇西三省,威胁西都城,退可以地形复杂的山地和丘陵为依托,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样一来,巴特隆非但不可能分身东进,还要同时对付南边和东边两路的敌人。况且在河汉平原起义的军队若是得到了南疆这些诸侯国军队的增援,甚至哪怕只是声援,都会士气大振,不肯轻易屈服。那他巴特隆和新成立的大成帝国将永无宁日。
在此紧要关头,军师伏生为巴特隆出的计策发生了效果。
去年,在巴特隆反叛之前,伏生就经常让巴特隆亲笔给尹川王乌海图写信。那时的巴特隆还是帝国的昌都王,他和尹川王乌海图的私人关系一直很好,此二人都是手握重兵的当世枭雄,都有点儿英雄惜英雄的意思,彼此之间的书信往来自然不少,有时还互赠点儿礼物和土特产什么的。巴特隆叛乱之后就不想再跟乌海图维持这种友谊了,他知道一山不容二虎,乌海图是不可能臣服自己的,最终两人还是会兵戎相见,分出个高下。但军师伏生却非要让巴特隆以比平时多两倍的数目给尹川王写信。信的内容都是伏生拟好的,巴特隆只是抄一遍而己。巴特隆起初感到很不耐烦,也不能理解,因为信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都是一些问寒问暖,鸡毛蒜皮的琐事,不过言辞亲切得就跟以前一样。巴特隆就想问伏生为什么这么做,伏生不肯说,只是告诉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