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一凡和莫名向村民询问鬼民失踪的情况。他们七嘴八舌地说了很多,可是大多是猜测,并没有谁亲眼所见。
大约在一个月前,他们听说有鬼失踪的事,但那是临近村庄传来的消息,他们还不以为意。半个月左右,他们村里的一个未婚青年一次独自到山上打猎,从此杳无音讯。不久,村西头一家除了年轻力壮的男鬼不见踪影,他的父母全部惨遭杀害,成为无头鬼尸。接着,隔三差五村里的男青年就会无故失踪,再无下落。开始从村子的外围入手,现在已经到了村子里面了。为了防范偷袭,村里把所有的男青年集中到村中,昼夜安排鬼把手。最近才好转一些。可是昨天竟然一次就少了三个看守,村民们都是鬼心惶惶,心惊胆寒。如果不是莫名回来及时,他们可能都逃到外地,背井离乡逃灾避祸了。
是狐狸总会露出尾巴的,今天我们就来个守株待兔,瓮中捉鳖。商议好对策之后,一凡和大家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老村长安排他们先睡个午觉,准备以逸待劳,晚上有精力对付坏蛋。
一凡并不觉得疲惫,他和仙女一样有惊人的抵抗力。不吃不喝不睡,十天半月都没事。但是玛利亚修炼的时间尚短,面呈倦怠之色。他叫玛利亚在炕上安心休息,自己和仙女在旁边打坐保护。
开始,莫名三兄弟还坚持陪伴,可是到了傍晚时分,一个个顶不住困瘾,眼皮打架头点地。又坚持到后半夜,他们终于扛不住倒在炕沿上睡着了。
村子里安静下来,除了五个在房子周围巡逻之外,大家都进入了甜美的梦乡。连续多天生活在紧张之中的村民,很久没有睡过这样舒服一觉。渐渐地,村里此起彼伏响起如雷的鼾声。
夜里两点多钟,是人最疲倦的时候,也是人睡眠最死的时候。外面负责巡逻的守卫也抵挡不住困倦的侵袭,倒在墙边打起盹来。
“喀嚓!”声音极其轻微,但是还没有逃过一凡的耳朵。他睁开眼睛,发现仙女正充满笑意的望着他,好象在说:“你也听到啦!”
五六个蒙面黑衣鬼把外面戒备的守卫一一点昏,麻利地装进一个袋子里,往肩膀上一扛,纵身向村外掠去。好俊的轻功!从身形和步法上可以推断出这些鬼都是一流的高手。他们如此高深的功夫,竟然用来袭击村民,为什么呢?
一凡和仙女带着迷惑一路跟踪下去,这些凶犯在飞行了二三十里之后,竟然向一所军营奔去。
很快,他们就消失在营地城门的外面。把守的鬼兵悄然地把城门关闭,似乎早已有了约定。
为什么呢?一凡更加的疑惑不解。
第一百章 僵尸之战
蒙面鬼把猎物扛着进入两座高山之间的城池,城池并不太宽,但是很狭长,完全是依照山势而修建的。城里的民房不多,大部分是士兵驻扎的营地。街道很少,只有中间有一条宽阔的马路,十字形的路口极为稀少。 大约行了五里路,他们钻进了一个山洞。洞门口戒备森严,至少有几百名鬼兵把守。当他们进去之后,山洞的石门又迅速关上了。而就在关闭的瞬间,两只黑蝴蝶般的影子闪了一下,鬼兵以为是自己看花了眼,揉了揉,仔细瞧瞧,还是什么都没看见。按说这个季节应该没有蝴蝶呀,我怎么感觉有黑白相间的蝴蝶飞过,真是见着鬼了。
拾街而上行了足有二百米,山洞逐渐开阔,道路变多了,洞也变多了,迷宫似的一个套着一个,大洞套小洞,小洞连大洞,也有死胡洞。
在进入一个宽敞的石室之后,他们把背上的袋子放下来,站到一个办公桌前肃立着。一位身材魁梧,仪表不凡的将军,坐在一把虎皮靠背石椅上,斜视着他们责怪地说:“怎么到的这么晚啊?”
“我们感觉村子里有高手,等到后半夜才敢动手!”一个领头的蒙面鬼低着头回答道。
“没有被发现吧?”将军小心地询问。
“他们都睡着了!”
“好!你们下去吧!”将军命令道。
蒙面鬼弯腰低头恭敬地退出门外。
将军狞笑着看着地上躺着的几个猎物,伸手按在后面石壁上的一个凹陷下去的部分,那面墙壁居然从中间向两边退开,露出一个圆形的洞门。将军双手一拍再拍,从洞里面一纵一纵地跳出几个身穿清朝官服的僵尸。到了将军的跟前,笔直的站立。将军望着他们,眼睛里逐渐燃烧起红色的火焰,火焰的外围呈现蓝黑两种色泽,十分的妖异。在将军注视之后,僵尸原本空洞的眼睛里,也燃烧出同样的火焰,双手慢慢地低垂下来。将军命令道:“把他们带进去,听从法师的安排。”
僵尸笨拙而有力地把抓来的几个村民携带着进了门洞。里面别有洞天,面积实在是太大了。就像是一个现代化的工厂车间,一张张石床上躺着被他们捉来的青年鬼,个个赤身裸体,身体上都被插满了各种各样的银针。脸色铁青,脑门子上贴着画着骷髅图案的黄纸,眼睛已经成为了窟窿洞,嘴巴张开,牙齿尖利,手脚僵硬挺直。
石洞的中间部分是一个祭祀的高台,全部是晶石搭成,四周按照八个方位插着各种颜色的小旗子。石台有三米高,中间摆着一张长条形的桌子,桌子中间摆放着一个点着法器,钵盂的形状,黑色的法器上面有一个盖子,里面可以感觉到有鬼魂的哀叫和拼命的挣扎。
一个头发披肩、身体干枯、道士打扮的老家伙不停地伸出鸡爪似的枯手,在胸前画着稀奇古怪的图案,口中念念有词,一屡屡红褐色的妖气从法器中袅袅升起,飘向石床上的跪尸。鬼尸身体开始不住的颤抖,眼睛里燃烧起两个红色的火焰,一个个笔直地站起来,跳到地上拍好了队伍,一蹦一跳的朝里面的一条通道而去。
足有五十个僵尸离开以后,台上施法的老道士用封条制止住余下的鬼尸,从台子上走下来。来到五个袋子旁,拔出背后的宝剑,逐一把袋口挑开。看了看躺在地上的村民,满意地点点头。叽里咕噜地说了几句话,僵尸把他们抬到了石床上,道士取出银针在村民的穴道上插好以后,擦了擦额头上渗出的暗褐色的汗珠,走到后面的一张石床上盘腿打坐,运功调息。
老道士修炼的是一种邪门巫术,专门操纵僵尸。修炼之时,眼睛里就发出诡异的红光,法力不是特别高强。
通道的尽头是巨大的溶洞,天然形成的石钟乳被齐根斩断,仿照五行八卦有规律地摆放成一个个法阵。阵中的僵尸身上妖雾缭绕,不断地从溶洞中间的一个血池之中补给能量。
法阵至少有十个,每个按照五十个僵尸计算,这里最少有五百个,有几个法阵里的僵尸已经有了很强的法力,竟然转过身体对着洞口出神似的望着。僵尸有着不同寻常的感受能力,但是因为受妖道的操纵,在没有受到攻击的情况下,没有接到命令就不会主动攻击。
妖道训练这么多的僵尸是什么目的,他和鬼将是什么关系?他们相互勾结有什么阴谋?只有抓到他们才能弄清事情的真相。
回到了石洞,妖道已经行功完毕,他走到刚捉来的五个村鬼那儿,张开嘴巴吐出妖气,那褐色的气体慢慢地从村鬼的的鼻子、嘴巴进入体内。随后一股股纯阳之气被他吸取回去。鬼民的身体开始变得干瘪,眼看着要成为一具骷髅。一道银光闪过,直奔妖道的脖子。
剑气如风,剑气有风。妖道感到有人偷袭,一个缩颈藏头躲过剑锋,抽出宝剑向后一撩,反手攻击。一剑刺过,却什么也没有看见。
妖道绝非泛泛之辈,迅速从怀中掏出一张黄纸,甩手点燃,口中飞快地念着符咒,他的眼中火光大盛,暴喝一声:“何方妖孽,还不赶快献身?”
打开天眼之后,他还是没有看见袭击自己的敌人,只是感到一个地方有一个黑色的能量团,如同X光投影一般。跟着感觉走,举起宝剑朝暗影刺去。
暗影眨眼消失,他又向身后一剑刺出。
有点头脑!一凡闪到一旁,现出身形。
“你是谁?怎么进来的?”妖道不安地问。
“我是谁不重要,我倒想问问你,为什么要抓来鬼民练成僵尸?”一凡双手背在背后,悠闲地问。
“成了僵尸你就知道了。”妖道不进反退,沿着通道狂奔而去。
切!指望僵尸抓住我,没门!一凡跟着追了进去。
妖道端坐在法阵的中央,嘴里不停地念动咒语。他附近的僵尸身体围绕成一个个圆圈,不断地旋转,越来越快。眼里发射出火光照射到各自的眼中,于是红光大增,在中间形成了一个红色的火焰圈。一个运行完毕转到外围,又一个也迅速地完成。
一凡神定气闲地欣赏着妖道施展法术。一群死物到底能有多大的攻击力,我今天要试试自己的身手,活动一下筋骨。
僵尸呈扇形包抄过来,举着双手向他攻击。这种笨拙的方法还想抓住我,笑话?一凡双手在胸前一划,僵尸一个个被击飞了出去。
一个闪身又飞了回来,再次围成一圈。
打不死的僵尸?!我就不相信。他取出宝剑使出鬼王斩之横扫千军,僵尸又被砍飞出去。很快,他们又围拢过来。只是一个个却胳膊掉腿,受到了伤害。
还不死?僵尸是没有感觉的,准确地说是没有自主意识的。只要主人没有命令停止攻击,他们就会战斗不止。
这一次,妖道知道了一凡的厉害,操纵着更多的僵尸投入的战斗,而且他们不再愚蠢单一的硬冲,而是从不同的方位从眼里发射出鬼火,然后在猛地前冲,发出双掌。
跟我玩鬼火,简直是鲁班门前弄大斧,我可是鬼火的祖宗!不对,是小祖宗!一凡对喷射来的鬼火视而不见,任凭它们在自己的身上燃烧。只是专心对付僵尸袭击来的鬼掌。
一个鬼的掌力有限,两个、三个……十三个,就不能小瞧了。一个一个地化解掉僵尸的掌力,一凡向妖道的方向冲去。玩也玩够了,是擒王的时候了。
妖道见几番进攻都失败了,脸上流露出一丝慌乱的神色。他看到一凡逼退了两轮僵尸,向他冲过来。急忙咬破了中指,蘸血在黄纸符咒上刷刷地书画着。一道道强大的符咒在半空燃烧、消失。所有的僵尸在妖道的面前瞬间集结,身体不停地旋转、变换,眼里喷出强烈的鬼火,双手连续地拍打,集中力量向一凡攻击。
五百僵尸的力量是惊人的,也是恐怖的。山洞里乱石纷飞,地动山摇。庞大的鬼气犹如一颗颗炮弹打在一凡的鬼王神斩上。鬼王神斩也抵挡不住,缩回原来的大小,色泽暗淡。
不拿出点真正的实力,你还当我是病猫呢?一凡右手持剑,左手凝聚体内的三股神力,鬼王真气、九阳真气和仙气从体内源源不断地朝掌心凝聚,他把所有的真气灌注到宝剑之上,鬼王斩再次迅猛涨大,发出阵阵颤动的声音,那是激动的颤抖,幸福的舞蹈。僵尸虽然不知道害怕,但是也被空前强大的力量逼迫的向后退去,身体微微颤动。
妖道更是胆战心惊,连忙咬破了舌头,喷在法阵上,以做最后的一搏。
两股力量如同是两股强大的冷暖气流,硬碰硬地撞击在一起,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响声。山洞再也承受不住如此强大的撞击,崩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