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佳期如梦爱如胭红-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说东汉末年,江南皖城里有一处居所,主人名曰〃乔公〃。乔公有二女,二女美若天人。两名小女子自幼通达聪颖,资质过人,是远近闻名的大美人。她们本应安居皖城,临水照花安稳度日。但天不要美人泯然于众,于是来了周瑜和孙策。

建安四年,孙权长兄孙策带领三千兵马回江东恢复祖业。伴行的是周瑜。二人并肩作战,一举攻克皖城。一双好男儿,看过去,雄姿英发,都是人中英杰。他们自然亦是久闻乔公二女芳名,知道这两个小女子乃别世的花,是美绝的人儿。

他们正当风华正茂。见此一双良人,怎能不心生喜慕。孙策与周瑜商量之后,便遣人礼聘,欲得邀乔公许允。

乔公见此二人来提亲自然心里是喜出望外的。二女此生嫁得如此骁勇英烈正直大作为的男子,乔公当然心意满足。得此一双良婿,一个是雄略过人、威震江东的孙郎,一个是风流倜傥、文武双全的周郎,还有什么好记挂。他当即便应允了两门亲事。于是,有了孙策纳大乔、周瑜娶小乔的良美韵事。郎才女貌,偕成伉俪。

且说大乔与孙策,良缘天妒,二人琴瑟相伴不足三年。孙策迎娶大乔两年之后正值曹操袁绍官渡大战。当孙策准备阴袭许昌以迎汉献帝,从曹操手中接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柄时,被许贡的家客所刺杀,死时年仅二十六岁。大乔风华成寡,伶仃一世。一代佳人最后亦是飘零如草,晚景凄凉。离世于何时,竟不为人知。

高唱大江,谁把黄金铸铜雀。

方迁乔木,忍抛红豆打流莺。

这是大乔墓旁的对联,有一种流芳的哀怨和凄婉融在字里面。读来自有某种悲怜心生而出。大乔运命多舛,相比之下,小乔的运命要平顺、光明许多。

先说周瑜。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人,人称〃美周郎〃。东汉末年东吴集团将领。美姿容,精音律,长壮有姿貌,多谋善断,心胸宽广,是绝才男子。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周瑜迎娶小乔。是年,他二十四岁,正是英年,风华灼人眼。

周瑜本是珍宝一样的人,小乔也是。这样的珠联璧合似是早已注定,都不能让他们流落旁处惹烟尘。他们就应当彼此照顾、相爱、珍重一世。这样才能让人觉得他们有匹配的生世。所以他们的爱流传于世,被传说,被书写,被记忆,被追念,被重溯,是必定的事情。

良辰讵可待,举世爱无双。她与他的爱的姿态是羞涩内敛却充满力道的。羞涩内敛在于总为旁人道破,他与她却始终不动声色。因他们知,那爱是他们自己的事,与一切妄断猜想都无关。只有相知相惜相敬相守相怜,并无别事。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有一段与周瑜和小乔有关的精心编排。渲染极具力量。一唱三叹,令人不禁再三流连。话说曹操平定辽东之后,大悦,于是决定建铜雀台以愉晚年优雅光景。后来,曹植给了父亲建议。他说:〃若建层台,必立三座……中间名铜雀,左为玉龙,右为金凤……更作两条飞桥,横空而上,乃为壮观。〃

知君用心如日月 第52节:忍抛红豆打流莺(2)

后来曹操命曹植担当铜雀台建造事宜。铜雀台筑毕,曹植作《铜雀台赋》以庆之。这铜雀台本是曹操自娱的工程,并无甚深意。但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里借诸葛亮的如簧巧舌将曹植《铜雀台赋》刻意曲解,智激周瑜,成功达成联合孙权破曹操的计划。但这一回的功劳,归根不在诸葛孔明。在,小乔。

话说孙权遣派周瑜约见诸葛亮商议抗曹事宜。虽周瑜决心抗曹,但却对联合刘备心存戒备。于是当晚,周瑜见到诸葛亮之后小心翼翼,并未急急显露抗曹本意,以试孔明。岂料,孔明却趁机用上了一计。故意言曹势众,难以抵挡,假意劝瑜降曹,以激之。

〃孔明曰:'愚有一计:并不劳牵羊担酒,纳土献印;亦不须亲自渡江;只须遣一介之使,扁舟送两个人到江上。操一得此两人,百万之众,皆卸甲卷旗而退矣。'瑜曰:'用何二人,可退操兵?'孔明曰:'江东去此两人,如大木飘一叶,太仓减一粟耳;而操得之,必大喜而去。'瑜又问:'果用何二人?'孔明曰:'亮居隆中时,即闻操于漳河新造一台,名曰铜雀,极其壮丽;广选天下美女以实其中。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长曰大乔,次曰小乔,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操曾发誓曰:吾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一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今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为此二女也。将军何不去寻乔公,以千金买此二女,差人送与曹操,操得二女,称心满意,必班师矣。此范蠡献西施之计,何不速为之?'瑜曰:'操欲得二乔,有何证验?'孔明曰:'曹操幼子曹植,字子建,下笔成文。操尝命作一赋,名曰《铜雀台赋》。赋中之意,单道他家合为天子,誓取二乔。'〃

听闻此事,周瑜大惊。问诸葛亮是否记得《铜雀台赋》内容。于是诸葛亮畅吟而出,又于细微处添油加醋令其真伪杂糅。

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乎双逞。

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

知君用心如日月 第53节:忍抛红豆打流莺(3)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皇。

御龙兮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只听诸葛亮着重一句〃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气氛当即变了模样。周瑜听罢,果然大怒。

他〃离座指北而骂曰:'老贼欺吾太甚!'孔明急起止之曰:'昔单于屡侵疆界,汉天子许以公主和亲,今何惜民间二女乎?'瑜曰:'公有所不知:大乔是孙伯符将军主妇,小乔乃瑜之妻也。'孔明佯作惶恐之状,曰:'亮实不知。失口乱言,死罪!死罪!'瑜曰:'吾与老贼誓不两立!'〃。

事毕。铜雀台一事,小乔成了最灼眼的风景。她虽依旧不显山不露水,深藏于历史的幽微暗处,却依然得光明于千里之外。她令周瑜爱至肺腑,哪容得旁人臆念。

自然,《三国演义》是小说,所述之事并非与历史本貌不差分毫。这出入是明显的,却是浪漫至极的。人人都爱《三国演义》,除却男儿英姿角逐的热血贲张,那一些倏然掠过的美人佳话更是令人赏心悦目,爱之不已。

三国美人众多,独小乔一帜最为烈艳。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周瑜离世。他伴她左右也不过只有十二年。这尘世间,十二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一双有心人,朝夕两相对,已是万世修来的福。若是能多一日,一年,十年,那则是天大的恩惠。不求更多,不求一世。

她轻裳拂过他冷却的脸,滴泪如珠玉,落入他眉心,渗进身体里。这爱,也就足够了。

铜雀算老瞒安乐窝,卖履晚无聊,一世雄尽,美人亦尽。

洞庭是夫婿战利品,埋香兹有托,三分鼎亡,抔土不亡。

知君用心如日月 第54节:繁华事散逐香尘(1)

繁华事散逐香尘——绿珠·石崇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是为唐代大诗人杜牧的《金谷园》诗。繁华往事,已随沉香烟尘飘荡无存;流水无情,野草却年年以碧绿迎春。啼鸟悲鸣,傍晚随着东风声声传来;落花纷纷,恰似那坠楼的绿珠美人。

此诗是杜牧经过当年西晋富豪石崇所筑居的金谷园探幽访古时的兴发感动之作。写的正是绿珠与石崇的故事,有一种日暮的伤感。

杜牧的慨叹远在天边,却又触手可及。因为他的情思当中所显生而出的沉郁绵密又饱满。那种沉郁的气质透过四句诗溢出来。吟诵时,也便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幻觉。这种幻觉是迷人的,也是令人焦灼的,仿佛在目睹绿珠纵身跃楼又不可逆转。

有唐人乔知之写诗《绿珠篇》。其人生年不详,大约卒于唐武后神功元年。名以文词,颇有诗才。相传乔知之有一名侍婢名曰窈娘。窈娘姿色天然美好,又能歌善舞,乔知之对她十分宠喜。但不料后来被人所夺。于是,乔知之便作诗,以《绿珠篇》寄情。窈娘见诗即明白乔知之诗中寓意,感慨愤然,于是投井自杀。

当年,绿珠为石崇而死以保全身后名。如今,他便写诗暗示窈娘重步旧辙,以己身殉他情。旧年女子卑微,命途轨迹多不能自已,任凭男子指手画脚,圈圈点点。就连大诗人白居易也曾作诗逼死名妓关盼盼。

乔知之的诗《绿珠篇》的内容,从金谷园始,到金谷园止。字字循着绿珠的步迹,探旧年尘埃,抒哀矜情怀。诗是这样写的:

石家金谷重新声,明珠十斛买娉婷。

此日可怜君自许,此时可喜得人情。

君家闺阁不曾观,常将歌舞借人看。

意气雄豪非分理,骄矜势力横相干。

辞君去君终不忍,徒劳掩袂伤铅粉。

百年离别在高楼,一代红颜为君尽。

如是,绿珠的一辈子也就压缩成了这十二句诗。《晋书·石崇传》记载:〃石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孙秀使人求之,不得,矫诏收崇。崇正宴于楼上,谓绿珠曰:'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君前。'因自投于楼下而死。〃

石崇是何人?因其人有才,所以史书上说他是西晋的文学家。他亦是官,曾出任南中郎将、荆州刺史。在荆州是,〃劫远使商客,致富不赀〃,多行不义。后来,因其所投靠的淮南王司马允政变失败,其人又与赵王司马伦的心腹孙秀有隙,所以被诬为淮南王司马允的谋反同党,被族诛。家产也被没收。

那一年,石崇为交趾采访使,途经博白地,四下环顾,声色凉薄。却于索然侧目时,惊见绿衣女子匆忙入眼。彼时,她尚只是一抹清雅景致,别无亲近之姿。他惊慕她倾城美貌。纵然也是霸道惯了,但这一回,他心里却是温驯如年少。只听一声怦然,心虽已动,却不敢妄然抢了就走。

女子叫绿珠。此地是白州博白地,博白有山,山上有池塘,池里有婢妾鱼。她出生地双脚山以珍珠为宝,故生男取名〃珠儿〃,生女便取名〃珠娘〃。她喜绿裳,于是被唤作〃绿珠〃。

石崇本可以强抢夺走她,因他素来横行,出任荆州刺史时,全无道理可讲。但此时,他却没有这样对待她。他给了她三斛珍珠。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为五斗为一斛。所以三斛珍珠也就是三十斗珍珠,这对绿珠来说应当是非比寻常的一笔财富了。如此,这对石崇来说,已是仁至义尽。她是定要跟他走的。

彼时,她看他,大约仍是隔着山隔着水隔着千百世擦肩的陌生。

但她到底是跟着他走了。是缘。人与人之间的遥远、擦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