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渔家喜事-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真正想去的人却不多,原因无他,盐工太辛苦了。

无雨盐丁愁,天晴盐丁苦,烈日来往盐池中……有诗人在《盐工叹》中说道。

制盐是靠天吃饭的行业,下雨天,盐工得在盐场看着,确保盐不会被雨水淋到。若是沾了水便前功尽弃了。何况,白水荡在春夏的时候时常突然下大雨。谁也不知道老天爷会不会突然的就变脸,所以整日里就得呆在盐场。

朝廷在盐场设了盐课司大使一员,副使两人。钱袋子得看紧了。

新增加的盐场不止白水荡这一处,加上其余沿海各地的共设置了五处盐场。

任谁都知道,这五处盐场一设,盐价肯定会降下很多,即便私盐再便宜那么一点,大部分人还是愿意多出些钱买个心安。

盐工很快招满了。

盐田是早就构建好了。

一开始的估计,盐场大概每月能出千吨粗盐。这还是排除了天气不好等问题的保守估计。

到了月底,提货去的商人傻了眼,也就六七百吨的样子,少了近一半!

这么些盐三方分,分到手里便只剩下了两百吨多。

许承志无所谓,少爷只是来这儿混个资历,回去就可以接管家族的。恩,到时候有没有实权什么的不在考虑范围。

江秋实也显得很沉稳,还笑嘻嘻的同盐场的主管打招呼。

一斤盐五十文。百吨便是五十两。

五十两在罗平眼里可不是小钱,可既然另两方没说什么,他也只能暗暗记着。这里边肯定有问题。

————

黄氏每日看到堆放在角落里的那些花了大价钱买来的胭脂水粉,心里就一阵阵的不舒服。

那么些银两就打水漂了?哪怕是回个本也行啊。

丫头在芊金店里当掌柜的,黄氏是知道的。心里却是有些不喜,朱氏把丫头也带俗气了,整日里就知道挣钱,哪有姑娘抛头露面的。在家安安分分的做家务才是正经。

白水荡民风彪悍,多的是泼辣能干的姑娘。黄氏都不喜欢,觉得粗鲁的紧。还是文文静静听话的好。

眼看着原就不怎么鲜艳的胭脂,颜色越加的黯淡了,怕是更没人要了。黄氏坐不住了。索性又全打了包,给送到芊金店去了。

黄氏想丫头是自己的孙女。自己说话她敢不听吗。又不是白要她银两。

黄氏进了店,丫头很诧异:“奶奶,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把这些都摆上桌。”黄氏指挥丫头道。

丫头打开包袱。把东西拿出来看了看,都是次品货,只是小摊上卖的。

“奶奶,这可不行,会砸了招牌的。”丫头连连摆手。

黄氏不满道:“还得让奶奶求你不成,别唧唧歪歪的。东西就放这儿,钱嘛,等卖光了再给我。我也不先问你要了。”

“真不行的,奶奶。”丫头坚决不肯。

果真是长了颗外心!

“哼,让做件事就推三阻四的。一点儿孝道也不讲。将来嫁了人。指不准第二天就得给人休回来!”黄氏骂道。

这话就比较恶毒了,丫头红了眼:“奶奶。你咋这么讲话呢?”

“我怎么讲话了?当初你生出来就该掐死了,反正也是个赔钱货!”黄氏骂的顺口,自己也不知怎的,一连串的话就说了出来。心里倒是有些后悔,不过,说都说了。就算了。

黄氏还不解气,直接把摆着的放了胭脂的盒子全用手扫到了地上,把自己带来的包袱打了开,把里头的东西都拿了出来。

桃花不在店里,妮子可不敢掺和主家的事。

丫头去拦黄氏,被黄氏一把推到了地上。这一下摔的挺重。

好巧不巧,朱氏正好来了铺子,看到这场景就炸了毛。忙把丫头拉了起来。

妮子嘴快,忙把发生的事从头到尾说了一边。

“丫头好歹叫你一声奶奶!”朱氏跨步进门说道,“说丫头不讲孝道,您怎么不说您为老不尊!”

“你敢再说一遍?!”黄氏气道。

朱氏冷笑一声一字一句放慢说道:“我说您为老不尊!”

“你个生不出儿子的货!我就该让平儿休了你!”黄氏自以为抓住了朱氏的痛脚。

朱氏只是遗憾于没能生个儿子罢了,却并没在乎这个。

“我看公公才该休了你!搅和的二姑爷纳了妾,罗中整年的在外不回!便是小姑难产,还不是因为当初你看上了楚家有钱让小姑嫁过去才会这样吗?!”

黄氏从来都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儿女好,朱氏这么一说,激的她大叫:“你胡说八道!茂林纳妾是你使的计,中儿是厌了马氏的德行,三姐难产只是偶然!”

“随您怎么说,您自个儿做的事,您自个儿心里清楚!”

若是黄氏不想着让罗平纳崔素心为妾,罗二姐也不会吃了苦果,卫姨娘也只能是徐茂林在外的姘头。

若是黄氏在知晓马氏不守妇道之后便休了马氏而不是贪那一间店铺,罗中也不会有家不回。

若是黄氏在打听了楚文江是个花花公子之后就不让罗三姐嫁入楚家,罗三姐也不会被气的早产出事。

不对,不对!这是朱银铃这个女人在胡说八道!

朱氏又加了剂猛药:“烦您歇歇吧,别再祸害了您的孙子孙女!”

竟然说我是祸害!太无法无天了!黄氏脸气的涨红。

朱氏心里既有些害怕又有些兴奋。当着面骂黄氏,放在以前她可不敢,只是黄氏做事越来越没用章法了,罗平也有些小抱怨了加上黄氏对丫头的话实在是太过分了些,当娘的怎么忍得住。朱氏才壮着胆子骂了起来。

黄氏扬起了右手,朱氏想象中的疼痛感没有来。因为黄氏直挺挺的倒在了地上。

怎么忘了老大夫的话?!不能激着黄氏,这下可怎么好?

黄氏的脸色灰白,看上去一点生气也没。

让人把黄氏从济世堂抬回家。

朱氏却不敢回家了,老大夫说黄氏怕是没救了……

气死了婆母,这项罪名,朱氏是摘不掉了。罗平会与她生分,罗家甚至有可能休了她,便是丫头和娇娇也会受她的牵连吧。

白水荡一霸在抬到家里的当天夜里便离世了。

“罗家那个老太太死了!说是被她大儿媳气死的!”

“真的假的?那 老太太前天还在我家院门外骂说占了她的地呢。看上去可是厉害的很,怎么就死了呢?!”祸害不该遗千年的吗……

“看不出来啊,罗平媳妇儿不是温顺的很吗,咋能把老太太气死?要说罗中媳妇,我还信。”果然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即便大家伙都从大夫那儿知道了,黄氏只要受了刺激就很容易出事,即便是黄氏先上门去找的事,即便黄氏真的有很多错……可黄氏被气死了,死者为大。

朱氏没再进的了罗家旧宅一步,罗老爷子态度很强硬,任凭朱氏跪了一夜,哭了一宿。

“嫂子,这些年你待我和妞妞都好,我也谢你救了秀水。可你实在不该气我娘,纵然她有千般不是,她也是生我育我的娘啊!”罗中说道,“我不会在爹和哥面前说任何话。”罗中表明了立场。

罗大姐和朱氏没什么过多的交集,只是女儿亏的他们家才能入的了宫,便也没有多说什么。

罗二姐对朱氏更是恨之入骨了。

这些都不重要,关键是罗平怎么想的。

丫头和罗娇知道若是这件事没处理好,爹和娘便要分开了。

丫头对黄氏是有感情的,只不过从一开始的浓厚渐渐的减弱而已。有段日子,丫头一见了黄氏便只有恐惧,脑海里一直浮现的是小黑狗被摔死在地上的场景。这之后,丫头再没有养过狗。

罗娇印象里每次见到奶奶都是叉腰大骂的模样,更是没什么好感。

两姐妹在罗平面前不断的说着朱氏的好。

朱氏迅速的消瘦了下来。

“你先回娘家住段时间吧。”罗平说道。

住着住着就可以不回来了。朱氏心里慌乱,可也知道现在罗平心里也乱着。

收拾好了东西朱氏回了娘家。

大人经常会问小孩一些奇怪的问题,只是为了看那些让他们发笑的小孩们的反应罢了。

比如朱氏就问过:如果爹不要娘了,你们会怎么办?

村里有个叫黑皮的,娘死的早,爹又后娶了一个。整日里吃不饱,穿不暖。

绝对不能让爹和娘分开!

最重要的便是让罗老爷子能改口让朱氏回来。

罗老爷子最在乎的是罗家能变成官宦之家,这些期望都寄托在了春雷身上。可惜春雷于读书一途没什么进益。

能打动罗老爷子的只有春雷有步入官场的希望了吧。

丫头喜欢和大姨朱金铃待在一起,却不乐意去朱金铃家。

周山长的喜气十足,却是很严肃的性子。总会同丫头说女孩子不该这样不该那样。

丫头有些怕这个表哥。

ps:

~~~~呐,有意见可以留言~~~~我会改进的~~~~~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一百二十一章

绣花枕头稻草心。这是句骂人的话。

周山却巴不得自己能变成那么个绣花枕头。

赐进士出身。

在旁人开来这该是天大的喜事了,周山心里却很是气恼。便是连报喜的官差也被他用银子给搪塞了过去,让别往家里送信。

“班固之书,半资司马,或因或改,异同得失,至为繁赜。南北史合宋、齐、梁、陈、魏、北齐、周、隋之书,亦有短长,缀谱系划时代,何者为优?”

这一题对《春秋》以降的史书问得很详细,一题中包含了多个版本。若是看的史书少了,根本答不出来。

殿试的题目便是这个。

许多问题都在历史上有过端倪和演变,不知史就处理不好实务。想对制度进行变革而不使得制度残废带来灾难,必须知道历史。

周山揣度出题人的目的,大概是以史为鉴吧。

摊开白纸,不假思索,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大篇。周山自觉自己是超常发挥了,比任何一次做的策论都好。

规定在一炷香的时间内完成,一开始众考生紧张不已,后来才发现香烧的慢,烧完怕是得有两个时辰。

周山一个时辰多便写完了策论,从头又仔仔细细的检查了一边,把错字圈出来改了,又重新誊抄在了纸上。

时间到,卷纸被收了上去呈给皇帝批阅。

殿试的结果是当场就会出的,所以考生们考完了也是静默无声的在下面等着。

参加殿试的考生不多,大约有七十来人。有些点背睡过了头,没来的也是有的。

“储见是哪个?”宣帝抬头问道。

一浓眉大眼英气逼人的男子从众人中走了出来,看上去约莫有三十岁左右。不像一般文人的孱弱,储见身体健壮,看上去更像是武人多点。

“正是草民。”

宣帝脸上闪过满意之色:“写的不错,你对王安石行之于宋之法的见解很独道。”

众人的眼光都看向了储见,羡慕嫉妒不一。得了皇上的青眼,以后的路那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周山是哪个?”宣帝又问。

周山心里狂喜不已,面上却装作镇定自如:“草民参加皇上。”

周山在一众考生中是最矮的,若不是从中走了出来。宣帝根本就不会发现他。这贼眉鼠眼的样真的是写出如此恢宏策论之人?宣帝只能在心中说人不可貌相啊。

“不错。”宣帝只说了一句便没了下文。

……

七十多人,一份份看过去排了名次,便折腾到了晚上。

原以为能得皇上赞赏,一甲是唾手可得的了。

“…三甲五十名周山……”

最后却只是三甲进士出身。

进士出身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