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牙痕记-第3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兀良合台与忽必烈留下的少数偏师会师撤退到新生矶,作浮桥渡河北还,这是贾似道一举歼灭兀良合台大军的极好时机,然而贾似道却错失良机,只想弄几个蒙古士兵回朝邀功请赏。
兀良合台不想恋战,他知道忽必烈要他立即北返的真实用意。
在新生矶,兀良合台有近二百人的蒙古士兵被宋军俘虏,他顾不了那么多了。
兀良合台知道忽必烈的目标是鄂州,他们都没有想到鄂州会那么不易攻取。当初宋将吕文德能不可思议地避过蒙古军队进入鄂州城,就说明忽必烈并没有完全控制鄂州。忽必烈急于占领鄂州是想提高他在蒙古帝国中的声望,贾似道则愿意不惜任何代价和蒙古人谈判,并提出了澶渊之盟时的条件,授权宋京向忽必烈应允每年向他提供白银和纺织品作为交换条件,双方以长江为边界。是继位危机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救了南宋,在蒙哥死后几个月内汗位争夺已经变得非常激烈,而且阿里不哥也赢得一些支持者。蒙哥大汗的一个皇后还有他的儿子阿速台还有窝阔台的孙子朵儿只,察合台的孙子阿鲁忽和术赤的孙子忽鲁木失都非常支持阿里不哥称汗,除皇室之外在蒙哥执政期间最重要的官员孛鲁合也公开支持阿里不哥称制。于是,阿里不哥任命阿蓝答儿为军队总指挥官,并且命令他到戈壁沙漠以北地区签军,同时命令朵儿只前往漠南为他签军。朵儿只前往燕地希望能够一呼百应,阿蓝答儿向开平进发。察必试图阻止阿蓝答儿的行动,并让月赤察儿将阿里不哥的计划告知忽必烈。忽必烈别无选择,只有放弃对鄂州的围攻计划,从鄂州撤回大军队前去争夺汉位。忽必烈并没有直接回军和林,他知道那里已被阿里不哥控制,他冒然前去,等于羊放虎口。路上,阿里不哥的信使来见忽必烈,当忽必烈向阿里不哥的信使询问关于征兵的奇怪谣言时,信使说,我等奴仆也,事非所知,想必谎言也。这引起了忽必烈的怀疑,他带了一个口信给阿里不哥,表达了他的疑虑。阿里不哥立刻派遣使者欺骗忽必烈:彼已撤销征发秃鲁花及军士之事。实际上阿里不哥根本没有这种打算,而且继续扩军备战,以便与忽必烈进行最后的较量。阿里不哥邀请忽必烈北上和林哀悼蒙哥之死。忽必烈认识到,一旦他踏上阿里不哥的地盘就会立即被扣留,阿里不哥明白无法再欺骗忽必烈,到处散布谣言说他的哥哥旭烈兀和在俄罗斯的金帐汗国的统治者别儿哥都支持他称汗,由此吸引众多蒙古贵族支持他。阿里不哥和忽必烈兄弟二人已经撕破了脸皮,双方的冲突不可避免,只有刀兵相见了。忽必烈到达开平时很多王子催促他接受蒙古帝国汗位,在三次礼节性的拒绝之后,他最后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公元1260年5月5日,在开平匆忙召集的忽里台大会选举忽必烈为大汗。汗位争夺的斗争依然进行着,蒙哥的两个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都想继承汗位,老三旭烈兀已经在西亚建立了自己的帝国,故而没有参与汗位争夺。旭烈兀希望他的哥哥忽必烈问鼎大汗宝座,忽必烈三次拒绝登上汗位的提议只是形式上的;只不过按照他的先辈制定的礼仪规则行事而已。忽必烈知道自己如果立即答应劝进建议会显得太急切,是不体面的,和他的弟弟一样他也是不择手段想登上汗位。早在两年前忽必烈得知了蒙哥汗的征宋计划后便从他在的开平宫殿出发向南方进军,警告他的官员不得滥杀汉人,并警告违令者将被严惩,甚至被处决。显然,他希望向汉人显示他的仁慈和灵活性,从而得到他们的效忠。越过淮河后他派自己的亲近幕僚畏兀儿人廉希宪前往台山地区勒令当地居民投降。在廉希宪离开之后,忽必烈继续向南进军到达长江北岸。忽必烈的无私和英勇殊难断定,他希望用征宋战役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无论是窝阔台汗还是蒙哥汗,都没能击败南宋或与南方汉人达成一个协议。现在宋人主动和他议和了,忽必烈北归燕京后并没有前往和林会丧参加和林的选汗大会,而是立即解散了阿里不哥的亲信脱里赤所召集的军队。支持忽必烈的耶律铸和木哥亲王也逃离和林来到开平投奔忽必烈。西道诸王合丹,东道诸王塔察儿前来会合,在库里台大会时以木哥亲王为首的诸弟,以塔察儿和也松哥为首的东道诸王,以阿必失哈、合丹、合必赤、蒙哥都为首的西道诸王还有以霸都鲁、兀良合台、失吉忽秃忽为首的蒙古大将,以按陈为首的几位驸马,以及刘秉忠、姚枢、郝经、王文统、廉希宪等各族谋臣,史天泽、张柔、张弘范、李?等汉军七大万户以及吐蕃和大理的代表都一致同意拥立忽必烈为蒙古汗国大汗,并举行了隆重的即位仪式。王鹗起草了即位诏书,宣布祖述变通,正在今日,意思是忽必烈称制以后,会实行一条与蒙古族祖先不同的治国路线。忽必烈以即位诏天下不再自称大汗,而改称皇帝。其即位诏书开宗明义,表示要建极体元,与民更始。几个月后,又建元中统,改变了蒙古国不建立年号的传统。后来忽必烈又正式建国号为大元,并下诏说:诞膺景命,奄四海以宅尊;必有美名,经百王而继统。肇从隆古,匪独我家。既成于大业,宜早定于鸿名。可建国号曰大元,盖取《易经》乾元之义。
大哉乾元,此语出自《易经》。乾,元,亨,利,贞。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一切的根源,万物都靠元做资本才有原始的生命,所以它是统率原始万物的“元”。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平,乃利贞。乾道本身就是能变化形成宇宙万物的道体,万物有类都是由于它而得到真正的性格和生命,所以万物如果能够保持它给予的性命和合功能的原始状态,才是真正不利而贞洁的生命。元为一,一为大,元为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故忽必烈很满意自己的国号为“大元”,也进一步表明他所统治的国家不再是蒙族一个民族的国家,而是中华民族多民族的统一国家了。
九锦台(。com) 
第四十七章
    兀良合台眼看着有近二百人的蒙古兵士被宋兵围住,他只想尽快回到忽必烈身边,也顾不得那些兵士的命运如何了。
梨花圣母和夏贵率领宋兵把那些被兀良合台抛下的蒙古士兵悉数捕捉,押往鄂州兵营。路过新生矶蕲州江边的石鼓寺时,他们并不知道姝仙正赶往江边的石鼓寺,姝仙正在那里等侯梨花圣母。
日已向晚,新生矶街上的行人渐渐稀疏。梨花圣母和夏贵一行人正急匆匆地朝鄂州兵营赶去,得得的马蹄声在街市上非常刺耳。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石鼓寺毗邻江边,其体巍巍,其势昂昂,抗苍崖于碧宇,耸绝壁于云霄,千峰韶秀,绵延跌宕。快到石鼓寺时,夏贵说想到里面歇息一下,梨花圣母看了一眼天色点头同意了。
姝仙用视觉拨开云遮雾障凝视山上的茂林修竹与氤氲云海,深感石鼓寺寺后的山景摄人心魄,只是寺院有些破败。石鼓寺历代锱门白衣纷纷仰慕而至,或增新葺旧,或营修不辍,或广开戒筵,或说法演教,寺院遂尔成佛教胜地,名刹赫然,高僧辈出,震耀于世,终不负天地造化之功也。姝仙进寺后,寺院主持接待了她。主持说禅寺代有高僧出世,他们或挂锡灵峰或遍行天下或炊冰煮雪或混俗和光或麻衣草履或食惟接气,然虽然如是,却识宇宙之宽广,穷沧海之渊深,行人所不易行,舍人所不能舍,自他两利,古今瞻仰。主持见姝仙听得很专注,便继续炫耀似地说到,本寺法席鼎盛,煊赫昭著,声名远播,冠映四海,遐迩学人,水赴云臻。时稽首膜拜,愿垂摄受者不绝于途;望风投奔,咨决心法者雷动海涌。古刹更是龙象层涌,法脉识锁,实证实悟者,不计其数。正眼洞彻,揭示法要,乘大愿力而来,得大自在而去者,亦不乏其人。他们高扬祖印代佛弘化把握当下陶贤铸圣力振纲纪激扬宗要。憾尘世沧桑,无常迅速。只可惜忽必烈率兵入鄂州以来,这千年古刹竞沦为周垣尽圯阁殿荡然之凄然景况,幸有本主持坚守于此,招徒纳众,延续香火,期待着政通人和,国泰民安呀。石鼓寺环地十余里,寺后岩洞邃深,峰峦罗列,如天施地设,奇变万状,自南而北,得地平广,进入石鼓寺,于茂林修竹中拾级而上,不经意间,一个规模庞大,恢宏壮观,尽显皇家园林气派的石鼓寺顿然显现眼前。环顾四周,但见古木障天,松竹婆娑、翠接青冥,幽深清逸,禅机直露。信步院内,则有奇花异草,落红滴翠,清风徐来,芳香溢庭,沁人心脾。凭栏远眺,诸峰并峙,尖秀侵云,万壑千峦,应接不暇,令人心神飞越,尘虑顿消。若在春夏之际,四望绿菌万顷,云雾蒸蒸,犹如洪波涌动,开合显晦,倏忽万状。山峰时而隐遁虚渺,时而和盘托出,间有悠悠之白云,飘忽眼前,更有叽叽之飞鸟,盘旋寺周,置身其境,恍惚隔世,舒臂揽之,似可把捉,实则空无所得。至若秋高气爽,俯阚冷城,则有楼幢严然,炊烟袅绕,极目远眺,层林尽染,烂漫无比,凝神近观,巍巍梵宇,灯火辉煌。倘值隆冬时节,则山寺共色,白雪争飞,滴溜凝结,冰坚谷远,海宇四空,仿佛置身瑶台,物我两忘。山因寺增秀,寺因山增色,二者相互依托,合而为一。石鼓寺集斋堂、念佛堂、影视厅、万佛堂为一体,一层为斋堂,可同时容纳二千人用斋,二层为千人念佛堂,可同时容纳一千八百人念佛、绕佛,六米的阿弥陀佛圣像左手托金莲右臂摩垂下足涌宝莲花,慈眉善目,曲尽其妙,庄严无比。天王殿、玉佛殿、观音殿、地藏殿、钟楼、鼓楼、贵宾楼、居士楼、客堂、伽蓝殿气势恢宏、庄严无比。大雄宝殿左后侧,依山就势,设计新颖、风格独特,法堂内供奉的七宝如来,形神威仪,尽显法要。藏经阁内供奉的大乘经藏琳琅满目。驻足凝视,顿觉佛法广博,浩瀚无涯。佛教经论、浩如烟海,淼无际涯;圆说偏说,显说密说,大小顿渐,空有断常,泛引曲喻,浪翻潮涌,究其指归,不外乎引领学人觉破无明,识心达源,即所谓识自本心,见自本性,随缘任运,得大自在也。
“诸供养中,法布施最,万法之中,六度第一”主持继续向姝仙侃侃而谈,“千年古刹仰仗我佛无量愿心外,更依仗十方善信与大德檀越呵护正法,护持道场之无上菩提之心。”
“佛门重光,今遇胜缘,小生得遇你真是一种佛缘。”姝仙仍然是男生装扮,她对主持说自己叫秦英。“大师,寺内为何悬挂一块红布?”
“此为远道而来的一位李姓施主所挂,他只是让本寺在太阳落山前扯下红绸,具体事宜在下不便明说了。”主持神秘地笑了笑,并不多语。
姝仙望着悬挂在寺院内一株古树上的红绸布,感觉有些不可思议,那红绸随风而起,象一朵朵红色的浪花一样,波浪朝着四周飘去,坠入升起,泛着涟漪,波澜壮阔。姝仙走近红绸象被红色的海洋席卷起来,仿佛整个人在刹那间被红色野性的欲望填满了,热血澎湃。她感受着怀中那团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