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山再起[娱乐圈]-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评价和目光,可此时迎上这样的打量,却一点心虚都生不出来,满心都是浓浓的恨不得宣布给全世界的幸福感。

    梦境里似乎都吹拂着温暖的风。

    飞机下降时,他打开遮光板,看着云层气流从窗外轰隆隆地划开,将天地包裹得一片混沌,尚有种漂浮在虚空中的不可思议。

    没有表白,没有承诺,如此自然,又如此突兀的。

    他和原上,和一个男人,在一起了?

    震动中,沉睡的原上睁开眼睛,迷迷糊糊抬手在眼前遮挡了一下光线,伸了个懒腰。

    对上秦霍的目光,他眉头微挑,下意识露出个宠溺的微笑,又转头,视线扫过机舱内各自都在做准备的旅客,没人注意到这边。

    纤长的手指伸过来,拂了下秦霍额前那几缕垂落下来的乖顺的发丝,肌肤短暂相触,酥麻撩拨。

    他看了眼手表,听声音还没睡饱,充满了致命的性感慵懒:“早。”

    无数热意借由这个简短的音符涌入胸口,各种因为超出原本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抉择出现的犹豫和差异在这一刻都不重要了。

    ******

    孙汉清悄悄地问木助理:“你有没有发现他们心情很好?”

    木助理停下按手机的动作,回头顺着孙汉清的视线一看,秦霍和原上远远地缀在他俩后面,并肩而行,也不知道哪儿来那么多说不完的话,脑袋凑在一块时不时窃窃私语。

    他可很少能在自家老板脸上看到那么温和的表情,一时也不知道自己是应该高兴还是该发愁。托这俩人关系日益亲近的福,蓝衣小哥这个昙花一现的称呼近来死灰复燃重出江湖,且队伍壮大迅速,势头一日更比一日猛,有时甚至能跟大热的“沉重”分庭抗争,叫他想让人删·帖都无从下手。

    一定程度的cp热度有助于明星话题,但你他妈既然是个恐同就该自己注意点啊!!木助理跟着秦霍坐了多少年的办公室,也是想不通自家老板最近为什么总爱朝外溜达。溜达也就算了,你他妈还非得跟原上互动,不知道人言猛于虎么?不知道cp粉概念里的对视=上床么?接机粉丝的声音已经从机场外头传到这里了,你俩还不分开!还不分开!又凑近了!

    后头的俩人不知道说了什么,原上忽然便一脸坏笑,秦霍也微微勾起嘴角,目光专注而深刻地落下来。

    要瞎了要瞎了,你个死直男又装基佬。木助理一阵心累,摇了摇头,可领导任性能怎么办呢?他无计可施,只能白了孙汉清一眼:“能别那么八卦吗?你没事做啦?”

    “……”孙汉清委屈地瘪瘪嘴,这人在飞机上的时候不是还挺好的么?怎么一下来就吃枪药了?

    作为原上的经纪人,他怎么可能没事情做?十来个小时的班级时间已经够许多事情发展得风云变幻了。萨曼莎和梅丝的骂战、《致命追击》的拍摄,新单曲的录制制作等等等等。原上的日程排得不比秦霍轻松,连带他这个经纪人也跟陀螺似的转,不说别的,光机场里那一大票的粉丝和媒体,就足够他应付的了。

    原上每次出国门,回程都搞得惊天动地,拍杂志、领奖,还有这次掀起的风格魔幻的欧美音乐圈两

59|城

    一大早打给原上的电话里出现秦霍的声音,这种奇幻的经历让孙汉清不由一阵恍惚。

    他看了眼时间,恰是上午九点半,处于暧昧和正经的分界线。

    但由于实在是太气愤了,奇怪的念头在脑海里闪过那一瞬间就被孙汉清给驱赶了开。电话里秦霍质问的声音充满威势,有一个不怒自威的老板,在让员工畏惧的同时最大的好处就是能给人解决问题的信心。

    抄袭事件是早上刚爆出的,发起方是原上的一个粉丝群,被抄袭的歌就是原上迄今为止最受欢迎的那首《追逐》。

    抄袭《追逐》的那个对象也有点来头,正是名城影视近期力捧的汤闵,他那首一夜之间各种推送红遍各大榜单的新歌《展翅高飞》,从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起就引起了不少原上歌迷的非议。原因无他,这首歌的旋律听起来实在是太微妙了,全曲基调与《追逐》轻快而充满活力的节奏简直如出一辙,歌曲的主题和氛围也惊人的相似,就连前奏,也像《追逐》那样加上了一段乐器独奏,虽然用的是大提琴而非小提琴,听上去曲调也有些区别,可就是给人一种不太舒服的相似感。

    但名城影视历来舍得在营销上投入,汤闵又是个老歌手,加上这次推出的新歌质量还行,听众对老歌手们总有一种过度的崇拜心理和包容心态,原上粉丝们的质疑刚开始没有任何证据,连水花都不曾掀起。

    但不要小看粉丝们维护自家偶像的决心,粉圈内一些对音乐比较了解的粉丝们在察觉到了不对劲后直接组织出了一个非官方的调查组,来分析《展翅高飞》和《追逐》两首歌当中那些惊人的相似点,在核对编曲的时候,终于有了一个很大的发现,《展翅高飞》背景音里有一道贯穿全曲,又并非主角的贝斯线,除了略抬高了一个调外,曲线走向和《追逐》完全相同!

    完全相同,这是什么意思?

    完全就可以照着同一张乐谱来弹奏了!这又不是什么可以随便拿来当素材的版权人已经逝世的古曲,《追逐》在问世之时,明明确确地在宣传中说起过这首歌的伴奏编曲出自原上的谱写。“原创”这一技能是原上的粉丝们除了他的脸外最大的骄傲,且从《追逐》问世到现在,红遍海内外,也从未有什么声音质疑过这句“原创”的真实性,既然这是原上的“原创”,汤闵放进自己的歌里,还嚣张得不经修改,又是个什么意思?

    粉群当中顿时炸开了锅,无数原本还在观望的都纷纷下场,大家趁热打铁,一个晚上没睡,在贝斯线后,又陆续发现到了更多的疑点。

    副歌部分的和声相似度超过百分之七十,中部有一段长达十二秒的音乐也仿佛出自同一首歌。歌曲最后一段独奏的吉他倒不像是《追逐》,抄的是一位海外歌手的摇滚老歌,旋律几乎完全一致,那也是人家原创的!

    这实在是太特么恶心了,粉丝们捏着鼻子整理出了证据,简直气得要进入狂躁状态,今早上八点准时贴上了微博,艾特了原上的宣传微博。

    孙汉清最近忙于原上的工作,根本没有什么时间去听市面上那些新出的歌,只知道《展翅高飞》最近很红,印象加深还是因为原上昨天叫他转发宣传的缘故。早上一见那个,顿时就像被塞了满嘴的苍蝇,点开《展翅高飞》一听,因为心存质疑,瞬间就发现到了不对。

    这首歌乍听之下确实不错,旋律轻快又朗朗上口,但之前制作专辑时他听了近百遍的《追逐》,哪儿还会看不出来两首歌之间那完全不能称之为“巧合”的艺术碰撞?

    时候还早,那则微博刚发不久,暂时还只在粉圈内流传,没怎么引起外界的关注。较真势必会和名城影视起争执,对方还是汤闵这样一位底蕴比原上深的歌手,名城营销的手段孙汉清早见识过了,生怕自己谴责不成不成反给原上拖后腿,于是不敢自作主张,打来电话询问。

    秦霍开着扬声器,孙汉清娓娓道来的时候原上也听明白了,只觉得自己腰上箍着的那条胳膊越收越紧,转头一看,秦霍的脸上已经挂满了勃然愈发的怒气。

    他原本听得也有些不舒服的心情被对方这个比自己还夸张的反应顿时打散了。

    安抚着摸了摸秦霍的手臂,对方不为所动,一脸“我现在很不高兴你不要来惹我”的阴沉表情,朝电话那头的孙汉清冷声道:“我知道了,你先别轻举妄动。”

    昨天在车里听到《展翅高飞》的时候他心里就隐隐觉得古怪,那时候没多心,可现在一想,可不就是因为旋律中那种如影随形的相似感吗?他应当能算是原上最早一批的歌迷了,《追逐》这首歌在还只有单曲的时候就是他闲暇歌单里循环率最高的一首,听了没有上千遍也有个几百次,跟着节奏连歌词都能倒背如流,他从不挂在嘴上说,不代表这首歌对他意义不深刻!

    他挂断电话,立刻联系公司的音乐部门,音乐部也表示不能容忍,会立刻设立专门的小组核查。

    原上被抱的姿势有点不舒服,见秦霍不松手,索性横跨开坐在他的腿上,听他催促电话里的人要尽快的声音,看着他额头蹦出的青筋,直至打完电话,秦霍一把搂紧他,把脑袋深深地埋在他的颈窝里——

60|城

    原上已经不想去回忆自己为了说服那些欧美制作人们耗费了多少口舌,但他尤还记得巴洛当时对自己提出的合作模棱两可的态度。

    因为之前版权纠纷有些憋闷的心情在此刻轻而易举地改善了,双目有神到几乎能将电脑屏幕灼烧出洞来,原上将那册意向书从头看到尾,又从尾看到头,字字斟酌,句句分析。

    这是一本尚未完全定稿的合约,在许多环节都打上了需要进行商讨修改的备注,内容则囊括了巴洛制作公司旗下的音乐团队、创作团队、编曲团队以及市场团队与原上工作室接下去数年的接轨合作。

    提前几十年的发展,和发展后所受境遇完全不同市场鼓励,让文娱这一行业在不同国家之间先后拉开了难以忽视的差距。成熟的市场机制,理智的人才培养,原上想要将自己的工作室好好经营下去,直至发展出足以撼动产业发展的规模,就必然要寻求成熟又具备实力的合伙人。

    而巴洛音乐制作公司,就是这样一家网罗了音乐圈内各大行业优秀团队的制作企业,就连飓风唱片都时常会将一些项目外包给他们合作,这样的公司,在音乐创作制作上的经验是目前国内绝大部分业内公司无法企及的,就连四海集团,也不敢放言说自己能比得上他们专业。

    国内目前的现状,仍是影视行业比起音乐要赚钱,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四海已经很良心了,但仍旧不可能将全部重心放在音乐这么一个几乎是无底洞的窟窿上。原上还记得当初出《开始》这张专辑的时候,秦霍在公司内部收到了多少股东反对的声音,诚然《开始》最后没亏本还赚了钱,可这个数字,比起一些院线开爆后九位数九位数进账的大电影,终究还是不够看了点。

    但想做好一首音乐,所需要耗费的精力却丝毫不比拍摄电影要小,从市场投资回报比例机制上考虑,做音乐在目前显然不是最好的选择。

    原上这样的原创歌手在市场上只占据很小的一部分比例,真正撑起整个乐坛的绝大部分的歌手,背后大多都需要一个完整而成熟的幕后音乐团队。里头动辄数十号甚至数百号人,词作者、编曲师、录音师、编曲制作人、工程师、混音师等等等,光养活这样一个专业的团队,就是一笔投入极大的开销。而因为音乐市场的不景气,国内别说歌手个人了,就连很多影视公司都没有这个条件。

    其实也未必是出不起这笔钱,只是从投资人的角度看来,养这批幕后并不如签一队灯光师或者化妆师划算,起码后者在每个项目里都能派上用场。

    优秀的编曲人制作人没办法找到稳定的饭碗,大多数只能聚集起来自立门户接一些散碎单,但除了少数早已出名身价斐然的金字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