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倒是不亏。”谭启平轻叹了一口气,说道。
谭启平也知道谢海诚、孙启义都是要吃肉的主,他要不能给他们带去利益,就不要指望他们会无缘无故的支持他。
渚溪大桥西端,与鹏悦大酒店、淮能大厦紧挨着那边地,是梅溪镇区西拓的桥头堡,城市规划上也正式列入商业建设地块。
那边四十亩大小的地皮,就不止两千万。
海丰及长青集团要求从那里拿四十亩地作为补偿条件,相当他们要空手把下梅公路改造及两侧商业地块开发项目以及市钢建筑公司套走。
不过,谭启平没有更多的选择。
谭启平无论是在东华,还是在宋系,他现在都需要谢、孙二人的支持。
谭启平要让市钢可能有的遗留问题尽可能快、尽可能没有后患的解决掉,而让下梅公路改造工程在春节后就恢复施工,也有利于他快速地将局势、将主动权再抓回到手里来。
虽然孙启义、谢海诚此前就市钢的危机以及合资钢厂股权的处置,跟东华市政府、省钢集团、梅钢、富士制铁等相关方向签约一系列的框架协议,但市里也确实需要让出更多的利益,叫海丰及长青集团尽快的去履行框架协议。
谭启平又想起一件事,问刘伟立:“渚溪大桥西端的地块,不是早行都划给梅溪新城投集团了吗?从中划四十亩地出来,新城投集团答应了?”
沈淮虽然离开了梅溪,但他留在梅溪的班子还没有给打散。
苏恺闻到梅溪镇之后,还没有办法插手梅溪工投跟梅溪新城投的事务。而这两个集团恰恰又掌握着梅溪镇相当大的财权跟事权。
苏恺闻想到动这两个集团,至少要把梅溪镇党政班子里相当一部分人都调整掉,才有可能;这个工作是需要时间的。
“我特意问过,谈到这部分条件时,黄新良也在会场,他同意这部分地皮划给海丰及长青集团建造办公楼,收益归梅溪镇。”刘伟立说道。
“哦。”谭启平轻轻应了一声,但眼睛里的疑色未去。
刘伟立能知道谭启平为什么疑惑。
沈淮去了梅溪,作势要张开旗鼓;孙启善、约翰巴特勒、宋文慧等人亦已离开东华,没有什么额外的动静;就连黄新良等跟梅钢穿一条裤子的官员,此时也都表示驯服,这还是叫人无法放不下心来。
刘伟立回到办公室,工作人员拿了好几页传真件过来,请他浏览。
刘伟立接过传真件,这是省安全工作专家组对市钢12·9喷爆事故做出的最终调查结论,传过来要东华市委市政府这边确认。
这次的结论对分管市属企业、安全工作的常务副市长梁小林非常不利,这也是市钢问题不能在东华市范围之内解决,不得不向省里求援而必然产生的后遗症。
市钢的问题已经严重到这种程度,责任就已经不是前集团总经理顾同一人所能承担。赵秋华在省里盯着东华,谭启平要么叫高天河跟梁小林一起下台,要么就只能叫梁小林把这只黑锅独自背下来。
时也,势也。
谭启平初到东华时,第一个要打压的就是高天河。此时他若不想太狼狈,不想叫赵秋华或田家庚的嫡系到东华来担任市委副书记、市长,对他造成直接的威胁,他就需要先把高天河保下来。
谭启平知道,把力求自保的高天河留在市委副书记、市长的宝座上,对他是有利的。
而且由梁小林把一切责任都背下去,很多后遗症都能排除,留下来的就是东华经济这两年快速发展的耀眼成绩。
至于梁小林,谭启平也只能安慰性的给他一个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的位子。
事已至此,梁小林就算不甘心,也没有他策,把高天河拖下水对他无益。
梁小林担任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虽然从此离开东华市的权力中心,但至少要比给市纪委正式立案调查的顾同下场要好上许多;梁小林也知道他此时不能苛求,先熬过这段时间,他日未必没有东山再出的机会。
至于谁将顶替梁小林的位子,而虞成震作为赵秋华在东华收编的大将,赵秋华会不会立马就兑现给他的好处,这些都是省里各个大佬权衡、角力的事情;刘伟立还没有办法在此时就做出准确的预测。
刘伟立先仔细看过传真件,省里的专家果然是专家,多方都默认责任只追究到分管副市长梁小林头上,专家组给出的调查结论只字不多、只字不少,刚好能将梁小林兜进去。
刘伟立看了看手表,都快到下班时间了,心想谭启平也难得没有公务可能准时下班,他就不打算今天拿这份传真件去破坏谭启平的心情。
这时候,办公桌上的电话“叮铃铃”的响了起来,刘伟立拿起电话,听了电话那头的人讲了几句话,眉头越听越蹙,未了对电话那头说道:“好的,我马上去跟谭书记汇报。”
难得晚上没有什么公务宴请等安排,谭启平可以早些回去跟妻女吃晚饭。他站在办公桌前,一边收拾公文包,一边想着要不要叫恺闻到家里去吃饭,看到刘伟立急冲冲地敲门进来,问道:“有什么事情?”
“杨玉权市长刚刚打来电话。”刘伟立汇报道,“他说有个海军老干部今天下午找他反应嵛山湖水库的问题。他初步了解了一下情况,嵛山湖水库可能存在较严重的问题。杨市长又问知这名海军老干部可能跟谭书记您的父亲是战友,杨玉权让我跟谭书记您请示:要不要让他带着这个海军老干部一起过来跟你汇报嵛山湖水库的问题?”
谭启平疑惑地看了刘伟立一眼,问道:“杨玉权有没有说这个海军老干部是谁?”
“杨市长倒没有提老干部的名字,我打电话回去再问一下?”刘伟立问道。
“不了,你让杨市长直接带着人过来。”谭启平一时间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想来杨玉权不会随便找人冒充他父亲的战友,这时候让刘伟立打电话查户口似的追根问底,有些太失礼了。
现在中央以及地方上的那些老人,看上去都早就退了,没有什么权柄,但他们在背后随便说两句话,还是叫人十分的头痛。所以,新官上任先去拜访老干部,一直以为都是党内良好的作风。
刘伟立打电话回复杨玉权,谭启平让刘伟立把办公室门打开一条缝,他听到过道里有两三个人的脚步声传来,就走过去开门迎接老干部。
但看到须发皆白的崔向东与杨玉权从过道里走来,谭启平也有些吃惊:“崔叔,您老怎么到东华来?”
第四百四十四章 没有选择
刘伟立看随杨玉权站在过道里的老人须发皆白,人又高又瘦,但精神矍铄,他不知道眼前老人的身份,但听谭启平敬称其叔,也知道对方不但是谭启平父亲生前的战友,还很有可能身份不凡,忙帮谭启平招呼道:“崔老、杨市长,你们进来坐,我帮你们沏茶去。”
崔向东朝谭启平点点头,说道:“我这把老骨头在徐城住得快生锈了,沈淮这小子到嵛山当副县长,一再说要接我回嵛山看看。我这把老骨头也不知道能活多久,知道这头小狐狸请我回嵛山没有安什么好心思,但也耐不住他的劝诱,就过来走走。”
谭启平不动声色的请崔向东他们到办公室里的坐下,打量了杨玉权两眼,见他身边的年轻人脸生,不知道是谁,不过也耐住不问什么。
“我本也没有想着要过来打扰你的工作,我们这些退下去的老人,也不应该随随便便跳出来对你们的工作指手画脚说什么不是。我昨天到嵛山湖水库故地重游,看到一些问题可能很严重,而下面缺少向上反应的渠道,我就只能倚老卖老直接过来找你了。希望你不要觉得我们这样的老不死招人厌。”
崔向东光明磊落,想帮沈淮把嵛山湖水库的问题解决掉,但也不想给沈淮拖入他跟谭启平的私人恩怨里,所以一上来就先把事情说清楚。
其实也没有隐瞒的必要,淮能集团想接手开发嵛山所有的水电资源,鬼才猜不到是沈淮在背后筹划这件事。
崔向东同意插手这件事,主要还是解决地方上的实际问题,而不是说要帮沈淮压制谭启平。
“崔叔,你这是说哪里话?你们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国家革命、建设贡献一辈子,经验丰富,是国家的瑰宝。”谭启平请崔向东、杨玉权坐下说话,问道,“沈淮是很有个人想法的干部,他请你们老一辈到地方上来为建设发展多提建议,这个想法很好。我到东华工作有两年了,嵛山那边也去了不多,对嵛山湖水库的情况,谈不上多熟悉,工作难免会有疏漏,有什么问题,崔叔不要对我留情面。”
崔向东指着站在身边的罗庆,说道:“罗庆是嵛山湖水电站的副站长,是我八八年回嵛山时认识的小友。他在嵛山湖水电站工作的六年,对嵛山湖水库的情况很熟悉,我就负责带个路,具体的问题,还是让他跟你汇报。”
谭启平猜想崔向东未必会对他全说实话,但想来也不会帮着沈淮蒙骗他,看向罗庆,见他脸黑瘦,大约三十四五岁的样子,站在办公室里,倒也从容得很。
谭启平对刘伟立说道:“杨市长是分管水利工作,他在这里最好;你再打电话给水利局的负责人,让他们派个人过来听听。”
刘伟立完全猜不透沈淮在卖什么药,梅溪这边偃旗息鼓,没有丁点动静,跑到嵛山却一个动作接着一个动作,都不带眨眼歇一下的,难道沈淮真的打算在嵛山那穷山窝窝里扎根干上几年?
刘伟立揪住一个秘书,让他联系市水利局的人,他就溜回谭启平的办公室。
刘伟立看到罗庆把厚厚的一摞资料递到谭启平的办公桌上,不像是短时间内整出来的材料,猜想嵛山湖水库可能确实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
谭启平一边翻看材料,一边听罗庆提纲挈领的讲重点,听到最后,跟崔向东说道:“照这份材料来看,嵛山湖水库确有可能存在一些市里忽视掉的严重问题,我会马上召集相关部门,进行深入的调查。崔叔,你难得来东华一趟,淑娟应该在家里做好了饭,崔叔您就先跟我回家吃饭去,晚饭住下来。这件事我争取这两天就处理掉,给崔叔一个答案。”他又问杨玉权,“沈淮在不在市里?”
“沈淮在嵛山县。”杨玉权说道。
“那就算了。”谭启平说道,杨玉权也不知道他什么说算了。
崔向东这次过来,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来拉偏架的。
谭启平请他到家里吃晚饭,他也就没有推辞,跟杨玉权说道:“杨市长,你帮我跟沈淮说一声,这件事启平书记已经重视起来,也不用我这把骨头在里面再瞎掺和什么,我今天就在东华再住一晚,明天我直接坐车回去,不跟他说了。”
崔向东在给撤职后,就固执的不再去享受什么待遇,日常出行也没有人随从。谭启平把崔向东接回家吃饭去,杨玉权这边也不好派人跟着去,不过想来谭启平也会把崔向东的住行安排妥当,倒不用他们担心什么。
杨玉权带罗庆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宋晓军还在办公室里等着,见崔向东没有随他们回来,问道;“杨市长,崔老呢?”
“给谭书记接回家吃晚饭去了。”杨玉权说道。
“汇报得怎么样,谭书记怎么说?”宋晓军问道。
宋晓军给杨玉权当秘书也将近一年时间,关系熟络,有什么话就不会太拐弯抹角,不像罗庆摸不透杨玉权的脾气,见谭启平听他汇报后,并没有说什么明确的意见,心里打鼓,也不好问杨玉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