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赐婚-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丽鲜艳,温婉娴雅,有大家闺秀风范,可叹命运不济,最后是如此结局!

郑敏修慢慢翻着书卷,长随郑五丰进来禀报:此时已是亥时末,府里二老爷一直在等着大爷,遣人来问大爷何时回府?

郑敏修皱了皱眉,将面前文卷推开,走出书房吩咐不必惊动内院,自带着随从们连夜回到城南永盛街上的郑家大宅。

郑二老爷直出厅堂迎接侄儿,郑敏修不得不快走几步,趋前向叔父深施一礼,嘴里告罪:

“侄儿事忙,让二叔父每日牵挂,实为不孝!”

“叔父晓得的,晓得的,阿敏如今可是朝廷重臣,日理万机,可也要多保重身体,莫累着哦!”

郑二老爷单薄干瘦的身子习惯性地躬着,一边说话一边连连点头,笑容满面与侄儿寒喧,问他可是饿了还是渴了,厨房备有酒菜,要不要先吃点东西,絮絮叨叨说个没完,郑敏修老大不耐烦,却又无可奈何,不得不做出尊重的样子倾听。

他打心眼里瞧不上二叔父动不动对人点头哈腰,卑躬屈膝的丑陋形象,但又不得不承认,是二叔父的奴颜媚骨保住了郑家,没有二叔父,郑家一门老少即便不被流放,也可能早被赶回外省乡下老家,不能存留于京城,他也没有机会去到天子身边!

郑二老爷打小不爱读书,也是个靠家族权势四处混迹的纨绔,原以为他这辈子只懂声色犬马、吃喝玩乐,若有大难来临必定死得最快,却没想到他于市井间学会的各种钻营投机讨巧手段到关键时刻派上用场,郑家被打压落败,郑老太爷、郑大老爷做为朝廷重臣首当其冲,非死不可,底下众位做官有功名的弟、侄也相继铛锒入狱,一夜之间大厦将倾,郑二老爷战战兢兢,勉为其难顶上家主之位,为保一府老小的命,不计代价毫无脸面地到处认爷爷喊奶奶,俗话说蛇有蛇道,鼠有鼠路,死皮赖脸的磕头哀告也大有收效,郑府最终保住,不但没被抄家,籍没财产时,还容许他们留下城外几处田庄养命。

郑敏修对这位二叔父的感觉十分纠结而微妙,既不肯听他训教,又不得不做出敬重顺从的样子。

而郑二老爷倒也不糊涂,心知肚明郑氏家族想要恢复从前的昌盛荣华,凭他这种人是绝对不行的,而他那些三妻四妾生养出来的十多个儿子也不成,还得靠从小深受老太爷、大老爷器重,博览群书聪明睿智的大侄儿,是以多年来始终将郑敏修当宝贝一样供着,虽为家主,然则家里大事都要问过侄儿,与侄儿商量过才办来。

事实证明郑二老爷是对的,郑敏修的才智绝非凡品,在家为二老爷轻轻松松出主意,解决了不少难题,在朝堂陪侍君王,以多谋著称,深得皇帝宠信,不过六七年光景,他终究出人头地,光耀郑氏门庭,郑府往日的荣耀和显赫又回来了!

叔侄俩坐在前堂喝了盏茶,立时有婢仆端上热腾腾的夜宵,郑二老爷频频劝着,郑敏修只得略吃了些。

之后就问郑四的情况,郑二老爷先是骂几句老四混帐,接着又小心提及贾家,郑敏修淡然道:

“此事都有侄儿,二叔父放心吧!”

郑二老爷果然就面露安心欢喜之色,习惯地点着头,忽然话锋一转,说到另一件事。

正文 第二十六章 亲事

“前两年议及亲事你每每推辞,叔父看你为国事操劳,也不好多话,如今好歹安定些了,我那大哥你父亲三十几岁才得个从三品官儿,你未满二十三已是正三品的大将军,功名不小,该成亲了!你是长子长孙,下边弟弟们一个接一个都娶妻生子,唯独你未有子嗣,我这心里不安宁啊!昨日你二婶婶受邀去了信国公府,参加信国公长媳妇的生辰宴,遇着一位姑娘,那姑娘听说是辅国大将军的婶婶,当即大大方方见礼,十分体贴热心地为你婶婶引路……你猜那是谁家姑娘?”

郑二老爷满脸荣光,笑得眼睛都眯缝起来了,也不等郑敏修答话,自顾说下去:“是翰林院童大学士童太傅的嫡孙女儿!你婶婶打听了,名叫童宝善的,你婶婶说姑娘长得那叫一个美,雪肤花貌,端庄淑雅,最要紧是性情真是好哇,温柔大方,满脸满身的福气!你婶婶后来在席上又见着童小姐,她仍是对你婶婶执晚辈礼,亲亲热热说话,你婶婶特意私下里寻人问个真切——童小姐年方十五,待字闺中,阿敏你瞧瞧,这不是良配来了么?”

郑敏修脑子里浮现出一张婉丽的女子笑容,略显丰腴的腰身,白晰的肌肤,举止端庄,从容而娴雅,回眸一笑,眼中似有无限情意……童宝善,是她!

郑敏修生就一副清雅俊秀的好相貌,去到哪里都能引来女子们无数倾慕的目光,他是不动心而已,若真想搏取某个女子的芳心,没有不成功的,贾素素就是最好的证明!在男人堆里厮混多年,满京城贵公子富少爷她几乎都认得,可谓阅人无数,最后不是一样被他征服?

他也是在一次花宴中偶遇童宝善,知道她是童家的嫡孙女,便略为留意,多看了她两眼,谁知那童宝善也在看他,四目相对,他报以微笑,没想到……难道真的与她有此缘份?

郑敏修沉默了一下,对郑二老爷说道:“二叔父说的是,侄儿确实该娶妻生子了,一则为告慰祖宗与九泉下的父母,二则,也免得叔父和婶婶总为我操心!”

“哎哎,正是这个理儿!那……”

“一切全凭二叔父与二婶婶作主,侄儿对童家小姐没有不满意的!童家世家名门,童家小姐乃大家闺秀,名媛贵女,想来应有许多人家前往求亲,若是迟了,也不必勉强。”

许二老爷一拍胸脯:“包在你二叔身上!哪里就能迟了,明日立马请两位名气最大的媒人前往,准能成!”

“那就辛苦二叔父和二婶婶了!”

叔侄二人为婚事和府中庶务谈至深夜方散,郑敏修回到他从小住着的宝涵轩,两个俏丽的贴身丫环早备好热水,娴熟地为他宽衣解带,泡进浴桶里那一刻,顿觉疲倦全消,闭着眼享受春风一双柔软的小手儿在他肩膀上不停揉捏,舒适地长叹口气,抓住蹲在桶边往他身上拔热水的细雨一只肉乎乎的小手,微笑道:

“就你笨,总学不会春风这招儿,给爷搓身子不是挠痒痒,你指甲留太长了,来来爷再教你一遍……”

外边一桶接一桶搬运热水的小丫头们耳边听得娇声惊呼,水声哗哗作响,心里满是怨怼:又来了!合着她们的力气不值钱的,爷洗个澡两位姐姐跟着一起闹,他们玩闹一场,得用十几桶热水,把整个院子的粗使丫头都忙坏累坏才肯罢休!

但这是没法子的事,大爷房里春风细雨,十五岁就跟在爷身边,五六年了,尽得大爷疼宠,大爷不娶奶奶,她们二人就是宝涵轩的主子一般,大爷不在家,若没问过春风细雨,连二老爷和二太太都不能随意进宝涵轩的!

这一院子的仆妇婆子丫头,所有事务,大爷都不管,一应交给两个大丫头,春风细雨每月的月例仍由府里发放,但她们通常瞧都不待瞧一眼,大爷随手给的赏赐抵得过月例十几几十倍,吃喝和大爷一样,穿戴更是妍丽鲜亮,不同于别院的大丫头……总之大伙儿心里都揣着明白,这两个丫头只待大爷娶了新奶奶之后,便要抬起来做姨娘的!因而没人闲得无聊敢和她们不对付,那是给自己找不自在。

虽然睡得迟,但睡得很好,一夜无梦,郑敏修睁开眼觉得身上散了架般,是一种很舒适的疲累,空气里散发着清新淡雅的花香,是院子里种的兰草,郑敏修深吸口气,他还是比较喜欢这个院子,在这个完全属于他的世界里,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身边春风未醒,兀自睡得香甜,昨夜细雨在水里被他折腾得直讨饶,是春风陪他歇着。

郑敏修临上朝之前,特意叮嘱郑五丰去办几件事,越快越好。

贾素素抛头露面当街开骂,多少总会引起些不良后果,他想过了,得做些防范,尽量淡化此事,不让太多人知道,特别不能让皇上和童家听闻去!

若能与童家联姻,那是再好不过,如今在朝堂上,童家父子位列三班头前,一言一行举足轻重,是为众文官瞻望之首,自己现在的身份已很尊贵,短期内还有晋升的迹像,娶到童宝善,当会有更大助力,无异于锦上添花。

皇上早知道他和贾艳艳之间的事,有情人未成眷属,他表示过同情,但贾艳艳已嫁,就算被休回贾家,他一个朝廷命官将她置为外室,到底不合规矩,必定遭人圬病,若是当真拿到皇上面前去争论,不成体统,他也会遭到责难,毕竟,贾艳艳与贾圆圆是姐妹,而皇帝还未能忘记皇后!

如今想起来,这件事他办得确实欠妥,不过当时没料到贾家竟然未灭门,留着贾素素一命,简直就是个祸端!

也罢了,桂丰街双喜巷那处宅子就送给贾艳艳了,过到她名下,由她自个儿做家主,要和她明明白白说清楚:他不常过去了,但仍会养着她,不必担心。让郑五丰重新给奴仆们立规矩,此后见着他要叫郑将军,不能直接叫爷!

艳艳的孩子……郑敏修烦恼地皱起眉,以后再说吧!

正文 第二十七章 上朝

晨雾未散尽,宫门前朝官们三五成群陆续而来,李艺和许靖在汉白玉石桥前相遇,许靖朝李艺做揖行礼,李艺摆摆手,二人一起往大殿走去。

青石板铺就的大道笔直而宽阔,早朝的官员却要分品秩上殿,不停有同行的官员向他们寒喧问候,李艺微笑颔首作答,许靖则一一还礼,正三品的大员多是四五十岁开外的人,属于前辈,像许靖这样年纪的三品官朝中仅有那么三四个,李艺是皇族子孙,郡王,自是可以坦然承受各人问安,许靖觉得于公可论官阶,私底下还应当执晚辈礼。

在玉石阶梯旁边见到郑敏修,一袭紫色官袍,很衬他白晰的肌肤,加之气质不俗,姿容俊秀,众人只觉“芝兰玉树”这一词用在他身上极是应景,很少有人能把官服穿出这等雅致风华。

而李艺与许靖虽然出色,却没有郑敏修那份入骨的清雅,一个是皇室子弟,蟒袍玉带,最先入目的是那一身贵气,许靖则挺拔魁伟,英气逼人,显得端严有余,毫无一丝圆滑细腻之感。

郑敏修朝福郡王躬身一礼,侧身请福郡王先行,待李艺步上台阶,他含笑向许靖点点头,随后跟上。

许靖看了他一眼,没有跟着走上台阶,而是转身侧退一步,礼让后头几位有年纪的官员先走。

大殿前高台上,早早来到等候上朝的几位阁老大臣看着这一幕,彼此交换一下眼神,脸上表情淡漠,难以捉摸。

早朝议了三件事:自去年夏天以来,北方旱情未得缓解,幽州颗粒无收,当地仓储十万石粮已发放完毕,今年春季仍没有下雨的迹象,仅靠一冬融雪难以开展春耕,朝廷还需补给赈灾粮;江南苏淞河道淤塞,去年雨季险些酿成灾害,今年务必治理,否则后果堪忧;西北战事方止,伤残军士及流落边民基本安置好,但诸般抚恤钱粮及军饷尚有缺欠,应及时补上……

皇帝李泰端坐龙椅上,认真倾听众臣的议论和见解,又一一征询几位老臣的意见,最后做出决断:幽州赈灾粮照实情再发运十万石,北方若过了三月仍无雨,四月初皇帝亲自出城往北百里,设祭坛求雨;江南苏淞河道淤塞,着令工部侍郎黄有今即日前往治理,务必有成效,勿使雨季有灾患,祸及两岸百姓;西北边防……待询问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