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本草纲目-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心痹痛。用芭蕉花烧存性,研末。每服二钱,盐汤送下。
蓑荷
释名 亦名覆菹、草、苴、苴、嘉草。
气味 (根)辛、温、有小毒。(叶)苦、甘、寒、无毒。
主治
1、喉舌疮烂。用荷根泡酒半日,取汁含漱。
2、吐血、痔血。用荷根一把,捣汁三升内服。
3、月经不调。用荷根,切细,加水煎取二升,再加一点酒,空心服。
4、受寒声哑。用荷根二两,捣烂取汁,加酒一碗,和匀,细细饮服。
5、伤寒时症(温病初起,头痛,发热,脉盛)。用荷根、叶一起捣烂,
榨汁服三至四升。
6、杂物入目。用白荷根取心捣出汁,取汁滴入目中,杂物自出。
灯心草
释名 亦名虎须草、碧玉草。
气味 ((茎、根)甘、寒、无毒。
主治
1、伤口流血。用灯心草嚼烂敷患处。
2、鼻血不止。用灯心草一两为末,加丹砂一钱。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3、喉痹。用灯心草一把,瓦上烧存性,加炒盐一匙,每取少许吹入喉
中。又方:用灯心草灰二钱,加硼砂粉一钱,和匀,吹喉。又方:用灯
心草、箬叶烧灰,等分和匀,吹喉。又方:用灯心草、红花烧灰,酒送
服一钱。
4、失眠。用灯心草煎水代茶喝。
5、湿热黄疸。用灯草根四两,加酒、水各半,煮半日,露一夜,温服。
木贼
释名
气味 (茎)甘、微苦、无毒。李时珍说:“木贼气温,味微甘苦,
中空而轻,阳中之阴,升也,浮也。也麻黄同形同性,故亦能发汗解肌,
升散火郁风。
主治
1、目昏多泪。用木贼(去节)、苍术(淘米水泡过)各一两,共研为末。
每服二钱,茶调下。或加蜜做成丸子吞服亦可。
2、急喉痹塞。用木贼在牛粪火上烧存性,每服一钱,冷水送下,血出
即安。
3、血痢不止。用木贼五钱,水煎,温服。一天服一次。
4、泻血不止。方同上,一天服二次。
5、肠痔下血。用木贼、枳壳各二两,干姜一两,大黄二钱半,一起在
锅内炒黑存性,研细。每服二钱,粟米汤送下。甚效。
6、大肠脱肛。用木贼(烧存性)研为末,敷肛部,并把它托入体内。药
中加龙骨亦可。
7、妇女血崩。用木贼、香附子各一两,朴硝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三
钱,血色黑者用酒一碗煎,血色赤者用水一碗煎,连渣服下。一天服二
次。脐下痛者,加乳香、没药、当归各一钱同煎。忌食生冷硬物及猪、
鱼、面等。此方名“雷氏木贼散”。
8、月经不净。用木贼(炒)三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温服,每天服一
次。
9、胎动不安。用木贼(去节)、川芎,等分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碗,
加金银一钱煎服。
10、小肠疝气。用木贼锉细,微炒为末。沸汤送服二钱,有效。以热
酒送下亦可。
麻黄
释名 亦名龙沙、卑相、卑盐。
气味 (茎)苦、温、无毒。(根节)甘、平、无毒。
主治
1、流行热病(初起阶段)。用麻黄一两,水煎至半干,去渣留汁,加米
及豉,煮成粥。先以热水洗澡,然后食粥,汗出即愈。
2、伤寒黄疸。用麻黄一把,去节,棉裹,加酒五升,煮至半升,一次
服完,微汗见效。此方名“麻黄醇酒汤”。
3、黄肿、脉沉、小便不利。用麻黄四两,加水五升煮,去沫,再加甘
草二两,煮成三升。每服一升。盖厚被让出汗。不汗,须再次服药。注
意避风寒。此方名“甘草麻黄汤”。
4、风痹冷痛。用麻黄(去根)五两、桂心二两,共研为末,加酒二升,
以慢火熬成糖稀。每服一匙,热酒调下,汗出见效。注意避风。
5、产后腹痛,血下不止。用麻黄去节,研成末。每服一匙,一日二、
三服,血下尽即上。
6、心下悸病(按:即心胆怯惧,胸部不快)。用半夏、麻黄,等分为末,
加炼蜜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三丸,水送下。一日服三次。此方名“半
夏麻黄丸”。
7、中风。用麻黄(去根)在慢火上煎熬,逐步加水,最后熬成膏,收存
备用。每服一、二匙,热汤送下。
8、盗汗、阴汗。用麻黄根、牡蛎粉,共研为末,扑身上。又方:麻黄
根、椒目,等分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外用麻黄根、旧蒲扇,共研
为末,扑身上。
9、诸虚自汗(夜卧更甚,久则枯瘦)。用黄芪、麻黄根各一两,加牡蛎
(淘米水浸洗后煅过)一起制成散剂。每服五钱,以水二碗,小麦百粒煎
服。
10、阴囊湿疮。用麻黄根、石硫磺各一两,米粉一合,共研为末,涂
敷患处。
地黄
释名 亦名(音户)、芑(音起)、地髓。
气味 (生地黄)甘、寒、无毒。(熟地黄)甘、微苦、微温、无毒。
主治
1、吐血唾血,补虚、除热,去痈疖。用生地黄不拘多少,三捣三压,
取全部液汁,装瓦器中,盖严,在热水中熬浓,去渣再煎成糖稀状,做
成丸子,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地黄
煎”。
2、利血生精。用地黄(切)二合,与米同煮,熟后以酥二合、蜜一合同
炒香放入,再煮熟食下。此方名“地黄粥”。
3、明目补肾。用生、熟地黄各二两,川椒红一两,共研为末,加蜜和
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盐汤送下。
4、虚损(或大病后,或积劳后,四休沉滞,骨肉酸痛,呼吸力少,或
小腹拘急,咽干唇燥,饮食无味,多卧少起)。用生地黄二斤,面一斤,
捣烂炒干炒末。每服一匙,空心服,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5、病后虚汗(口干心躁)。用熟地黄五两,加水三碗煎成一碗半,分三
次服,一天服完。
6、咳嗽唾血,痈疽劳瘵。用生地黄汁十六斤、人参末一斤半、白茯苓
末三斤、白沙蜜十斤,拌匀,小火熬三昼夜,成膏。每服一匙,开水或
酒送下。此方名“玉膏”。
7、吐血便血。用地黄汁六合,铜器煮开,加牛皮胶一两,等化尽后再
加姜汁半杯。分三次服完。
8、小便带血、吐血、耳鼻出血。用生地黄汁半升、生姜汁半合、蜜一
合,调匀服。
9、月经不止。用生地黄汁一碗,加酒一碗煎服。一天服两次。
10、月经不调,久不受孕。用熟地黄半斤、当归二两、黄连一两,在
酒中泡一夜,取出焙干研细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
十丸,米汤或温酒送下。 ; 11、妊娠漏胎,下血不止。用生地黄汁
一升,泡在酒四合中,煮开几次后服下,不止再服。又方:用生地黄为
末,酒冲服一匙,昼夜各服一次。又方:用生地黄、熟地黄,等分为末。
每服半两,空心服,白术、枳壳煎汤调下,每日服二次。此方名“二黄
丸”。
12、妊娠胎动。用生地黄捣汁,煎开,加鸡蛋白一枚,搅匀服下。
13、产生血痛(腹中有硬块作痛)。有熟地黄一斤、陈生姜半斤,同炒
干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此方名“黑神散”。
14、产后中风。用生地黄五两,捣出汁,生姜五两,也捣成汁。以生
地黄渣浸姜汁中,生姜渣浸生地黄汁中,过一夜。次日取两药炒黄,焙
干,研细。每服一匙,酒送下。
15、胞衣不出。用生地黄汁一升,苦酒三合,调匀温服。
16、热闷昏迷。用生地黄汁一碗灌下。如大渴饮水不止,则用生地黄
根、生薄荷叶等分捣烂,榨取汗,加麝香不许,冷水调服。觉心下顿凉,
即不再服药。
17、疔肿乳痈。用生地黄捣烂敷患处,药变热,即须更换。
18、跌打损伤,瘀血在腹。用生地黄汁三升,加酒一升半,共四升半
煮成二升半,分三次服完。
19、眼睛红痛。用生地黄、黑豆各二两,捣成膏,临卧时先以盐汤洗
眼,再以药膏涂盖在眼皮上。次日晨,用水把药膏浸湿、洗掉。
20、牙疳脓血。用生地黄一斤、盐二合,共捣成团,外用面裹住,投
火中烧焦,剥出面壳,药中加麝香一分,研匀,贴患处。
21、牙齿动摇。用棉裹生地黄放口中细嚼,令药汁作用于齿根,最后
将汁涸下。
22、耳中常鸣。用生地黄一截塞耳中,一天换几次。生地黄煨熟塞耳
更好。
23、犬咬伤。用地黄捣汁涂伤处。
牛膝
释名 亦名牛茎、百倍、山苋菜、对节菜。
气味 (根)苦、酸、平、无毒。
主治
1、劳疟积久。用长牛膝一把,生切,加水六升,煮成二升,分三次服
完(清晨一服,未发疟前一服,临发疟时一服。)
2、消渴不止(下元虚损)。用牛膝五两,研细,浸入生地黄汁五升中。
日晒夜浸,直到汁尽。加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温
酒送下。久服于身体有益。
3、妇女血病(月经淋闭,月经不来,绕脐寒疝痛,产后血气不调,腹
中结症瘕不散诸病)。用牛膝在酒中浸一夜,取出焙干;另用漆炒令烟
尽。各一两为末,加生地黄汁一升,慢火上熬成浓糊,团成丸子,如梧
子大。每服三丸,空心服,米汤送下。此方名“万病丸”。
4、胞衣不下。用牛膝八两、葵子一合,加水九升,煎成三升。分三次
服。
5、产后尿血。用川牛膝水煎常服。
6、喉痹乳蛾。用新鲜牛膝根一把、艾叶七片,同人乳捣和,取汗灌入
鼻内。不久,痰涎从口鼻流出即愈。不用艾叶亦可。又方:牛膝捣汁和
陈醋灌病人。
7、口舌疮烂。用牛膝浸酒含漱,亦可煎饮。
8、牙齿疼痛。用牛膝研末含漱,也可以用牛膝烧灰敷患处。
9、恶疮(人不知名)。用牛膝根捣敷。
10、痈疖已溃。用牛膝根略刮去皮,插入疮口中,留半寸在外,以嫩
橘叶及地锦草各一把,捣烂后涂疮上。
紫菀
释名 亦名青菀、紫茜、返魂草、夜牵牛。
气味 (根)苦、温、无毒。
主治
1、肺伤咳嗽。用紫菀花五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温服。一天服三
次。
2、久咳不愈,用紫菀、款冬花各一两,百部半两,捣、筛为末。每服
三钱,以姜三片、乌梅一个,煎汤调下。一天服两次。
3、吐血咳嗽。用紫苑、五味子炒过,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芡
子大。每次含化一丸。
4、产后下血。用紫菀末五撮,水冲服。
5、缠喉风痹。用紫菀根一条,洗净,放入喉部,有涎出,病即渐愈。
麦门冬
释名 亦名冬、禹韭、禹余粮、忍冬、忍凌、不死草、阶前草。
气味 (根)甘、平、无毒。
主治
1、消渴。把大苦瓜捣成汁,泡麦门冬二两,过一夜,麦门冬去心、捣
烂,加黄连(去皮毛)研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饭后服。
一天服两次。两天后当可见效。
2、吐血、鼻血。用麦门冬(去心)一斤,捣烂取汁,加蜜三合,调匀,
分二次服下。
3、齿缝出血。用麦门冬煎汤漱口。
4、喉疮。用麦门冬一两、黄连半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
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麦门冬煎汤送下。
5、下痢口渴。用麦门冬(去心)三两、乌梅肉二十个,锉细,加水一升,
煮成七合,细细饮下,有效。
萱草
释名 亦名忘居、疗愁、丹棘、鹿葱、鹿剑、宜男。
气味 (苗、花)甘、凉、无毒。
主治
1、通身水肿。用萱草根、叶晒干研细,每服二钱,饭前服,米汤送下。
2、小便不通。用萱草根煎水随时取饮。
3、大便后带血。用萱草根,加生姜(油炒)适量,酒冲服。
萱草
释名 亦名忘居、疗愁、丹棘、鹿葱、鹿剑、宜男。
气味 (苗、花)甘、凉、无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