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我与猫相知,一辈子跟猫共处的岁月中,最终沉淀在我心中的,却是一种幽幽的哀伤,那跟人类所引起的感伤并不一样:我不仅为猫族无助的处境感到悲痛,同时也对我们人类全体的行为而感到内疚不已。
注 释
① 劳伦斯·奥利佛(Laurence Olivier),英国著名演员。
第十三章
在我们家的猫一条前腿被切除,或者该说是,包括肩骨在内的整段前肢被拿掉之前,他曾快步冲下整整七级阶梯,然后“砰”的一声撞开猫洞冲出去,沿着花园小径跑到远处的篱笆前,虎视眈眈地目送那只越过水库到我家花园来玩的灰色大公猫离去。他那示威似的尖叫声实在太凄厉。他会带着平静而得意洋洋的神情,爬回房子最高层,坐在我的床上,眺望下方那除他之外没有半只猫的专有领土,然后再将目光越过篱笆,凝视一望无际、下面带着水窖的青翠原野。我还告诉过他,维多利亚时代的人就把水储存在地下。每到这时,我便会被他的怪叫声吓唬住,于是我忍不住对他说——我的天哪,巴奇奇!这种怪吼没人能受得了。
巴奇奇?不是大帅猫吗?说来话长。在十七个春季之前,有一只叫做苏西的猫,在靠近我房间的屋顶上生了一窝小猫。她是一只非常友善且很有教养的猫,因此她必然有过一个家,但却不知怎的变成了流浪猫,开始在外面风餐露宿,靠着快餐厅小姐们偶尔的施舍,过着有一顿没一顿的艰苦生活。她至少生过两胎小猫,地点只能选在她可以找到的任何一个角落——有一次甚至是躲在卡车下面——但这些小猫全都没能成活。她年纪并不大,但却已疲态毕露并饱受惊吓。一再生产的母猫,若是没有好心的主人帮她去做绝育手术的话,她很可能会对她那因装满活泼小生命而不断蠕动鼓胀的大腹部,怀有非常明显的戒备心。“喔,不,难道我又得再受一次折磨?”这只猫有足够的食物,安全的栖身之地,并在屋顶上享有一个其他猫甚至无法接近的专用空间,她虽然是一位尽责的母亲,却显得有些心不甘情不愿。
当小猫张开雾蒙蒙的淡蓝眼睛,看到高高耸立在他们身边的人类时,他们一开始很可能不愿跟人亲近,会对你“嘶嘶”怒吼,随着时间慢慢过去,才会逐渐变成一只贴心昵人的猫咪。但在苏西生的这窝小猫中,有只黑白色的小不点,他一张开眼睛,看到了我,就摇摇晃晃地从旧篮子里爬到地板上……然后扒住我的腿……爬到我腿上……手臂上……肩膀上……用他那对小尖爪紧抓着我,把整个身子塞到我的下巴下面,依偎在那儿舒舒服服地打呼噜。这就是爱,一生都不会改变的爱……他是整窝小猫里最大的一只,而他天生就喜欢当老大,打从一开始就在小猫窝里称王,还鸡婆地帮他们把身子舔干净,并负起管教的责任,而他的妈妈却懒洋洋地瘫软在地上冷眼旁观。他就像是这些小猫的父亲,甚至可算是母亲。苏西似乎并没有特别偏爱他,但也无意阻止他的老大作风。
在这窝小猫出生时,发生了一件相当令人费解的事情。这一胎总共生了七只小猫。其中有只小白猫被推出了猫窝,在地上躺了一两天才被人发现,尸体都已经冰冷了。一想到他长大以后,会变成一只多漂亮的猫咪,就不禁令人黯然神伤。他可能本来就是个死胎,但看来不像,因为其他小猫都非常健康活泼。她后来又把另外一只小猫推出猫窝,一只小虎斑猫。我一开始没理他,让他躺在那儿挨饿受冻了整整半天。我不断告诫自己,绝对不能再这么多愁善感,并暗暗为大自然的选择而感到悲哀:要是她已经把他丢了出来,那我又凭什么出手去干涉?但听到他那微弱的“喵喵”惨叫,我实在是硬不起心肠,于是我把他抱回去,这样猫窝里就热热闹闹地挤了六只小猫。接下来苏西对这些小猫的态度就变得有些暧昧。她显然认为七只小猫实在太多,甚至连六只也多了些。她最多打算抚养五只小猫。当六只小猫在我房间里胡冲乱撞,到处撒野闯祸时,任谁都可以看出,她会这么想,的确是有几分道理。
我要说的是,这只猫会算术,即使她不能按照一、二、三、四、五这样的逻辑顺序来计算,她至少可以分辨出五和七的不同。我知道大多数科学家都会对此嗤之以鼻,也就是说,若是站在科学家的立场上,他们自然会否认这一点,但要是换上猫主人的身份,那可就不一定啰。看一位科学家朋友大咧咧地谈论猫的能力,而那却是他在专业领域中死都不会承认的事情,这实在是相当有趣。他说,他的猫总是会坐在窗口等他回家,但要是换上另一个身份,他就会一本正经地宣称,猫根本就没有时间感,他们永远都活在当下。他或许可以继续推论下去,说猫若不是要等他回家的话,就绝对不会坐在那里,但这完全超出他所能容忍的范围。事实上,任何肯细心去观察的猫主人,都会比那些用权威方式研究的人更懂得猫。关于猫或是其他动物行为模式的重要信息,往往刊登在什么《猫咪情报》啦,《小猫同伴》之类的杂志上,而那些科学家连做梦都不会想到要去读它们。
这只爱当老大的小猫乐意主动帮妈妈的忙,苏西似乎还觉得挺高兴的,但心{:文:}情难免{:人:}有些{:书:}复杂{:屋:}。这只小猫有个毛病,常常会咳嗽,听起来很像是喉咙有异物而被呛到似的。他只要一发作,他母亲就会走过去,坐在他身边,张开大嘴衔住他的脖子和大半个头。她要是嘴巴再衔得紧一些,可能就会把他给活活咬死,但她并没有这么做,只是静静地衔着他,过了半分钟,一分钟,而我猜想那个部位可能有根神经或是止血压点,而她知道怎样才能使他停止咳嗽。他虽不会立刻停止,但最后总是会渐渐平静下来。后来当他长大之后,每当咳嗽发作时,我就会学苏西的方法,用手指夹紧她以前衔住他的部位。过了一会儿他就会停止咳嗽。
这只小猫体形比他的兄弟姊妹都来得大,而我们好玩地开始叫他巴奇,因为这个小家伙,这只才咪咪大的小小猫,居然煞有介事地当起育婴室里的温柔暴君,让人感到十分荒唐可笑。我们后来打算换掉这个毫无想象力的无聊笨名,全国大概有一半的公猫和公狗都叫这个名字,巴奇,大巴奇,但这个名字老是改不掉,只是稍稍作了些调整,变得没那么硬,一开始因为他还是只小小猫,所以昵称他为巴奇奇,然后再转变为猫咪咪,或是喵呜呜,喵咪,喵喵——全都是什么咪呀,喵呀,呜呀这类声音的变奏,它们似乎特别符合猫的特性。你绝对不会替一只猫取名为“浪人”,虽然他可能比狗漂泊得更久更远。这个“大帅猫”的尊称,是我们在一些特殊场合,向别人介绍他时用过一次的称呼。“他叫什么名字?”“粉红鼻将军三世”——因为他就像其他许多猫咪一样,从某些特定的光线或角度看来,他们那小巧的粉红鼻实在太过温柔甜蜜,对他们那刻意摆出的威风凛凛的野兽风范来说,简直就是一种不敬的嘲弄。好漂亮的猫啊,访客们慌乱地顾左右而言他,在脑袋里想象我们在花园里高呼这一长串全名,或是干脆喊“将军!你在哪儿呀?”的蠢相。有些称呼并不是直接按照这只猫的特性命名,而是牵涉到主人过去的养猫史。不过还是“大帅猫”这名字最适合他,因为他真的是一只帅得不得了的漂亮猫咪。
他是一只体态灵活轻盈、外貌俊秀挺拔的黑白小猫,他跟他的兄弟,一只小虎斑猫,从小就是一对出色的漂亮伙伴,但“大帅猫”要到长成之后,才会完全显现出他的非凡风采,他那一身戏剧感十足的亮丽黑白皮毛,令你不禁会满怀敬意地想着,这只堪称绝色的美丽生物,竟然是由最普通的猫,由伦敦街头处处可见的平凡土猫进化而成,他是磨坊脱逃的家猫和流浪的野猫,黑猫与黑白猫,虎斑猫,橘黄猫,玳瑁色猫,历经数百年随意交配——至少完全没考虑到任何血统问题——所孕育出的产物,结果就只不过是一只平凡的黑白猫——还有比这更平凡的猫吗?——然而在他风华最盛的时候,访客们一踏进房间,看到他伸长四肢躺在那儿,一头高贵气派的大家伙,一只披了一身黑白小丑服的猫,他们总是忍不住停下脚步赞叹:“好漂亮的猫啊!”但他们左看右看,实在无法相信这头野兽只不过是只猫,于是接下来又问道:“但他到底是啥啊?”“喔,他只是只普通土猫啦。”
他在十四岁时,身体依然十分健康,但肩膀上长了一个瘤。我们带他去看兽医。他的肩骨有癌。兽医必须切除他的整条前腿,这也就是说,包括肩膀在内的整段前肢都得全部拿掉。
人类全都吓坏了。要这只猫变成三脚猫?他死都不愿忍受这种屈辱。但手术的日期已经排定,我们开车把他送到一家著名的猫外科诊所,把他交给一位护士照顾,而“大帅猫”一路上扯开喉咙大声哀号,因为他从来就不是那种打落牙齿和血吞的硬汉猫。诊所的人对我们再三保证,说他就算只有三只脚也可以过得很好。他必须先在那里住几天,好慢慢恢复体力。光是这一点,就会让他感到完全无法忍受,因为打从出生开始,他这一辈子都是在这栋房子里度过。只要一离开家,他就会厉声哀号并闷闷不乐。我必须坦白承认,我们的猫真是有点儿小孩子气。他跟他的母亲很不一样,苏西经历过的艰苦生活,使她养成了勇敢而冷静的坚毅性格。他也不像我们养过一两年的鲁夫斯,为了求生存而不得不变得精明灵活与诡计多端。不,他就像很多人一样,有着两种互相矛盾的个性——巴奇奇一直都十分骄傲聪慧,他是我所见过的直觉最强的一只猫,但就像那些一辈子都不曾为生活打拼,不曾奋力在世界上争取一席之地的好命人,内心都有个脆弱的角落一样,在这只英俊的野兽心中,同样也隐藏着另一种意想不到的性格:他有时会喜欢装模作样,就像老派演员一样,常爱用夸张至极的语气,来营造出情感强烈、洒狗血式的戏剧性效果。每当他觉得自己受到冷落,或是遭到不公时,就会对我们清楚地表达出他的不满,有时他实在太滑稽,害他的人类朋友笑得快憋不住了,只好慌慌张张冲进另一个房间,但我们当然不会让他看到我们笑,他绝不会原谅这种无礼的冒犯。
在我们把他留在猫外科诊所时,他那凄厉的“喵喵”惨叫,自然不是虚张声势的戏剧效果。他得先饿肚子,然后再打针,接着又是被剃去一大块毛。我们听说手术很成功,而他已经成了一只三脚猫了。那天早上,他趴在我的床上晒太阳,一只长而优雅的爪子随意搭在另一只前掌上,而我抚摸着那条即将被切除的腿,满怀爱意地揉搓那蜷曲起来握住我手指的爪子,当我像他小时候我常做的那样,把手指插进他蜷缩的脚掌里去时,他那小小的爪子立刻绕过来包住我的小指尖。一想到那毛茸茸的美丽前肢将会被扔进焚化炉,我就悲痛难忍。
我们不停地打电话,诊所的人要我们放心,说他还有胃口,情况相当不错,但他必须在那儿再住几天。然后他们又打电话过来,说他们认为最好还是把他带回家,因为他非常不适应笼子里的生活,老是想要爬出去,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